第二十五集:佛度已竟乘愿为命
我们礼敬三宝,祈求加持。种子的现行作用这个课题我们继续学习,解决日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或习惯。很快一个月就过去了,我们对自己思想或者生命所依种子的认识,能慢慢地引起自我警觉,是十分有意义的。
体性一如平等觉悟,最后身已乘愿为命
心灵同一缘起这个三无差别处,就是过去人讲的性体,性体是一如的。我们一旦认知,贡高、下劣、犹豫徘徊都会在同一性体的摄化下、显示下或者载负下,有平等融入、平等显示、平等运用的机会。这个机会没有特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者某一层面有情。其平等性也就是一切诸佛智慧慈悲回施众生的真实道德,是诸佛证实的不可思议实质内涵。这个内涵是一切诸佛不断地在旷大劫生命实践中所证实、所认知、所运用,把他真正彰显出来。
我们昨天谈到无始无明种子的三个特质——压抑、膨胀、徘徊,这是无始无明特质的因果。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大部分都有这种心理状态,我们可以看得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自身作为、意识与生命相续中找到它们的痕迹。这不是自卑地方,恰恰是我们可以觉悟之处——就此来觉悟它的本质,又回到法性的性体上来,这个地方自卑不成立。
我们再看自己的膨胀,也没有意义了。徘徊或者犹豫的东西也没意义了,因为它是平等的——任何生命在体性一如之事实上没有择取、没有大小、没有隔离,再厉害的人也不能把你体性的回归与运用阻断、阻隔。这正是佛真正悲智方便之给予,是他亲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功德之给予;不是我们用凡夫心的分别、爱憎,尤其是爱憎心——人对体性的融入、认知不容易在完成式中得到真正回归与安住,因为爱憎会阻隔这种因缘。
所以说一切佛菩萨不舍一切众生,一切教法不舍一切众生,只有我们在业力的迷失、执著、被迫习惯中自我阻隔。这种自我阻隔我们要听得清、认知明白,也就能出离现行烦恼,了知现行烦恼与一切诸佛圆满功德同一体性、同一法性,你就能就路还家。每个人在每个现行中都能就路还家!这里面没有爱憎亲疏的障碍,也没有凡圣的障碍。这种平等,是法平等之事实就真正展示出来。平等安心、平等觉悟,每一个生命单体都可以那么平和平实地承接与运用。
这里面没有爱憎的影子,没有压抑、高举、徘徊的影子,这些东西都能融入到这个法益上来;在这个法益上我们得到他的实际支持,就是性体的支持,就是法界心的支持,也就是法界的支持。我们这样用等于拥有一个法界,贫瘠的心会转换成本具之心;我们染污的或者于爱憎情仇中不断倒来倒去的人,就会在清净处得到回归。你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人人都懂,实践它就有意义!人人都懂,若不实践,它的意义就会消失在实践者那个角度上去;不实践者照旧饱受骄慢、自卑与徘徊这种苦的折磨。
佛陀对众生施予的教法平等一味,对任何一个有情都是公正公平的,他没有亲疏设置。所以在世尊讲法之时,他的出家弟子中四种种姓都有,有智也有愚,也有很颠倒的人——尤其以如来无上教诲,能摄化一切众生。我们读过《妙法莲华经》,像调达之类,世尊亦予授记,告知人们提婆达多在地狱中受六欲天乐。为什么?他只是在演这一出戏一样——他们知幻化业缘之体性,知道一切有为缘生缘灭之事实,他只是在与佛陀配合,是这样完整式法则正反两方面的契合。所以世尊给他授记。在大乘中处处这样讲。
但在我们在人类的情绪中或者取相业相中,他就堕地狱。在人情世故中他要不堕地狱,因果相会散坏。在地狱受六欲天乐是什么?因为他明达如幻之事实,因果他还是要面对。
这一点说到最后身问题。在净土宗发愿中,大部分是说“尽此一报身,往生安乐国”,尽这一报身是什么?就是最后一身。很多人把最后身当成断灭,说最后身,都没了——不是这样,是在轮回业相续中他择取以愿力令生命相续的认知,认取了这个认知。怎么认知?令愿力相续,而非业力相续。怎么做到?依愿力他会去尽此一报身,往生安乐国。实际这是一个愿!这个愿他不断灭。他不会说我这是最后身就什么果报也逃了,债务也逃了,事业也逃了……没有那样说。只是说他依觉悟、依愿力,过去称为倒驾慈航,返此娑婆。能不能那样做?至少发愿可以。
