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集:清净法器内誓外愿
我们一如既往地礼敬三宝,以求加持!心念祈请与我们形式的祈请会有一些质的差别,心念的祈请是心灵需要,像我们每一个作为要有力量来推动一样,它是一种需要。我们还来讲种子、种子的现行作用,从各个角度来认知。
僧众法器源佛恩赐,毒漏覆废不受法益
今天上午比丘们希望一起学习比丘戒律上的一些内容,谈到时代业缘,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向大家作了汇报。这使我想到或者认知了一个角度,就是器的问题。出家或者在家学习法则,讲法器、废器、漏器、覆器、毒器,就是讲我们的心理、身体、意识作为、发心状态。这节课从这几个角度来提示,尝试唤醒我们每一个人自觉的认知,或者说真正转换种子,或者说觉悟自身的种子——在这个核心问题上有真正需求。像对三宝祈祷,需要他的支持,支持我们走出现行或者现行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烦恼,洗涤我们成为清净法器。
对我们每一个修行者的发心、认知、福德因缘、作为能力等等,古来有所谓法器、废器等的评判。这些评判要取一些相,要认知内心的一些活动与需要,以及在引导下产生的作用力状态——通过这几个角度来确认是法器还是废器、漏器、毒器、覆器。以这个比喻,对我们身心世界于法则领纳作一些分析。
这个分析有没有必要?依净土来说,九界同归,他会使一切无始无明蒙蔽的有情皆成净器!这个净器就是平等回施。像甘露王一样实施甘露教法,就是能除一切毒害,能修复一切身漏,能把覆器真正恢复到正常状态,能把漏器真正地弥补,使毒器真正变成清净器,废器亦有真正成为一次性给予的完成式。为什么净土教法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就是九界同归,一切生命造作业分皆被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教法甘露所洗礼。你接受这个教法就能成为净器、法器,就是同生彼国,咸得往生。我们先把这个法则摆在这个地方,再来谈我们常规修持的一些择法。
像出家人,一个出家师父从白衣、近住过渡到受具足戒、菩萨戒,过去要依律师授受出家,有许多勘验,不管是重遮还是轻遮的问遮方便。以导引此人不能因为出家而受其危害,因为出家而得到正利,对三宝住世、教法住世、佛法传播都有一个得当的支持角度,令其出家。这样一个净器过程,是由律师依戒教次第一步一步完成的。有的近住到沙弥处就终止了,因为不喜于寂静行、梵行,多喜于愦闹。到近住,就是在寺院住一段,律师们可能会把出家的取相给他提示:你要把愦闹之心如何调整、如何转化,才有作沙弥的进趣方便。女众的沙弥尼亦复如是。
在居士中,具受八关斋戒、五戒等等,以令其对解脱的生活、利世的生活有戒律参照与认知。当然他们的基础是三皈依。有人对三皈依不能生起正信,能不能有接触三皈依成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个利益的事实?就是引发一体三宝的成熟显现呢?那往往流于名言,就是一个名字,他行持不了五戒。所以三皈依的守护在一体三宝这样内心的彰显、诉求的表达上没有产生事实作用力,不能成为一个佛教徒。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句话是如实的。但有的人因缘不成熟,于这个法就不能得到滋润,乃至三皈依。可以到社会上体验,乃至持一佛名这样简单称念,若人善根不成熟,虽然有佛性,但一句佛名他也不愿意称念。很多人认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于善根成熟的人来说,什么都可以轻而易举;对于业障蒙蔽的有情,持一佛名、三皈依、五戒、八戒等等一切善缘的进趣都十分不易!可以说都是极大的工程与积累,靠自力修持就有极漫长的过程。
我们都知道,释迦文佛在人寿百岁时应世,但他八十岁就取灭了。他一定了知末世比丘比丘尼们福德因缘的匮乏,就是我们自身福德的匮乏。为什么说你匮乏?不匮乏就不来此娑婆世界了!我们到他方净土,寿命长久,诸上善人常聚一处,欲参访诸类菩萨各得自在。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本身就是福德匮乏,寿命短促,刚强自满。像在一个铁矿场里面就是铁矿,因为你含有坚固东西,才能到这个铁矿里成为其中一块。要不是坚固自我,福德薄少,生命短促,果报成熟,我们不来这个娑婆世界。至少不是这个时代来娑婆世界,生在佛前佛后。
世尊观察了这个很实际的因缘,就是作用力相续过程中表现的特质,所以舍弃了二十年的福慧生命,把他旷大劫积累的福德赐予末世出家二众,以令僧法久住于世,安稳世间。这能在末法的相续、正法的相续、像法的相续过程中,使僧人们得到足够支持,衣食无缺,法则无缺,师资无缺。
像我们这个时代的出家众,若是法器,来自于世尊恩惠。若说我靠自己的福德因缘出家——每一个人都可以反思自己这种衣食来源,是自己修来的还是释迦佛教法所赐予?每一个僧人都可以认真思考,看看自己的举心动念、意识作为、法的实践有没有使自己衣食丰足、身心安乐、住所完整的能力?可以思考!
