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法接引无染进趣,顺性顺愿圆觉现行
男众代表:和尚慈悲!大众师父慈悲!各位莲友,经上有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那么善在我们学佛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是不是可以由恶入善?再由善跳出二元对待得到解脱?祈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师:这个问题是涉及权实二教的问题了。在世尊说法中,权教依我们世间凡夫心智的差别需求——他依随顺的权巧方便来接引我们的心,接引我们的业习怎么回入正等正觉的教法上来。即是权巧方便,顺应众生,多依悲心建立。像观世音菩萨在三十二应中充分表达了权教的特质,就是顺应众生业分需求来作一个接引交流的环节,使我们离苦得乐,成就菩提。
有实教的真实,就是“但说一乘”,展示总持功德,在一切时处皆可以运用这样的法则。像净土教法的果地觉为因地心,就是究竟教法,也是真实教诲,这是依佛心所显、佛愿所成。
要是顺应众生的业分,像刚才隆时师提到这个问题,我们能不能逐渐脱离诸恶之苦,行世间之善乐,在善乐的宽容中进趣佛法解脱?有这样的教法。世俗的常规教法中基本上都是这样引导。只要不住在善恶对待的执著上,我们用善法来接引苦恼有情,使苦恼恶业有情、迷失有情在善法择取上得到世间安乐,在世间安乐的宽容中进趣佛法。像五戒十善等等,许多作为的引导都有这个回归。包括威仪戒中,包括菩萨戒中,所谓善法戒中,都有这样直接或间接的引导。
这种引导是让我们得到世间的善法的安乐,或者世间业相的一些改善。就是从过去迷失于诸恶之业的苦处,得到增上人生的善巧实践。他感到世间少有的乐趣就是布施之乐,好比说在十善中,即便没有无漏戒体、无作戒体的接引,他也直接有一个善的引导,能在杀盗妄淫诸多粗重苦恼中解脱出来或者走出来,行诸十善,令人类在这个现实行为中得到作为与意识的安乐。能不能这样作为?有三乘教说、五乘教说,像人天佛教中就有善法的进趣、增上与回归。
要以善法为佛法,单说善法或者滞于善恶,就堕入世俗,迷失在染于善法而排斥恶法的世俗困境中。以善法作为增上接引,不失为从乐入乐的一个过程,就是导引众生离苦得乐——先离世间恶作之苦,再离对待之苦,再离不圆满之苦,究竟圆满菩提。这个善即是不断地完善,进趣究竟,像佛陀圆满善法中的增上善巧。要是堕入世俗善恶对待的染识中,在善恶中计较,止步于此,就是世俗法。在善法接引中趣向菩提,乃至了知善恶本质一如,真正能出三界、见方便。
在现在我们汉传佛教的机制中,处处可以看到善法的影子。对苦行、持戒、作诸布施者、诸善巧者等等大家会赞叹、会礼敬;对恶作者会有厌弃、厌倦、指责心理。依善法行持来进趣菩提道业是可行的,已经被我们汉地人普遍接受。但滞于善恶计较、滞于善恶的强化业分,就远离了佛教,成为世俗善恶。我们没必要挂上佛教名字,也可以有这样的善恶。每个人天生的业习中都有善恶苦乐的分辨与择取能力,每一个人生来就带有这样的辩识能力,不需要训练。
佛陀的许多教法,是让我们从心地,即是从心的本质上认知缘起缘灭的现缘。而在善恶对待法则中,多是取相认知,对法中的取向认知。这种修持是比较久远的修法,需要极大耐心、环境成熟以及许多因缘支持,才能达成这样渐次修行的成就。