到底产生什么样事实?这看你依愿而行还是不依愿而行了。依愿而行就是最后身,就是最后业报身。这个业报就是我们要受种种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等苦的煎熬。你也可能有觉悟机会、修行机会,也可能你没有修行觉悟的机会——这里面交织在一起,就是一种业报身。这个业报身的作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有苦有乐,苦乐交织着。
依愿力功德,像我们经常读到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等等很多菩萨的事迹,他们都是愿力身。愿力身不是说他们就结束了——没有。所谓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依大愿而令生命相续。他是以他的愿力,所有生命相续都是以愿力而显现出来,称为愿力身。在佛的十种功德身中有愿力身、菩提身、庄严身、受用身等等,这个就是愿力身。愿力会成就生命相续的一种特定支持,他也是因果——这个愿本身是因,令生命相续,就是不住生死不取涅槃的愿力推动的生命。他这是菩萨法界的善巧。所以这个最后身之说没有可怖地方。
很多人认为这是不是想逃避因果,不负责任?说你出家人不去生儿育女、照顾父母、照顾家人等等,不尽社会责任。实际佛教对自己的亲人、冤人或者什么人,他都会以殊胜教法的真正利益来回向。这个回向很自然,因为他有因果的交织,他在回向时候是以善巧、愿力、智慧、方便来回向。过去用亲情、爱憎、满意不满意,或者由爱变成恨、由恨变成爱的转换过程,那是世间轮回、世间交织。这种交织与轮回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
愿力身就可以像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一样,生生世世依十大愿王,依三十二应,依文殊十种大愿来令一切众生成就菩提心。愿力身最早来接触的要么是爱得很的人,要么是恨得很的人——他们都会来接触这个愿力身。因为他会念叨,他就有业力相续。这一类人一旦成就愿力身,愿力身就不像我们这个粗重身一样笨拙,他可能以变异死方便来示现,不是以分段死。说以意生身方便、分身方便或者应化方便来偿还宿债,宿债是什么?我们生生世世的善业恶业。许多人不了解佛法这种不可思议功德,认为做菩萨做佛也没啥意思,啥都没有了……这是断灭见!与这个没关系。
愿力身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质。你要真正地南无阿弥陀佛,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则是必然选择。但很多人在这个地方就会哆嗦,心里就会发慌,口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心里可能想的不是这个。那么你这个南无阿弥陀佛可能就不成立,你这个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个借口,你也可能就是一个假设。
“愿共诸众生,尽此一报身,同生安乐国”是一个抉择,他心自然就踏实下来了。因为未来所有宿债他皆因愿力而作偿还。什么愿力?就是以佛愿为己愿的这个愿。以佛愿为己愿!有人感到我还有很多别愿——世尊在四十八愿中也有讲:你有别愿,行短自在方便没问题。但他一定是依愿力来此娑婆世界,乃至到他方世界去偿还生生世世轮回中的冤亲业相。你看有人一生中善缘不断,有人一生中恶缘不断,有人在制造善缘不断,有人在一生中制造恶缘不断。制造恶缘的人心里别扭、痛苦;恶缘不断的人也是痛苦,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善缘的人不断得到善缘的支持、提携——自己作善缘,也不断地提携支持于他人,支持教法的传递。
本净本具等持现行,不坏因果增上善缘
这个最后身是念佛法门的一个特质。所谓不离此身,成就往生彼国事。过去念佛人都了解这个简单的话。为什么?此生彼生,业力支持、业力执著就消融于平等觉这个本具的事实缘起上了,他能等持于现行。到底做得多细致?每个人不一样了。能做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不一样。但这是必然进趣,法则已经呈现在我们每一个念佛人面前,就是正等正觉的机会,就是果地觉为因地心;以本净来不作预设地面对一切现行,他都是对称的,所以他能正等正觉一切现行;而不是制造,所谓在有为造作中,以染著心设置于未来,往往产生诸多不对称的业,令其心地迷失。