因为人缺于这些思考,所以世尊在制戒过程中有比较严格的提示,就是依止法。比丘比丘尼受完戒以后,要依止阿阇梨,通达本部,比丘要通达二部,方能衣食自治,衣食自足——你那个行为才能满足自身衣食的方便。这是对骄慢、自大、自许人的一种清晰提示。你在没有本部法则成熟、意识成熟、作为成熟的情况下,衣食不能自治!就是自身福德因缘不足以让我们有饮食与衣物的具足。所以这个时代,僧众这种法器是来自于释迦文佛以二十岁福德因缘的支持,在这种庇护下使我们成长、净化、成熟起来。如果把这个庇护去掉,单依自身修持与福德因缘,每个人都可以跳到佛法之外去体验自己的所谓福慧,也可以去表达自己,完全可以。
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对三宝责怪的多、对教法责怪的多、对道场责怪的多、对他人责怪的多?就是因为自慢、自满的心,往往认为自己做得太多、佛教给予太少;那就把自己这个净器变成了毒器,把自己本来还可能是个法器的特质变成了漏器、废器。所以没有感恩心!
这个时代的修行者,住在寺庙里,极容易用慢心藐视道场、藐视僧众、藐视教法、藐视师长、藐视前行者,使自己成为毒器。因为装到自己意识中的所有智慧、方便,从佛教、从师长、从各个角度学到的东西,会变成自慢的资粮,变成责怪他人、伤害自己的动力,变得藐视三宝。这形成了毒器——杂以自己的业毒,把佛法装进去,把自己膨胀起来,但是毒害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毒害了周边有情,表达出骄慢、不满、责怪等等。
许多人读过世尊因地求法的本生故事,乃至四句偈等等。每一个法则,这些度世善巧、出世善巧、利生善巧、去除烦恼的善巧,都是旷大劫以来智慧者代代相承传递下来的,非虚妄心中自我设计能成熟。后人为什么不知这样的恩惠、恩德?为什么会狂妄?就是成为废器、毒器、漏器而不成为法器?这是十分大的事情!
我们都可以内审,旁及他人一定还是照见自心,在自觉分上细致用功,不要责怪他人。有共业,能觉悟于他人的共业,也是了不起的。这种纷纷攘攘的业相,世尊在授记中说是末法时代,实际是我们的业相造成法对我们无力,或者说我们无力运用法的状态——法依旧是法,完整无缺,利益真实,长久住世;但人心、意识、道德渐渐变成了漏器、毒器、覆器、废器,不能承接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这种智悲方便的给予、实质的内涵。很多人说现在人样子不差——是不差,内涵最重要!像我们拿个杯子,里面抹上毒药,与一个干净杯子也没有差异。我慢之毒无色无香无味,一旦倒进去,哪怕盛的是奶、是甘露,混淆了就会毒害自己、毒害他人。对这种自力认取的慢心认知,善导大师给一个名字叫杂毒,说杂毒之善!我们认为的好东西,对自身无益,对他人无益!三宝对我们的支持为什么会变成另外一个味道?
