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行护四种随喜,不赞不谤平等守护
女众代表:有一位居士同修发心行35天的般舟,从后天开始。对于般舟行法者,尤其是七天以上或者比较长期行法,这些行法者与护法者应该怎样使行法顺利圆满,真正得到法益,祈请师父开示,阿弥陀佛!
师:阿弥陀佛!世尊住世之时,在竹林精舍宣化了般舟这样一个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的不可思议的教法,来接引贤劫诸多有情成就无上菩提。就是贤劫千佛中这些后续的诸佛世尊,主体是以般舟三昧之亲证而迅速在此娑婆世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为般舟行有疾速的善巧,就是能迅速地在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的加持下成就多闻功德。多闻是十方诸佛悉皆现前施教,令其心智迅速成熟而圆满无上菩提——因为多闻力而疾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一个推动。所以这个教法在贤劫中令后续这些诸佛世尊出世,皆因这个法支持而迅速彰显无上菩提之真容,即是不可思议的对法界的支持、对贤劫的支持。
一切众生本性是佛,本性与佛无二无别。为什么会有千差万别的作用?一个一个佛世尊出现于世,就是不断来唤醒我们觉性作用,唤醒迷失有情走出迷失。像睡着的人和醒来的人一样,众生是昏睡有情,昏睡在一重一重梦中的有情,迷失在种种梦中、种种境界中、种种现象中不能自拔,就是不能唤醒自己。诸佛如来是醒来的有情,重重梦他们早已觉醒,能用自在心智在一切境界中得以自在;方便运用就是启用法性的自在力、妙方便力、变化力,繁荣世间,利益世间。
我们在实践般舟这样的念佛修行中,最重要的是其缘起依止,一定有缘起的依止。这缘起依止,使行持者与支持者都有清晰纯净的守护。表面上说护持或者支持,在护法原则上有提:不赞不谤,平等守护——这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人要是昏沉、掉举、昏睡或者迷失之时,最简单的就是用佛号提醒一半句;不允许太多,不允许强制,不允许强拉硬扯。这里面就有随喜的机制。
业分透视的机制方便、运用方便,在大集经中有记载,说成就般舟三昧的历代善知识,他们所依止的一定有三种随喜或者四种随喜。随喜什么?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所行般舟功德的现行利益。就是因为见十方诸佛而成就多闻,因成就多闻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一个随喜依止。我们把这个随喜依止回向于行法者,这是一个最重要发心。行法者也依止这种随喜来作为自己修法的所依原则、所依缘起,会使自心迅速地在这个地方得到抉择,就是回于本净的抉择,能见自心照种种法界,所谓如实见诸佛,见诸方便。
我们在现行于他人行持般舟的守护认知中,随喜是最重要的!随喜不是说随喜人业力,不是随喜现象,而是随喜回归本净、运用本具的现行。这个现行是抉择性的守护,这个守护能令一切行者护持者皆得法喜,得如实安住之事实。行法者在种种作为中会有种种心理变化、身体变化、感知变化、作为变化,我们要以本净本具的随喜心回向于此、支持于此,即是最好的护持。他有一些表面现象或者作为的差异,我们不能用自己的眼见耳闻给他作固化的认知,要用随喜回向的心给予支持与供养,就是心灵法界如法地支持与守护。这样我们能在随喜心中随法界功德、法性功德、性具功德来支持于他,自身亦受到这样性具、本具、本净心智的反思、认知与回向过程的作用力,这整个过程是自他同时熏修的妙用之时。
往往我们在护关时,或者支持别人行法时,会看别人行为的如法与不如法。因我们识心所判定,这种判定会带来一些误判。这个误判不光不能支持对方,反而依自己业习,就是自己的根识或者见闻觉知,附加于对方,给对方带来压力,减损他所行持的现行。所以我们依清净心、感激心、赞叹心、供养心、随顺本净本具之心来自我审观内心,把这种审观之力——本净本具在自心生起的喜悦安乐的作用力回向给对方,等于随喜他的功德,支持他的行法实践。这样就在护法之时正行于法。正行于法的人如是思维如是观察,在正行中依正见导行,就会产生正命、正业、正智、正定这样不可思议的佛法实践。这种佛法实践会真正净化世间,令一切执著有情在这样不可思议功德感召下破除执著,走出执著之苦、种种烦恼或者被十法界业力所困的困惑,使心得自在。