不对称业,人就会怨、会恨,会有很多想法。以本净本具他不设立这个,所以在现行因缘中他能坦荡处之,能等持现行。我们一天有多少因缘能等持?你染著的越少,等持功德越多;你造作越多、预设欲望越多,不对称性也越多,你的烦恼就越大。
净土教法给我们佛陀的完成式,让我们回归于正等正觉以觉悟世间。或者说依本净来面对与照耀每一个现行有为、现行结果,令心等持于每一个现行,令心相续。这个心就是清净心相续、本具心相续。不是求这个求那个的很多预设——到时预设不对称,你就开始生爱憎、烦恼、压抑、膨胀。这似乎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我们生命中随时发生着种种变故种种因缘。但你要是没有一点预设,就是不为自求,于自求中了知无一法可得,会令心安住于无为。
在现行中种种有为皆为提示有情、利益有情,令法相续方便。所以菩萨行法,知无一法可得而常行于菩提道业、利世善行等等。他这个是以无为,就是不为自求之巧方便善巧,令自身在法、人二种执著中直下解脱出来,等持于世间因缘。过去说于百千三昧中得自在,所谓三昧,即是等持功德中得自在。那与人想象的等持有一定差异。
佛的果地觉是不可思议的殊胜教法。这个教法浩瀚无际,利益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摄化不可思议,是一切诸佛兆载永劫以来的胜功德成就,一切菩萨在这个地方就是皈命礼敬,随顺安住。一切凡夫不能觉悟于此,所以饱尝迷失、压抑、徘徊、膨胀等等苦难。这种苦实在是我们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预设、习惯的假设,或者习惯性无意识的推导、判断等等。这种内容十分广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触目皆是。
我们怎么来等持于世间的现行?本净缘起或者说圆满缘起、果地觉为因地心的缘起,这个如来种性,会使我们正等正觉于世间的现行。以无为心面对一切有为成熟的现缘,给予支持、给予警觉、给予劝化、给予方便等等,这都是以无为法安住而常行有为利益世间。常行有为,因为不为自求故,所以有为依止的是无为之体。不为自求,能令心得到无畏与安乐。无畏不是肆无忌惮,是无畏,是没有预设的对称,是平等的对称、清净的对称、本具的对称。
种子如是,他挥泛光明如是。“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焰炽,明净照世间”——这是讲无为心照耀世间而常作佛事。“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显示这种等正觉心或者说果地觉心、本具心、本净心、圆满心现行作用的功德。“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视佛法如佛”,这些章句都充分展示了一切以果地教言菩萨的正行,即是彼国菩萨正行。
说这个最后身非是断灭,不是高尚话,只是告别业力的一种殊胜方便与愿望。这个愿望产生不产生事实,就看我们于此愿望是不是真正实践者。毁誓毁愿行不行?毁誓毁愿,你的生命、意识、心理有何依止?你说重誓我不毁,轻誓常犯。我们的三皈五戒等等实际都是誓愿;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药师佛——因为很多誓愿大家守护不了,他们就说用我名号吧!干什么?以我报德名号令众生具足清净,还归清净,还得安乐,还具三聚戒,还得本净缘起。能不能在这个地方认真?你的骄慢心、自卑心、徘徊心不愿意接受,业力就接受了,业力开始支使你,就是轮回之始,无始无明种子起作用了。
我们接受了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圆满接受过程中就能等持于现行果报。你过去的一切业报成熟之时,你不再令其相续。像奢摩他一样,止,止一切恶缘现行,不令其相续。怎么止?他以本净、以圆满、以无碍之心,在一切现行中全体承担、全体觉悟、全体接纳。这是烦恼即菩提的事实,也是就路归于法性之体,直显一切现行大用,即是归体的大用。百川归海肯定是大用,归到海就是大用。你在河流时再说我这个河宽、那个河窄、这个水浅、那个水深,还是对比而言。但归到大海,同名大海,浩瀚无际,财宝无量。这是真实不可思议的!
