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94

第五十四集:生命本质光辉

首先,我们一如既往礼请三宝,祈求加持!种子的现行作用这一节课我们今天继续。希望大家能把日常生活与每天的功课联系起来,有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相续。

展示生命本质光明,满足有情共同需要

我们以前谈过,佛陀所证实的生命、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作用,就是生命的光辉、智慧、庄严、美妙、自在、自由、自尊这样的实质,这样的体相用。生命的共同点就是其本质。世尊在他兆载永劫的顺性修持中,彻底地把自己的一切行为融入了性德,或者说在一切作为中彻底展示了生命本质的光辉,所以称为圆满究竟觉悟者。

佛光普照,是法性周遍的事实。我们经常会得见这样的文句,表明世尊所证是遍照、普照的事实,实际就是生命的共性。生命共性的特质,往往佛教名词称为性具或者本净,也有称为法性、称为觉性、称为自性。总而言之,就是几个方面的揭示:说自性,人人都可以挂上钩;说觉性,每个举心动念都可以挂上钩;说法性,与每一个生命的作为都能联系上。可能他的侧重角度有些差异。

我们要了解阿弥陀佛,称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为什么他是光中之尊?他充分展示了一切生命的光明本质,或者说我们生命在任何一个角度、任何一个因缘下所守护的实质的共同需要的内涵。佛陀对一切众生是随顺的,对一切众生是给予的,对一切众生是恭敬的,是尊重的,是如实的,是圆满对待每一个众生。他这样的心智在任何时任何处都起着作用,都是生命在任何时处的共同需求点。这个需求点是璀璨的!我们在任何生命的抑制状态中,运用这样的功德来回施,生命的光辉即是不可抑制,就是任何生命都需要这种光辉来照亮。我们常见佛有项光、身光、圆光——这三光就来展示生命不可思议的大自在、大圆满、大雄大力的内涵。

我们普通的每一个单体生命,原原本本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光辉。我们受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等烦恼,不是人类时时刻刻共同需要的,是某些角度、某些扭曲、某些缺欠、某些特质下表现的一些生命在某些角度的特质,不是其共性所在。好比说在六道众生中,贪是一道、嗔是一道、痴是一道,慢疑各是一道,不正见又是一道——这六道众生由六种烦恼所折射表达。偏重于某一烦恼,像嗔心的地狱、贪心的饿鬼、痴心的畜生,或者修罗的嫉妒,人类的徘徊、疑虑,天道放逸的邪见、不正见——我们整个来看,他是遮蔽性的、不完善的,不是生命共同本质的完整表达;他把生命在某一层面上表现出了这样的特质,不是生命本质的实质的完整展现。

所以一切十方九界众生莫不顶戴赞叹于世尊、皈命于世尊。因为是在同一心地法界中,佛陀彻底展示了不可思议的生命之光。我们常说佛光普照,照诸法界,令一切众生在这样循光而归的因缘中,真正地亦如佛一样地来光照世间,自利利他,圆成佛道。佛道,即是一切生命本质光明的完成式。

这种光明璀璨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光佛刹的依报庄严中,许多人在读经典中会有多角度的了解。如《阿弥陀经》中所描述,《观经》中所描述,《无量寿经》中所描述。有人以禅定善巧或者依称念弥陀名、修持三昧等等善巧,就能直接得见其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难以具述的妙相庄严。天亲菩萨用二十九种庄严来作个粗略描述,实是不得以的一个文字方便,给我们介绍生命之光——生命真正圆满的光辉与璀璨,使一切众生咸有这种本质性的回归与认取,不再迷失在六道乃至九界的生命不圆满中,或者徘徊、沉沦、迷失、痛苦的法界中;使我们真正有究竟生命光彩的回归,就是令我们真正回入清净、平等、觉悟的法界,使生命无始以来的委屈冤枉一时消融,从我们内心中真正回归于究竟觉,究竟解脱,究竟自在。

生命之光,在无量寿经中世尊列了十二光明名号,这是无量光明中的一种简单提示。到底有多少光明?十法界生命有多少作为,他就有多少不可思议的光辉!每个生命的作为在觉悟者心目中都是光辉,在迷失者、执著者、割裂骄慢者的心目中就变成沉重、业力、蒙蔽与苦难。事相是一如的,在佛的光明心智中,他就璀璨地普耀十方,同样被十方光光相映。就是众生法性的回归,一样会折射出来不可思议的光。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画像,读到经典中描述极乐世界这个无量光佛刹不可思议的内在的光明庄严,乃至种种珍宝的描述。实际我们生命中的一切作为都是珍宝!只是我们在觉悟之前,不会恰当地运用它,就变成了负累、遮蔽、痛苦,变成了执著的压抑的业力相。像采钻石的工人,他把钻石拿到了还要交上去——虽然钻石很有价值,但不属于他。他是这样一个劳动者,没办法享受钻石给自己带来的光明、价值、璀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作为实际都像钻石,每一个作为都有它十分不可思议的价值。但这个价值在你觉悟之前不属于你,你要把它放到它应该的合适的地位去。那是负累于业相,而不是善用于现行。

我们作为念佛者、学佛者,或者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样现行佛法的实践者,要认知三无差别,这样来触碰生命本质的光明;或者说人人本来在大光明藏中安住,只要我们睁开自己的慧眼就好,这个光明就把我们所有作为的珍宝一时照亮了,我们不再被一切作为、任何一个作为所伤害。