因为任何一个修行者,其所有作为都在整个共业中,在涤荡着一切共业。所以一旦有一个修行者,我们往往会随喜、赞叹、支持。因为真正修行者是唤醒一切众生运用本净本具的守护实践者,是这样一个法的传递者、自我心地的回归者。他在支持着我们现行的共业,令一切共业有情真正有自我唤醒的机会。他是利益一切众生的现行,任何一个佛法实践者都在利益着一切众生。发心者,利益一切众生这种广大法界心智的运用,直下就能现前。若是不明此义,好比依念佛或者依种种作为方法,他可能传播着利他的利益,但自心业力的锁定,好比说自私、骄慢、自我坚固、自我培养——这种自私狭隘的心还锁定他自身广大善巧感受的心理法界,把他锁定或者制约起来了。
很多人知道六祖大师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样金刚经中一句话,心生喜悦与光明,在这个世间一切纷纷攘攘的执著与希求中,一时得到清净回归与安住。虽未抉择,但是喜悦常生于自心,光明常照耀于自他。
我们在实践般舟法中亦复如是,护持这个法亦是常生喜悦。就是随喜、感恩,依止本净安住、本具运用现行之事实来相互守护与推动这个法则、这个法则的住世实践、这个法则对世间的照耀。像太阳一出来,阎浮提或者我们这一四天下一时被日光所普照,温暖、生机、光明支持着这个世间,平等地支持着每一个阎浮提众生。我们一旦在修行中真正运用了本净本具的光明心智,一样会照耀意识法界,照耀现行法界,照耀我们共业的法界,净化我们共业的法界。如日轮出于晴空,给世间以生机、光明、温暖的支持。任何一个修法者在法的实践中一定有这样事实内容的作用力。
尤其在这个娑婆世间,真正修行者罕得一见!真正依正知正见,或者在随喜诸佛成就般舟三昧这种前行中、这种所依法则中,或者说依果地觉为因地心的现行中作为者,是不可思议的法界的珍宝、世间的珍宝。经典上讲是芬陀利华、人中妙好人,像观音势至一样的威德者,道业与文殊普贤等。尤其是持佛名者,持佛名者就持佛心印,持佛名者就是传递报德圆满印契法界、印契世间,持佛名者就是具足,持佛名就是传递具足,持佛名者就是光耀世间,令幽暗有情咸得出离!是这样光明心智的熏修者、实践者、运用者,其功德唯佛与佛能知。
我们并不知道平时念佛有多么不可思议的功德与内涵,因为自身尚住在幽暗之中。用幽暗之心去持佛名,像闭着眼睛看太阳,不见光辉普照。哪天我们真正了解了阿弥陀佛愿力之普摄、性德之真实、平等一味之作用力,再持这个名号,就是光芒普照,就是一时打开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这个光明藏的作用力。像我们早晨推开窗子太阳照进来,会体验这种光明遍照的洗礼,感知这种光明的温暖。这种光明给我们带来清晰了知认知世间的支持,来感恩这个温暖、生机、光明或者明确的指示、照见。
礼请祈祷誓愿守护,十方佛现成就多闻
般舟法的实践,十方诸佛悉皆现前是他的根本发心,是这个等持功德的依止,是听闻十方诸佛实相教法的彻底揭示。就是步步莲花,声声弥陀。这种光耀十方犹如弥陀所行之处,因为名号所及就是佛陀功德所及之处。像恒阳庵这么多年来也经历了许许多多事相上的这样那样,但他们不可思议的作用力就是佛号没断,在给很多人带来不可思议的内心深处的印契或者本净本觉的唤醒,有这些作用力。但许许多多执行者与作为者反而不自知,就是自觉分的迷失。现在佛法实践者在自觉的缘起上往往不能真正用功。真正在内心的自觉分中认知起来、清晰起来,阿弥陀佛愿力与性德之力在我们现行中会起到他不可思议的作用。
许许多多人念佛像盲人打手电,给别人带来了光明,自身不知光明作用。这是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逾越了自觉这样一个基础发心——自心未得开明、未得畅明之时,就盲目地在意于他人、他人的看法、他人的说法,或者予他人看、表达予他人的东西,而不是内心真正需求。内心尚未照亮,急于照亮他人,反而变成名利的副产品。就是在名利的心理支持下修持,会使自身失去修行的大利。
希望一切莲友在自利与利他的功德上反复审观。就是我们自身对阿弥陀佛这种闻名是为具足、是为无上大利有没有真正回归与安住?假设我们不为名利所困,真正回向于一切有情,以无畏心、不为自求心,回向众生。像第五门修法一样,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回向为首,唤醒一切众生运用圆满觉悟来启迪自心的本具性德,或者说直下启用性德性具,因为以弥陀修德来作证的契合。那么我们在生命相续中,也可以在利他功德作为中唤醒自心妙用,照见本具心性的平等安住的事实,圆满地觉悟世间。