我们在这个缘起处能审视,就依如来种性令现行生命相续。这个相续,人会得到安乐,生命会得到安乐。但在取相果报中,很多人读过历代祖师的故事,像目犍连尊者,这样不可思议之人、释迦佛神通第一弟子,是被人打死。若取相说,这也不好。不是,他们在酬还宿报,他们像在演戏——你把他打死了,他就还你债了,如此而已。他在过去业中有这个业,就拿这个身体偿还了。他不会再因为你打死他而生嗔恨,说我再打死你,这样的报仇循环。
许多人都听过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大师的故事。以前在河北有元符寺,就是他被外道打死以后,他的尸体漂到那个地方,当地人就建了这个寺庙。他也是被打死,若是取相说,也不太好。但他们于诸佛甚深功德已经皈依,所以他们像交代一样——在生生世世业缘中还有这样一个果报,他就酬还果报,拿生命酬还。很多人也读过安世高的故事,或者一些菩萨的故事,就是一次一次地偿还生命。生命偿还了,没有命难了才去修行,作为一个沙门等等。他们像游戏一样,一台戏一台戏地把戏演完,去完成自己的善缘。
这是菩萨所行地,即是奢摩他之修持,止一切恶而常行一切善。这个恶止住了。怎么止?至静处得以安住,广行善事。什么善?你杀他,他不再杀你,也不再起嗔,他就把这个事告一段落,结束了,对方因此结了善缘。什么善缘?像歌利王截肢一样,世尊在因地说我要第一个度他。为什么?他使我超过色身执著,迅速成就无上道。他要感激他的!
我们在这个世间,承受违缘、承受恶缘、承受恶力的东西,不堪者多。但这个恶缘要能真正依法则来觉悟,十分疾速。主要是不堪!从我自身角度看,很多都是不堪,不堪恩将仇报,很多作为你根本不堪!要么逃避,要么祈祷,说等我堪忍于此处业缘再来现前,我依善法令其相续——会有这种祈祷。
要是堪忍,你就过一关;一个恶缘你过一关,这些恶缘反而成为增上善缘。你说法的支持、人的支持是纯正的善缘,如果不是支持呢?像你被人欺骗,要是依法而行,你会感觉这个人很愚痴。这个人的作为实际很愚痴,你会悲悯这一类人,不会你骗我我也骗你,不可能。这就是增上心分。
依报为镜悉入光明,立誓念佛无余供养
对恶缘、伤害缘,你祝福他早成就,他比你早成就佛道。你这样是善缘,是真正觉悟的因缘。一个人把你减损了、伤害了,你祝福他!像佛一样,调达去害佛,佛就给他授记。我们能不能这样做?能这样做就是觉悟者,不能这样做也不要以恶报恶、以怨抱怨。那样没法学习佛法,永远在轮回业中,就是恶业相续。我们常常遇到恶业相续的东西,所以如来三种业分中要断一切恶,就是除尽一切烦恼。为什么?因为这是如来的业!