有的真是漏掉了,你这边听多少那边泄掉多少,因为身心世界孔洞百出!邪见等等使我们不能忍受佛陀教诲,不能听认教法传承之给予。有人不断地到处参学,拜访善知识、大德、成就者、法主等等,但学回来的东西对自己身心没有滋养,变成我参访过某个善知识、某个善知识对我怎么样……图其名声,没接受其法益的滋润给予。或者接触一个善知识而伺寻毛病,过一年半载,自己身心就不堪忍受了。
我遇到一个台湾的出家师父,他参访了许许多多善知识。开始都很恭敬,甚至全力以赴地抱着无上信心过去。见一个一个善知识,然后就一个一个人地否定、一个一个法则地否认,最后自己没有依从。又去南传,到一个自己认为最纯正的道场,依止一个最不起的善知识,最后还是放弃了。我们在一起对佛法的现状作过交流,我说你纯粹是个漏器。他到一个地方之前,一定认真了解很多信息,认为自己生起最上乘、最真实的信心了,就过去。去了以后他会窥视周边的很多毛病,没有在这个最上乘发心上认真守护与推动。慢慢慢慢地,信心荡然无存,开始疑惑与诋毁这个师长与教法。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开始很用功夫、很认真,为何还会造成漏器?承接很多好东西,结果慢慢地自己在法上产生疑虑、诋毁、迷失。在若干年接触佛法过程中,遇到许多类似的学佛者。这是漏器,不像自慢的毒器。
也有覆器,就是内心极端自以为是!你奉承他或者顺着他,他会听进一句半句。像一个杯子扣下来——覆器,覆盖着,心里满满的。我们周边也经常有这样的学佛者,就是“我”认取不认取、“我”许不许。不是觉悟不觉悟,是他许不许!不许会造成什么?就是自己满满,什么东西都滋润不了。像我们对着一个扣着的杯子倒水,再倒也是倒这上面,一点作用都不会起到,自满!
许多人到善知识那里去窥视、观察,看到对方的弱处,他不习法了,说那个人不咋的、那个教法不咋的,然后把自身无端地放大。他学佛多年就有一个本事——自许!一样会颠覆自己的信仰,对自身他人的信仰容易颠覆!因为他不受法水滋润,身心没有得到法的内在支持与给予,空空洞洞的。我们是什么不重要,但可以思维思维,观察观察内心或者周边状态,觉悟自心。
废器,就直接是邪见炽盛,根本不受于教法,交流机会都没有。这样的邪见人在一般学佛团体中有没有?有,少一些。直接用断见、常见,坚固于此。大家细分上有,十分粗重顽固的应该不多。在某些引导下,慢慢能觉察这种边见、不正见给自身或他人带来的一些苦恼。
毒器,就是自己骄慢但又承接了一些东西,把骄慢与教法搅到一起,膨胀自我。毒器容易自害害他;漏器学到什么就会丢掉,得不到法的滋养;还有覆器、废器等等。我们在学法机制上,给自己安排到什么角色上?这完全可以由自心抉择。
三皈依本身就是让我们回到净器上来,即是回到法器上来。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从今以往称佛为师,从今以往称法为师,从今以往称僧为师。不皈依自在天魔;不皈依外道典籍,就是外道言说;不皈依外道邪众,就是外道邪说的支持者、实践者。称僧为师、称佛为师、称法为师,宁舍身命不违背于此,从今以往——这是净器的一个设立过程,叫翻邪归正,令器皿得到净化的认知过程。能不能得到净化?我们有没有这个真正净化的认知?如果没有,废器、漏器、毒器、覆器等等可能就是我们要面临的现实果报。
顺性甘露净化一切,平等接引彻底归命
回头来说净土教法,他时时刻刻就从皈依佛这个根本皈依上得到皈依法、皈依僧,就是自利利他,令法住世,广传世间。因为果地觉中三宝功德具足。他把所有器皿一次性地给我们解决了。他方便不断地解决你,你随时可以回头是岸。因为他接引我们不择时、不择因、不择缘,就是一切时机的平等接引!所谓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凡夫有情,一切蜎飞蠕动之类,咸以无碍智平等智来接纳——你是啥器,回头也是岸了,能得到这种顺性的净化,弥补我们渐次行持中的疏漏或者福德因缘的不具、业力造作过患的伤害;使我们在这样一个无上教法中能速疾回到净器、法器上来,回到缘起清净上来,即是以佛果地觉为缘起这个清净具足的起步上来。