净土教法一生阿毗跋致。这个阿毗跋致内涵的支持,就是顺性的支持,每一个事情就彻底地出离——事情成熟,在现行中就彻底出离、彻底出离、彻底出离……就是远离造作过患。现行随顺于法性、随顺佛果地觉、随顺于本净本具之心智,作回归也好,作缘起也好,这样令我们现行无染无住,在相续中或者过现未来一切业中正等于此。
从这第一次运用,或者说最初运用这个始觉善巧,与究竟觉即是无二无别。虽然我们的受用貌似有别,但其本质无别逐渐会彻底揭示出来。像慢慢打开包装,真正把他的全体内容展露出来。我们现在接受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只是利用一部分、运用一部分——我们还一部分接受或者择取圆满,用这圆满的光,可能就是透出来一丝圆满的光,照注我们现行业缘,令我们顺着这个光有一个回归,就能使我们无始以来无明蒙蔽的黑暗透过这样一丝光线,看到希望,就寻光回归了。
要不然我们住在无始无明的蒙蔽中,一直在忧郁、徘徊、摸索,在骄慢或者压抑中这样活着。所谓的三界业力困扰着无量无边轮回有情。这个困扰的环境中,就是对待的善恶二法、是非法、有为法、无为法……很多对待说法,大家会建立这种东西。只要有一个名词出来,一个对立东西就随之而来。
大部分人心中有这种感受,想着下次遇到一个事情,我一定不发脾气,我一定要依正见来作为。结果事情一现前,脾气大的还会发脾气。他感到自己私下里准备很好了,在一个事情上一定要依法思维与作为,但到事相上习惯一来,就把那个法喜淹没了。若不依法串习,我们那个过去熏修的东西、那种习惯力量是不可思议的!所以世尊讲佛力不可思议,讲业力亦不可思议。我们运用佛力的觉悟的力量、本净的力量、本具的力量,顺性来觉悟世间的现行,这个力量不可思议!迷失于业力,迷失于自己压抑、膨胀、徘徊的习惯,那个力量也不可思议!
这两种不可思议中,我们有能力择取,这是自觉的一个重要的自主选择空间。这个选择空间是我们善缘成熟或不成熟的特殊标志——你的善缘成熟了、佛缘成熟了,一定会择取依止本净本具、依止佛陀报德给予,使自身能觉悟每一个现行,对每一个现行能感恩地平等地面对、从容地接纳,如实运用这个自身无始以来所造成的业果事实,全体承担于此、感恩于此。那是我们觉悟的现缘成熟的表达。如果还固执于自己的膨胀、骄慢自大,还固执于自己的压抑、蒙蔽、颓废、徘徊,择取了这样的习惯业力,善根就还没有成熟,法缘还没有成熟。
你要了解这个也没什么。要真正知道自己还在业力习惯中深陷其中,了解了这一点,我们觉悟地运用本净本具的机遇已经成熟。要是不了解,固执于业力、迷失于业力,用伪善的、虚伪的、机巧的、蒙蔽性的心智,固化自己的业,那可能在这种业习或恶业中深陷其中,还没有明晓于此,没有觉悟于此。这是苦的根源、迷失的根源,还需要一段因果对我们的教育。
所谓因果就是:你要承受这个苦、这个执著给你带来的困扰与痛苦;承担骄慢给你带来的很多亢奋后的疲惫;承担压抑带来很多颓废的无奈。这些业力果报会教育你,让你在那个不堪忍受的点再来回顾佛法,可能就有机会了。因为苦,人在苦面前没有不愿意出离的。
人在伪装与蒙蔽过程中,出离的心就被自我伪装与蒙蔽隔离了。所以如实知自心是十分重要的发菩提心的胜缘。了解自心状态,了解自业成熟状态,这十分有意义。在这个世间,善恶是对立、对待或对比出来的一种差别相;苦乐也好,凡圣也好,是非也好,只要有对法,都是对立而显现,是矛盾的彰显。这样的建立造成二元世界的痛苦、冲突、碰撞。
我们来接受圆满的善,就是圆满地接受一切,圆满地面对一切,圆满地感恩一切,如实了晓自身无始以来作为的因果成熟,感恩于此,这个业就终结于此了。我们不建立去染著,也不建立去排斥,就是等持于这个业相,就能觉悟这个业相,所谓等正觉,会建立圆觉现行的事实。我们对立碰撞的习惯由此而结束,达成接纳、感恩、等持正觉的善巧。