我们真是念佛人,念这个南无阿弥陀佛。我以前写在“出家孤独行”后面有一句话——携亲朋怨怼,共入光明域。怎么携?就是大家一起来!你说亲朋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怨怼也往生吗?对啊!一定是这样。为什么?你要真正作为实践佛法的人,尤其是净土法的行人,要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你怎么还有不往生者、有障碍者?实际就是我们心中的不忍。这个不忍恰恰是自身需要过的一些关口。
有人说你看你身边都是什么人,肯定你不是好人了。为啥?你遇到这么多恶缘!我说是,我肯定不是好人。如果是好人我早往生报土了,或者建立自己的清净国土了。恶缘东西炽盛,炽盛在什么地方?你怎么处理这些恶缘?第一,你要觉悟于此!那些肯定是你无始以来种种恶缘种子累积折射出来的果报。就是由菩萨配合你,把你心里的种子表现出来了。不管是膨胀、压抑、伤害还是恶意等等,有无量无边的过患,都由自己心中的种子折射。任何人都一样。
你的依报就是你的镜子——心地镜子,照耀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的作为。所以我特别认这个。别人说你这个人不是好人,因为果报不好,你看你周边都是啥?我说是,果报不好,正因为我自己生生世世的完善缘、净缘、佛缘没有纯正守护,造成心地的染著,所以此生会折射出来种种杂缘。要忏悔,还要接受别人对你的你认为的伤害、误解等等——你要认识这个东西,都是由你的现行心业而成熟。你说这会不会受委屈?有时候从人情上会有委屈感,但要依法则看,你会感激无限!为什么?你平时看不清楚自心还有这么多不可思议的业相,或者说染著、影子,或者说不能过关的地方。
我们作为南无阿弥陀佛的皈命礼者,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能照耀九界一切业相,你能原谅九界的一切业相,你能接纳九界的一切业相。那样你是阿弥陀佛的心,即是圆满心、无碍心、清净心,性体起作用了,就是我们称的法性之体、法界之心起作用了。还有一丝不允许或者仇恨相续、染著相续,自己要检讨了,要忏悔了,要念佛了,要闻无上名号了,要令心具足了,回归安住。要不然你这个念佛人一定要问问自己念的是业还是佛?念业,就在业相续中继续推动这个恶业,放大这个恶业;真正念佛,就能消化这个成熟的业相。就是令其归入寂灭,归入清净,归入庄严;就是回归法性之体,就是九界同归;也就是携亲朋怨怼,悉入光明域。
我们能不能携亲朋怨怼悉入光明域?就是我们在念佛没念佛?要是没有念佛,以佛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种子不起作用,爱恨情仇一定会正常表现出来:你给我制造点麻烦,我给你制造点麻烦,你给我点伤害,我给你点伤害……何时能了,或者能到头?可以问一问自己。那些解脱者,就是觉悟者,他们就到头了。这个东西一现前,他们就会感激对方,说此报已尽,此报成熟。在这个地方,至少会生起心灵如法、顺应法则的感激。
随顺人情不敢说了。我经常用人情看事情,有时就不堪忍受。在法则上,你会感到欣慰,感到又一个事情过关了、又一个事情结束了、又一个事情来了、又一个事情……你会感激对方,依法故得到无畏与安乐。依人情,依我们世俗习惯或者无始以来无明习惯,仇就是仇报,恨就是恨报,怨就是怨报……无有了时,轮回业相续着,苦业相续着。苦业相续是我们生命的依止吗?无始无明是我们的生命依止吗?那你为什么择取那个依止?我们每一个学佛人或者念佛人都可以悄悄地问问自己,择取那个意义是什么?
人变法儿地这样那样、那样这样,就是每个人心灵都有机巧——我执的机巧。要是不能死心塌地念阿弥陀佛,或者说不能南无阿弥陀佛,或者说不能认取果地觉为因地心是心地缘起、心地种子,那么业习还在我们生命中,在我们生命每一时刻,你三业中就涤荡着轮回的气象、轮回的作为、轮回的果报。我们就是鼓励着苦业与迷失业,都在鼓励这个东西。
作为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守护者,你要立一个誓愿——穷未来际,皈命于阿弥陀佛,无余地供养阿弥陀佛,随顺阿弥陀佛——你这个心一下就会安顿下来,因为你不给自己后路了。过去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活什么?你不再给自己留后路,你无余地供养,无余地礼敬。
很多人念无余,实际想法多多,不是无余。还在设计明天怎么样、后天怎么样、大后天怎么样……你可以设计很多,但你烦恼多多!为什么?你这个不对称的业报一个一个地都会来。很多人根据自己需要设计了自己的未来——设计了道场,设计了僧法,设计了种种种种,但都完全围着你转,这个世界还真不那么容易!所有的都来陪伴你,支持你的业力,真不是那么容易。就是凡夫生命中果报不自在。
我们都知道三恶道。畜生道以愚痴业,它不自在。你说你思考思考,它思考不动。愚痴业中它没办法思考,它只能受鞭抽、负累而行。像药师经中讲的一样,像无量寿经中讲的一样,别人扒你皮就扒你皮,让你驮东西就驮东西,来抽你就抽你,拴你就拴你……你的生命完全被迫。要是地狱道众生,你连这样都没有,只有受到不堪忍的刑罚。这个刑罚结束,风一吹又活,刑罚又开始了。你根本没有思考、觉悟、观察、择取的机会。饿鬼亦复如是,你每一天都被饥饿逼迫,因为你的吝啬造成这种逼迫,使你生命相续中处处是这样!