不管是入功德、出功德或者往向、返向,这种往生作为一定不是为自身希求,一定不是为名利希求,那么它的作用力会迅速表达与展示出来。要是为自身、为名利、为业习所蒙蔽——这个种子的作用也是不可思议的。外在的作用,若是里外不能真正契合或者说影畅表里、破除内外对待,这种法则的光明、法光普照就会制约在自心黑暗这个自我制约的状态下。
般舟的实践,念念不离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的加持,念念不离于诸佛光明普照、接引一切众生的真实,念念不离一切众生皆从性德、性具中繁衍出来的作为,所谓一切五道众生皆从法性海中流出——这样的事实得见与运用,我们念念中就常行道,或者常行诸佛悉皆现前之道。这样,般舟的等持功德,就是常行道的等持功德,会在现行中彰显出来。我们常能见佛闻法,身心愉悦,成就多闻,速疾安住在不可思议的佛智愿海中、功德海中、法藏海中,令生命起到它对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本质净化的彻底揭示作用。就是从根源上来净化这个世界,从一切众生心地来净化世界,揭示众生本际光明的极乐世界,令一切众生莫不归向,就是如实地认知极乐世界本家本国之事实。
往生是必然的回归,如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我们这样就在省力处精彩处真正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万德滋润于法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摩尼宝号,满足一切众生需求;称念阿弥陀佛具足名号,唤醒一切众生本具性德的作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名号,圆满一切现行,令一切众生在现行中得见圆满心实是自心。因为在此处,三无差别是事实,是作用,是回归之处,是安稳之处,是诸佛悲心的传递、智心的给予、性德的印契。
我们再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时时处处,若出声,若不出声,若默念,乃至无念,刹那刹那中皆没有离开这种具足、清净、平等、一如的实相事实,令一切众生的烦恼执著、颠倒妄想融化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德海中,使我们的烦恼业海顿成诸佛智愿海、功德海。像如来种性与无始无明业力种性本质一如的揭示一样,使我们于无始无明的业力处产生无畏的回归,回归到法性智海中来。在一切正行中无染无住,在一切业力执著业分中得以出离,在业力成熟时不会再畏惧、迷失或者固化。我们的心渐渐会进入轻安、喜悦、等持、等持现行这样精彩的生命现象。
尤其我们在人生的短暂机遇中,就是观察力与选择力比较充分的难得的人身状态下,虽然很短暂,我们能完成佛法的修持与实践,在真正享受佛法的不退转利益的事实中,回顾无始以来业力,对一切业的支持都会生起莫大感动!我们再来报一切如母有情这种无量无边业力海的支持,就是把这种不可思议的光明、本具的力量回向于众生——这种悲智运用,真正成熟了我们本具心的彻底彰显,是这样一个时刻、这样一个交点、这样一个机。
般舟行法,本来是五百誓愿者在此减劫之中,在人寿相续越来越短之时,行此不可思议的愿相续的修持,愿业相续的展示。这五百人是四众所现,在竹林精舍般舟会上作为五百誓愿者所发愿,于末世中共同誓愿守护、实践、传播、成就这个法则,来接引众生,净化世间。这五百誓愿者,一般读到贤护菩萨十六正士等等,其他人名字我们不知道,没有细致记载。除非你依不可思议的力量返回竹林精舍般舟会上去审观这五百誓愿者,把他们名字都记下来,然后汇报给大家(众笑)。我们都有机会,看看周边认识不认识这样的人,是张三、李四还是哪一位。因为这五百誓愿者是四众弟子,在娑婆世界中可能以不同身份或者不同角色在守护、实践、成就、传递这个不可思议的疾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则。
怎么来认知他们?就是你这一生发什么样的愿!若以愿相续,愿愿清晰,自心明了不费力者,一定是过去誓愿者。要是此一生中发这样愿,心生畏惧,于此行处多生迟疑,不敢涉足,那可能你对这个法是刚刚接触者,或者是迷失者。因为在竹林精舍的这五百誓愿者,他们生生世世守护于此,直至成佛。我们这里面有没有这样的誓愿者?去释迦佛那儿问一问吧!