虽然因缘一如,都是这样一个因果,有人就排斥这个因果,有人就染著这个因果,有人就固化这个因果,有人就觉悟于此、感恩于此、喜悦于此。像人果报来了,觉悟者感恩这个机遇。为什么?重罪轻报也好,由此果报而觉悟世间苦或者无常也好,他会有终结于此、解脱于事相的一个现下行为。同样我们也可以在现下行为中令其恶业相续,好比说爱憎,固化于此、执著于此,会使这个业在业相续中不断地重复。这种重复的苦还是自身执著妄想所推动。
同样一个业,我们去感激它、去觉悟它、去认知它、去接纳它,它就终止于这个业成熟的现行中。这个终止不是断灭,无始以来的业我们累计了无量无边,在推动着无量无边的生命。我们不断地接受、接受、接受,觉悟、觉悟、觉悟,就能正遍知地觉悟一切世间的果报成熟、果报成熟、果报成熟……而不造新业。觉悟不断的无始以来业报成熟,自业他业共业只要成熟就觉悟它、认知它、接纳它、感恩它,终止它这种恶业相续,终止它的轮回相续,终止了它这种骄慢、自大、压抑、犹豫、徘徊、颓废等等。现在世间人说的负能量就终止于此了。
我们就能了解佛菩萨为什么能兆载永劫地运用生命,为什么我们执著的生命是苦、是无常、很短暂?我们希望它长久,但它很短暂。很多人不想死,死了;不想老,老了;不想病,病了;不想有违缘,违缘来了。佛菩萨面对一切成熟的因缘去觉悟它、运用它、感恩它;在感恩、接受、等持的过程中了解一切无我的事实、本质空的事实、本净的事实,他妙用于此。我们迷失于此,迷失在善恶、是非、人我、苦乐中,去争夺善、争夺乐、争夺所谓的是,想在是中、乐中、对中、胜中建立自我。这一群人就固执迷失于这种偏见或边见中。觉悟世间的人,每一个事情来了就能了解它的本质一如、缘生缘灭。依止它的本净,能透过现象见到它的本质,就是诸相非相,见佛金容。就在每一个成熟的因果中,觉悟、感恩、接纳、接受、妙用——这个妙用是不可思议的!
同样一个业缘,为什么会有觉者、迷者?迷失者为什么会使恶业相续?我们可以观察。觉悟者为什么能终止恶业?了解了本质,终止恶业。迷失了本质,没于现象,而轮转于不断令心相续的恶业中,产生不断的恶业推动恶业。觉悟者的恶业终止了,以本质心照了觉知,令现行觉知了。觉知什么?本质作用,本质起作用了。这是一个表相,在不断地惑乱有情的见闻觉知。我们可以细微地观察了解。觉者迷者,其本质一如——凡圣的本质是一如的。
佛陀在本质一如中真正亲证了,安住于此了,运用于此了,传递于此了,称为正等正觉者。菩萨们、觉悟世间的人,运用的不是圆满正等正觉,是某些角度的觉悟——等持正觉。像在南传佛教,他们念“阿拉航三玛三布达萨”,就是寂灭的烦恼尽处的守护者,这样的正等正觉者。那不像我们称念佛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是远离一切造作对待的正等正觉,是圆满的正等正觉的守护者、实践者、运用者、传播者。我们这世间的人不正等也不正觉,在表面现象上个个执著、个个迷失、个个沉沦,不断地推动这种业相续,造成轮回的无间业相。
觉悟习惯就路还家,安心已竟起行作业
我们善于观察,出世入世不离于当念,出世入世不离于现行,出世入世没有离开任何一个众生的现行业分。有经典中说众生心中念念有诸佛转妙法轮,念念中有诸佛取般涅槃,念念也有诸佛如来成等正觉。我们心中念念就有佛的三身功德,有清净、有圆满、有无碍,当然也可以贪嗔痴。这给我们每一个有情带来了极大的殊胜因缘,就是你可以迷失,也可以觉悟。你迷失不要迷失太久,你感觉到自身还有智慧的作用;你觉悟,不要染著于觉悟,就会在觉悟世间中逐渐趣向究竟菩提,而不至于沉沦世间。要是自认为有所觉悟、有所得,就会沉沦于世间。有所得心一定会沉沦,就是负累、积累——那种积累会把你负压下去,让你沉重不堪与堕落。沉重一定令人堕落的。
