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现行本质皈依,得体法用时事不离
女众代表:阿弥陀佛!和尚慈悲,大众师父慈悲!今天的问题是关于《三皈依法要》中的法用皈依。师父在对法用皈依开示中说过去有五种皈依,法用皈依最难讲,但是可以用,这不需要修行,直接是法的授受。我们行住坐卧一切都是印,一切都是契合,一切都刚刚好,一切都是法。这样你不得不皈依,这就是皈依。对于这一点弟子很难理解,祈请师父慈悲开示!阿弥陀佛!
师:可能与这个名字有关系,就是一切作为的本身就是皈依,一切作为的实质就是皈依,一切作为就来自于法性的支持,或者说来自于三宝的支持。只是我们在未了解之时,会用理论、教法、言说、比喻等等,来展示这样一个内容。法用皈依就是一个法,所谓的一切现行就是皈依,一切现行的作用来自于皈依,这样一个事实的达成称为法用皈依。因为法就是一切行为、一切现象、一切三业所表,或者说就是一切法。这个地方没有言说,只有这样的事实。
在我们汉地,讲到翻邪归正的三皈依、五戒三皈依、八戒三皈依、十戒三皈依、具戒三皈依等等,这样一些皈依,就是在皈依基础上建立的增上戒的皈依差别。《三皈依法要》中,可能是在某一个因缘下讲的形式三皈依、得戒三皈依、法用三皈依等等,是某个角度的缘起,是某个因缘特质下所讲。因为我们汉地依止着宝华山传播的三皈五戒、八戒乃至沙弥戒、比丘戒等等,这样一个传戒中的规范模式,他是翻邪三皈依、五戒三皈依、八戒三皈依、十戒三皈依、具戒三皈依这样的次序,讲的这五个层面。
像形式三皈依,可能有人挂个名字,没在这个仪式中参与,就皈依了;有人拿个本本回家了,就皈依了。我经常听到他们说我皈依过,但我没见过皈依师,也没见过皈依仪式。或者说我也不知啥是皈依,但我有个皈依的本本,交了十块钱!或者说我花这十块钱占便宜了,我拿这个到风景区可以不买票!你为啥皈依啊?别人给一个本本就皈依了,拿了十块钱二十块钱就皈依了。那样皈依的作用是什么?省张门票、到寺院吃饭不要钱……这算不算一种形式三皈依?已经界于形式不形式之间了。
许多人参加过皈依仪式,但是还不了解皈依内容。可能这样算比较标准的形式三皈依:我形式上参加了,也有那种听闻与现场的感知,但是不了解三皈依给我带来的利益。拿个本本也算一个形式,但是刚刚靠边;也可能不算,因为有的与信仰没有丝毫关系。
有戒体的三皈依是被三皈依感动了,是认知了三无差别或者认知了佛陀真是生命、自己心智的究竟德相。自己的心、身有所依止了,真正依止了,在那个地方抉择无疑了,在日常生活中他会得体于三皈依,就是会在三皈中得到支持——遇到困难、烦恼、业障等等,他会得到三皈依的支持与摄化,他会体感到三皈依无处无时不在支持他,或者说三无差别的心任何时间都在支持他。可能那是有三皈依戒体的皈依。
过去讲至信优婆夷、至信优婆塞,是那样一个特质:夺他的性命,可以,但是毁他的皈依、依止、信仰是毁不掉的;乃至毁他家人、亲属、族人、国人,他也不会舍弃三皈依。为什么?无从舍故!真正整个生命意识在这个地方融入了,过去叫具信优婆塞、优婆夷,实际就是具足皈依戒体的事实作用了。
法用过去讲的是菩萨——他所有行为都是三皈依,他所有行为都是三皈依的具体展现,他所有言说意识都是三皈依的完整表达。过去讲菩萨行所展示的功德就是三宝住世的功德,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身影、他们的音声、他们的意识、愿望等等一切都展示了三皈依不可思议的对世间一切生命的支持,展示了三皈依无处不在、无处不显、无处不用的事实。过去这是对菩萨的一种称谓,对菩萨依法行,就是依三皈依正行这样时时不离、事事不离之事实的表述。
因为皈依不是个要求,不是对我们要求什么,实是对我们的支持。像戒律一样,不是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或者约束,实在是对你生命的不可思议功德的支持与内涵。如以璎珞庄严,在你生命中展现其庄严与功德,三皈依亦复如是。那些成就细腻行地的菩萨,时时未离三皈依之法,所行皆是三皈依的展示庄严。这样一个住世的特色,大概是法用的一个说法。
因为这是亲证者知、使用者晓的特质状态,所以一般不太传达。我们传递的基本上是宝华山体系这五个三皈依的特质,或者说住持三宝、一体三宝的展示。像形式三皈、得戒三皈、法用三皈等等说法,可能是个机制问题,时间因缘不一样,在这个地方我讲不出来。就是菩萨行地的一个特质,未能超越三皈依的功德,又行持于三皈依的完整模式中。就是那么个特质,充分运用三皈依者能了知这个内涵,就是令法住世者所展示的法则与善巧。
因为那是若干年前,在某个特定环境、人群、机制下所讲。我们面对的环境、机制、因缘真是千差万别。像人写毛笔字,有文化人喜欢有文化的一些特定角度,粗朴的劳动者认为很方正的文体就好,也有人具有艺术欣赏能力,希望文字有其内涵之美。所以审视的差异很大。在法的交流过程中,人在传递这个时,名言、说法、机制也会有很大差异。
、外相苦处何必营求,回观内心具足守护
因为我们可能还有两三节课,所以鼓励大家把学到的法则用在自己日常生活中。不作学问,不与任何人攀比,只把我们内心需要、内心真正喜悦的东西呈现出来,点点滴滴就好!人人都是具足的,我们事事都是具足的。我们不需要探头探脑去别人那里寻找什么,在内心世界的庄严处能安顿下来,把内心庄严的喜悦、安乐、感动能交流给有缘、传递给周边,作为一个佛教徒我们就无愧于这个名号了!我们不需要委屈自己,不需要装模作样,也不需要夸耀自己的业力,同样不需要摧毁自己什么业相,就这样本本然然地运用内心本来具有的东西。