可能一些护法菩萨或者道场神能了解,可以到新旧王舍城中间的竹林精舍去祈求那个地方的护法,让他们提示提示。现在竹林精舍的规模很小了,世尊在讲般舟经时,竹林精舍称为第一精舍,也是第一个精舍。当时精舍只是称谓,就是有人把这一块地方,可能是一个园林,可能是一个房舍,也可能是某个空间,布施给僧团、世尊或者某一个尊者,就成为精舍了,是大家修行居住的一个地方。
以前我想在那儿开一个般舟会,也与当地人联系了,后面没去推动。那个地方可以租赁,那时大概一天三千人民币。就是你要在那儿开法会或者做什么,租赁费一天三千元,他们当地人掌管着,就给你把门打开,你可以挂上标语、口号,进行会场布置,然后去作为。现在不知道涨价没有。竹林精舍气息尚存!虽然千百年来随着时光洗礼,已经被当地人改造得面目全非,但还有一点点气息。那个土没人挖走,挖了一个很大的池塘,改变了一部分。要是我们去了,真有那种深厚的祈祷,也可能会唤醒对般舟的记忆。
你说到印度不容易——那你就在此地此刻祈祷,般舟会给我们加持。因为在意识法界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也没有此地、彼地。你能不能真诚地把心、把意识供养于般舟会上佛菩萨,去礼请他们、供养他们?在你意识法界的这种没有过去现在也没有此地彼地的平等舞台上,你去演这一出戏。演得成熟了,真可以亲见般舟会上佛菩萨。如智者大师等古德一样,在诵经典时、祈祷时、作功课时、禅修时,可以步入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
我们常行般舟的人,包括护持者、行持者,真要常祈祷般舟会上佛菩萨,常以本净本具之心相互支持。不要取相支持,不要看到他昏沉了、睡着了、没有念佛声音了,说如法不如法——那样把你自己的想法知见套在对方身上,你就护持不了。一定要观察自己本具清净心,以此观察之力、念佛之力回向给对方;在这个前提下,可以用名号轻轻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给对方一个提醒。或者两句三句,不要再多了。不能强制着拉、拽、推,那样是过分的、不合适的。
在般舟行持中,也逐渐使我们自心在随顺诸佛如来实践般舟成就的基础上去实践般舟。就是在诸佛行般舟功德成就的基础上,随喜他们成就的基础上,去实践与认知般舟。这样的缘起真切、广大、如实,我们也就能迅速成就多闻,就是见佛闻法这个事实的行法。再走来走去,我们就不辜负每一句佛号、每一时刻、每一个走来走去的因缘,自利利他的功德能疾速成就。
所以你们护法团体要把那四种随喜纯熟——随喜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以此随喜回施一切众生。这四种功德的文字纯熟于心,在自己行持与支持他人行持中就有殊胜的法的依止。这个依止在支持别人同时也支持了或者修行了自心,在修行自心同时也支持了他人——在这样互利互助的正行与护持者同修的情况下,大家都能疾速得到这样不可思议的加持,使我们真正作为护持者,真正成为行持者。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