我们迷失得太久了,称为无始无明的蒙蔽,造成了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业相续,无始无明的习惯。如果没有大雄大力大慈悲的佛陀依止着,就是寻找到、认知到、确认到我们与他无差别的法性,我们不知道怎么承接自己或者挽救迷失的有情。自己怎么自拔,出离这个无间轮回?它一个业推动一个业!像人有爱憎一样,一个憎恨来了,外边因缘、内在引发,嗔恨一生起,嗔恨业相就不断在表现。前一个嗔恨表现出来,后一个嗔恨跟着又上去,不断推动这个嗔恨、嗔恨、嗔恨,迷失、迷失、迷失,爱染、爱染,邪见、邪见……不断地这样。
印度人就把它画成一个大大的轮子,像一个轮转的东西。我们中国农村,过去没有机械化,是用毛驴拉磨,不断地重复。在这个业力圈子画地为牢,自己困在这个圆圈的循环中了。我们的业力循环真是那样愚痴地重复,一点新意都不会有!觉悟世间,他因为顺性而来,所有面对的世间现行都是未曾有的,不是重复。轮回是重复,重复我们感到是劳动、劳改、劳作,很辛苦。未曾有,很喜悦、很灿烂、很光明,给人以生机勃勃。重复是沉重、疲惫、衰相。你说人会日复一日地做这个愚痴事吗?他不是要做愚痴事,是习惯于此,习惯了!
很多人到寺庙里,感到寺院很清净啊!他突然从那个情感纠结中、家人不满中、财产不满中、事业不满中、交往不满中、人情交织中或者自心、意识撕裂忍受不了的环境中走出来,到寺院里,感到打板吃饭挺好,打板睡觉挺好,撞钟击鼓了,上殿去,这日子挺好过!一旦安顿下来,他对那种纠结、纠缠或扭着的感受又向往了,那有味道啊!有习惯性的对应了。
习惯的对应突然找不到了,青灯古佛,这不好弄了,感觉不一样就不行了。又会在记忆中……不知道有多少内容,每个人都有很多生活内容。围城意识出来了,到寺院里想家;在家里累了苦了,感到寺庙挺好;到寺庙呆一段,太寂静了,没意思,还是回去纠结纠缠吧,遍体鳞伤了再来休息一段。这种习惯力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是巨大力量!没有抉择或者真正认知这种轮回,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有佛陀的慈悲方便善巧,给予我们一些施教,开示我们的心,让我们回到本来本净上来。不是说我们业相散坏了——很多人在学习实践佛法中就担心一点,怕过去的家丢失了,或者情人丢失了、事业丢失了、朋友丢失了、过去那些盆盆罐罐丢失了……极乐世界金盘金碗多得很,你随便要!这法界给了我们无量无边功德,我们不要,因为记忆中那种熟悉的东西才属于“我”——那个“我”把你困在里面了。但在无尽的法界中,浩瀚的宇宙空间中,有多少新奇的、不可思议的、未曾有的功德等待我们去娱乐、去运用?智者们知道。
守着那些盆盆罐罐或者自己过去的业力、业相、习惯的人,你固守去吧!要是不觉悟,你固守一劫、两劫、三劫、四劫、无量劫,就那样固守着,那个习惯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越来越深。如果没有遇到净土教法这样大雄大力的平等法则、彻底揭示性德一如的法则、给我们每时每刻都有机会就路还家的教法,就像我,我反思自己人生,早不知哪个业习把自己拉走了!根本不可能喜悦于法则、实践于法则。为什么?那种力量是巨大的。