你不要管它丑美、不要管它好坏——你把它表达出来之时,你只要是真诚的,就能感动自己、感动他人。不要装饰它,不要扭曲它,也不要膨胀它——膨胀它太累了,压抑它太辛苦了;你学知识认为都是外面的东西,也很辛苦。为什么说恭敬心中求?实际就是不是内也不是外,是我们本来拥有一样地守护它、珍惜它。它不是知识,它不是蒙蔽你的东西,它不用骄慢蒙蔽,也不用多闻蒙蔽,它就是那样本本然然的。
学佛的人不需要太多东西,轻轻的一个回顾就好了。别人善啊、恶啊、是啊、非啊,对你尊重或者藐视,都不需要太顾及,回观内心,应该做些什么?做什么能使自己的生命有力起来、有意义起来?对自身、对他人有个支持或者有个帮助就好了。不要无端地自己一定要说个神奇怪异的东西,没有任何人喜欢这个——你不喜欢,别人也不喜欢。不要认为那些神奇怪异的东西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带来最多的是麻烦、是业报差异的纠结。
你要内心具足,你现成的一切业报都是你的庄严处,都是你应该运用的东西,不需要占有,也不需要割裂它;你会轻松了许多,你内心的喜悦会使你在等持功德中逐渐感觉到等持的不可思议,就是正等正觉的不可思议!我们觉悟自心吧!觉悟自己与佛无二无别的那个心吧!真不需要再弄其他东西,太多的修饰会使我们伤痕累累,太多的鼓噪会使我们负累不堪,太多的索取会使你总感到不满与太多的埋怨。
审观自心,审观自己与佛无二无别的具足的心,你真能安顿下来。你习惯于此了,你真在安乐处去起步、去思维、去作为、去言说。不需要那么多,真不需要那么多!
很多人习惯于名牌标签,给自己身上贴了很多名牌标签,贴了很多花花绿绿的东西,但内心还是那样,甚至内心受到了减损。就是过分地把自己生命弄成一些样子,把内心光明遮盖得太厚。喜欢别人用八风吹荡自己,有太多的不安伴随着你生命相续。我们能不能回观自心,让自心真正安顿在平等、清净、具足上来?就是你有愧没愧于自己的生命?你太多的夸耀、太多的压抑、太多的扭曲与索取,很痛苦啊!很多人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残缺不全啊!费了很大力气,把自己残害了、痛苦了,同样会传递给他人痛苦与不堪。就是太多的索取太多的要求,对自身、对他人。
能不能让我们的心回到三无差别上静一静,让它老实一会儿、休息一刻钟?不再逼迫它,不要让它在无端的作为中受熬煎,让它宽缓一些、安详一些、从容一些、明晓一些。它本来具足,你还拿它来蹂躏干什么?还这样那样挤压它干什么?还在人前这样装那样装,为了什么?
人真正的尊重是内心具足的守护,真正使心安顿下来,使内心的充盈真正充满生命的依正二报,那是尊严。搞太多动作、太多想法、太多贪欲、太多索取,太不容易对称了,菩萨们!苦了自己的心,苦了自己的身,苦了自己周边的缘,何必呢?简洁一些,清晰一些,明了一些,省力一些,歇心一些,你就能自在一些,等正觉的机遇就会多多地在我们身边不断地对称起来。
作为一个学佛人,应该安详下来,应该宽松下来,不要把自己提得那么高、不要把自己压得那么低,平平和和的。我们父母给的生身很公平,该给的都给了,该有的都有了。佛陀给我们的教言该给的也都给了,该有的都有了,你还要些什么?随顺一点,轻松一点,歇心一点,简单一点,真是很公正地不委屈自己。同样我们也不会把委屈、压抑的东西传递给他人。
这样我们能找到生命的共同需求点,让生命之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令身心真正得自在、得安乐。很多东西真是不必要!天地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生命,父母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生命,佛陀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完整的教法,我们去感激它、随顺它、运用它、爱护它,有什么不可以?真不要再折磨自己的心、身、依报了,那样真划不来!还终将要忏悔,要调整,要走出来!
每个人都可以从自觉、自需、内心世界的探索、认知、反思中去观察。我们充分体会佛陀对我们每一个有情平等的供养、支持、教诲、给予——模仿模仿,学习学习,体会体会,随顺随顺,不再装腔作势了,不再伤害自己了。伤害自己很痛苦,腰酸腿痛,脖子歪的,没有意思,太辛苦了!应该放放松,让自己的身心端正起来,让自己的身心简洁起来,让自己的身心自如起来。不要窥视这个窥视那个——你是具足的,你窥视什么啊?!不要这儿偷一点那儿盗一点——我们都是具具足足的、原原本本的、丰丰满满的,你还要些什么?!
作为一个三皈依的佛教徒,我们的腰板都很直,每一个人都一样。没有一点点缺欠——缺欠是你的自我认知;没有一点点比别人多什么——多也是你自己的认知,是自许的假设的东西。只管在平等上安安心,在清净上落落脚,让我们生命如实起来,是多么美的事情,多么难得的法的实践!
希望我们在这个难得的人生、难得的法则中令生命相续,直至究竟菩提!
谢谢大家!(众: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