在传递这个法则中,难度就难在传递者若有爱憎人我、若有任何一个世俗知见的染著,就不忍于宣化。为什么?大家可以自我评判。这样一个甘露教法,就是免除自身无始以来所有的见思惑。
以前经常读到阿弥陀经中说:舍利弗,我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我们自身也可以尝试给别人说一说,尤其在对你充满藐视、敌对、不在意、不屑一顾、不知恩、不知生死烦恼多么残酷的人面前,你去宣化这个教法,比千刀万剐还要痛苦!十分痛苦!就是世尊兆载永劫修持的大福德因缘无偿地给予每一个众生而被众生藐视的那一刻,你会内心不能忍受!听到世尊说于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我们每一个出家师或者居士都可以代佛宣化世尊这样一个接纳一切有情、不择时机因缘、不择你造什么业、什么心理状态,来传递给对方,传递给他人,你试试你内心的忍受力。
以前读到无量寿经中说这样的法传递困难,遇法师开示此法亦为甚难。因为有师教支持,有佛陀教法这种恩惠滋养,能不断地把伤口弥补过来,要不然十分困难。我接触净土教法二十来年来,同样几句话,愈讲愈难。因为阻碍显示得越来越细致——开始时是一些迷失的人、邪见的人、不正见的人反对与诋毁,你感到挺正常;渐渐地是有学问的人、有知识的人;渐渐地是有修行的人;渐渐地是有证量的人……不断加深他细腻的阻碍,就是宣化的阻碍。
依净土教法来说,大家要想用自力表达自己是个法器,就是彻底地恭敬、彻底地随顺,即是无余地恭敬与随顺,皈命礼处有方便。你说这个教法难,那个教法难,像出家法有很多设置要求,为什么净土这么容易传播?净土传播更难!因为他不择时机、不择因缘、不择对象地接引一切众生,这种无畏的不可思议的慈悲被人践踏之时你不能忍受,人是无力忍受的!
今天有出家师父说断臂求法——现在不要说让人断臂求法,你能把自己那个骄慢心放下百分之一,就在求法了;把你的邪见放下万分之一,你就在求法了;把你那种自大自许放下一点点,你就能体会到这样一个法味。甚难!在这个时代,我们的知见、意识、习惯放下一点都十分不易,坚固自我十分容易。所以称为减劫末法时代,我们意识道德滑坡的共业之力十分不可思议!我们经常听人说净土,但是实践、尊重、随顺净土教法十分不易得。但这个教法易行,人不易进趣——这是难中之难。因为这里不利于培养自大,而能破除我执与法执,令身心解脱。人要没有对身心解脱的向往,听到这样的法反而不屑,这就是一个业力障碍。
阿弥陀佛以无量智慧、方便、善巧,不错任何时机。我们在汉地看到阿弥陀佛像一般是站着的,垂手接引,随机感应。恰恰没有人真正认识到此处悲心彻骨彻髓!这样一个甘露教法,可以处理一切废器、漏器、毒器、覆器,令我们真正顺着现前一念回归,即是随顺得入的机遇。所以九界随顺得入,对此一定要有认知。这个方法可以听闻、掌握,但是实践最重要!实践最易,理解最难。尤其我们这个时代人,慢心使然,会把自己会封闭起来;或者是杂毒之善,使我们接受的东西变成杂毒。
不管是毒器、漏器还是废器、覆器,就是提示一下。净土教法的特质,能净化一切世间,净化一切器皿,令一切器皿成为法器。但信、顺很重要,尤其这个“顺”十分重要!没有回头是岸的这个回头,再易行的法若不实践,你也不得其利。我们称甘露王菩萨能消除我们生命无始以来一切业力的毒害,阿弥陀佛这个教法真正起到了这样不可思议的作用。若不尝此甘露,你那个毒害还在相续。不在随顺回归的实践中体会果地觉为因地心的不可思议殊胜缘起,我们的无始无明还会相续在生活中。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