要知道逆顺因缘中,虽然只有对待,但我们太习惯了。要是现在只有白天没有晚上,你肯定说不行,晚上要休息啊!这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大光普照,你会疯掉。所以我们慢慢地把光明拉长一点、把黑暗减短一点,让自心适应于此。实际对光明我们人人向往,对无碍人人向往,但是我们在半明半暗的世间活惯了,习惯会抗拒法则的利益、法则的大光普照的善巧、无碍的自由法界。我们经常会被无始以来的习气、共业往回拉,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力量。
我们经常说这个法有退转、那个法有退转,为什么说净土方法没有退转?因为你每时、每刻、每一个因缘都可以就路还家,这就没有退转了!你要掌握了这样一个方法,你每时、每刻、每一因、每一缘中你都可以就路还家。还家是你本家本国,没有退转。要是其他的行为做法,真不好处理。
因为性德周遍法界,平等接引、圆满接引,不舍一切时处的种种业力有情就路还家。就是在每一个现行、每一个现念、每一个作为中都可以就路还家。这是究竟教法、一真皆真的教法,就是同生同往的教法。他揭示了三无差别的根本作用,就是法性的真实作用。我们对这个法若没有彻底认知,这个时代,在这个巨大的业力习惯循环中,早就被漩进去了,像一个巨大漩涡一样把我们带回去了。
我们可以把念佛方法,在一切时处就路还家、同生安养之事实实践在生活的时时刻刻中,一点一滴地实践。很多人说随时可以还家,我现在可以放逸了——你如果还没有体验过随时可以还家的内涵,尽量不要放逸自己!真正体会到就路还家的安乐了、性德的周遍了、圆满的喜悦了,再去世俗因缘中看,会在业力中得方便。要不然不用法去觉悟业力,却因为听到这个名言而迷失、沉浸在业力,陷得更深,带来更大的痛苦,甚至毁灭你的信仰与学法机遇。那是不得当的选择,是愚者的选择,是蒙蔽自心的虚伪业的选择。
我们在净土教法中真正抉择过、实践过了,所以安心、起行、作业——善导大师这个教诲传承就给我们方便的认知。你真正能把心安顿下来,怎么也颠覆不了,在顺缘、违缘、善缘、恶缘、佛缘乃至魔缘中也颠倒不了了,你可以去玩世俗,可以让自己在种种业相中作为。要不然一定要在安心处认认真真地依法实践,在现行中依法觉悟于此。安心十分重要!在佛陀的一切教法中,安心为要是真实不虚的。
安什么心?法界心!
安什么心?顺性心!
安什么心?如诸佛圆满觉悟的心!
安什么心?不增减的心!
回到实相功德上,就是金刚心!就是无上心!毁不了,灭不了,污染不了,动摇不了。你有这样一个心,再去任何一个法界,皆令此法界得方便。要不然我们到任何一个法界就会迷失在一个法界中,迷失在一个业相中。安心、起行、作业,这可以作为我们实践佛法的勘验。
安心了,你可以去作为了,可以在你这个现行业相中。你说我用迷失的心或者世俗的心去看看自己的心能跑到什么地方?完全可以,可以深入任何一个业相去体验这个业相是什么果报,心不复迷失了,即是得不退转。要是还在业相中迷失,一定没有安心。没有安心,切不可迷失于放纵业习或者对法中,在那里面沉沦。
安心、起行、作业——作为净土教法的实践者,可以来勘验自心。安心了,起行、作业是可以的;没有安心,在安心处一定要好好实践果地觉为因地心这样一个安心的事实。不断地实践,以达成光寿普照、光寿相续这样同步的心常生喜悦、常生光明。在喜悦光明的心智中面对世间一切业相,这样就是阿毗跋致教法的真正实践者。净土教法就是接引一切众生同生安养,乃至在现生中成就阿毗跋致。阿毗跋致是性德功德所摄化的必然的事实结果。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