这样的生命,什么因缘能使他们得到佛法利益?所以我们每天放蒙山中念破地狱真言,然后召请真言、开咽喉真言,给他们三皈依,给他们种种甘露布施。干什么?让他们受益于三皈依,受益于佛法,给予机会。就是在增上业缘中给他们赐予的福德。像我们喂狗喂猫喂鸡喂鸭,他们就可以不饥饿。我们上边有天人,有更多大力量的生命,或者觉悟的生命,他们也可以用法则来支持我们。也像我们喂鸡猫狗鸭一样地支持我们,给予我们方便与福德。
净土教法是圆满的给予、完成式的给予。你接受了就可以从无始无明中走出来;你不接受,可能有饿鬼的心或者有畜生的心、有地狱的果报,把你逼迫到那儿。要不然你为什么不接受这个生命的等持功德?就是完整的乐趣呢?一切佛菩萨在享受不可思议的法乐,不是断灭。他们以无始以来生命业缘的成熟来支持他们正觉、等正觉的功德,来展现这个功德。凡夫在业中,业业循环,无有休止,不得自在。这边是无始无明所推动的轮回轮;那边是诸佛如来殊胜光明轮,来照耀世间,滋润世间。
不为后有,或者说最后身,声闻的最后身就是寂灭安住,有余无余涅槃。这个涅槃,佛说化城,我们也说化城。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行利世间事。像以愿力身长住于世,我们说四大菩萨等等很多菩萨。
像释迦文佛示现大般涅槃之善巧,此因缘异熟故,他就去了;彼因缘尽故,他就在那儿取涅槃了。什么叫尽了?大家藐视世尊了,藐视佛法了,在这个地方疲惫疲厌了,世尊就取灭。取灭干什么?他到成熟地方去。因为有无量国土,有无量众生需要觉悟的善巧,需要觉悟法则的支持。像我们需要粮食与种种生命支持一样。一些修行者也需要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教法的资粮,佛就去那个成熟的地方了。他称为大般涅槃——行于圆满轮,随机感应,普润十方世界,分身无数,行大自在,不动本座。
那种自在力,只能说觉悟的诸佛世尊在那个地方体验着,运用着那种不可思议的璀璨效果,就是光照十方。看到佛的佛像身轮——身光、项光加圆光,实际就是普利于十方法界,以一毫光普照于一世界百千世界等等。你说这是画出来的——你要是有能力,你可以不看画出来的,跟他们去交流。你福德因缘成熟了,就不是画出来的了,是你在三摩钵底中自然得见诸佛悲心方便。因为悲心对等故,能见种种佛世尊,能见种种本尊功德善巧或者所守护法界。要不然我们还在自己沉沦的法界中纠结着自己的业力、是非人我,痛苦不堪,消耗着自己的宝贵生命。可以觉悟的生命消耗在迷失的痛苦中,无疑是浪费。近代印光法师说枉受轮回、枉受其苦,就是冤枉的!
我们真正想得到生命不委屈、不冤枉,果地觉为因地心一定是完整的事实的支持,是真正自尊的建立。这个自尊是依性体的回归,依法界心的认知,来真正令生命在这个光荣之中得到安乐住。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