我们平时在闭着眼作为,就是闭上慧眼、天眼、佛眼、法眼,睁开贪、瞋、痴、慢、疑、不正见这样混浊的、看不清楚的、看不到的眼目——我们的眼目被遮蔽了,被业力、被善恶、是非、人我、被贪、瞋、痴、慢、疑、不正见遮蔽了。慧目被遮蔽了、法眼被遮蔽了、佛眼被遮蔽了,我们不能通达,不能自在,不能轻松,不能真正运用生命来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生命住在这个六道或者九界里。我们说三恶道像黑暗法界;三善法界有明有暗,不完整;觉悟法界有诸光明,但不能彻照法界,只能照自己的声闻界或者独觉界、菩萨界,在其他法界的自在方便不能一时圆成。

唯有佛陀亲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显示了生命的本质光明!这种本质的光明每一个众生原本拥有——我们这种原本拥有的认知是那么重要!就是皈依的认知,法实践的认知,安心作为的认知,即是不压抑不高扬的平等安心的认知。这种认知会让我们心中的生命的光辉透过我们的三业或者作为展示出来,乃至通过寂静、修行展示出来,通过一切时处的作为展示出来。这种展示就是解脱、究竟解脱,回到圆满的生命特质上来。

在佛陀教法中,净土这样的特质教育就是直指究竟处,不再设立任何一个渐次修持,把十方九界生命同一安排了——皆能往生,同得往生。因为法性一如故,弥陀愿力平等摄化故,佛光普照故。我们每一个有情,在每一个现缘中,直下回归于究竟安乐处,是无有障碍的!这样认取是你无有障碍的现行的支持,是这样一个印契、这样一个方便。

这种生命之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俱生烦恼,或者说每个人的生命状态、心理需求不一样,表达了不同的明明暗暗。人类的特质大家能看清晰:太阳一出来,大地山河一时日光普照;太阳落下去,星辰出来了,人们会用种种方式照明,使自己的生活不至于进入黑暗中,有所次序,或者休息。这是半明半暗的人生,过去说善道有情或者人类有情在半明半暗状态下。畜生道与我们是不是一样?因为站在人的角度上,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但人类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是这样的半明半暗。中国人讲的阴阳,生活中讲的男女,交往中讲的善恶,做人讲的有信无信,或者事业上讲成败、感情上讲爱憎、交往中讲亲疏等等,都是对法。

对法坚固是我们习惯业力的一种强烈割裂。这种割裂把我们心地的光明一半遮一半用了:爱者,就会用;厌倦、排斥、憎恨的东西,就想排斥掉。像人对疾病,希望它赶紧好;对顺缘、增上缘,就攀缘;对吉祥的东西就向往,对凶狠的东西就排斥。在生老病死的业缘中,人想不老、不病、不死,但这恰恰是生命的内容,恰恰是生命的步履。所以造成内心世界在这个人类特质中的矛盾心理,这个矛盾就是日月、明暗、男女、是非、人我、大小……一切对法都可以说是这个矛盾。

所以我们人类是半明半暗的。在人类这个特质中,就给我们一个了解生命圆满光辉、究竟不可思议功德的机会。所以世尊应化在人类,诞生在迦毗罗卫国,有其父、其母、其妻、其子等等,像我们一样来示现在人类世间,令我们有亲切感;像我们一样有出生、成长乃至娶妻生子整个过程,令我们人类有亲近与接触的方便。所谓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乃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转妙法轮,来揭示生命真正的不可思议的功德所在,令我们人类在此教诲中咸有归向。这种归向我们要能依教奉行、实践佛法,就能回到生命的本质光明藏中,得以本质光明安住。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期盼性,因为有某些不足、有排斥。什么排斥?认为自己足的地方排斥。好比说喜欢弱者,人心里比较强的东西多;喜欢恭敬,但在他人面前会生骄慢;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生起自卑心,感到自己懦弱无力……这样的想法,那样的想法,就是没有运用本具性德。我们要是没有学佛的机制或者因缘,这个名词都不会了解,说性具、三无差别——这个性德的根源没办法认知、了解,你运用更谈不上。许多人在佛教中可能就是听闻了一点名词或者说法,就认为自己不得了了。

过去在儒教与道教中,都有借用佛教一些说法来建立自己的体系。好比说王阳明先生就借着禅宗教诲,所以他在心法上十分善于用功,甚至有所心悟,称为龙场证悟。他走的是禅宗路子,但是他标的是新儒学。在中国的环境中,这样的因缘例子处处皆是。他标立新儒学,实际根源还来自于佛陀教法,就是世尊教授的功德传递出来,他接受了这个教诲。承认不承认佛教,佛陀功德都已经传递于世间了,都没有什么了。但有一点:这个教诲来自于世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亲证!不是说世尊弄个专利,实是世尊的悲心传递!他不是为了标榜一个什么东西,这个特质是真正的悲心。所谓悲心,就是把兆载永劫顺性修持的功德回施给每一个有情。

超越习气建立破坏,运用共需照亮自他

这个兆载永劫是我们人类生命中最亏欠的一个作为方式。现在人喜欢破坏,所谓有所建立就有所破坏,有所建立就有所破坏……世尊从因地一直顺性起修,在一个善缘上、一个善缘上、一个福德因缘上……每一个因缘上都是顺性起修,兆载永劫地在各个角度各个因缘中彻底圆满了这个行为。他就逾越了众生业分:建立、破坏,建立、破坏,建立、破坏……许多人的建立破坏意识十分强。我们在周边随时可以看到,包括家庭、事业、人际来往、朋友关系,也包括出家修行,都是一样。

这个破坏意识是什么?他饱和了、骄慢了,就要破坏它。若不破坏,人心不能忍受这个负累。他要破坏,再去建立,寻求新因缘。许多人的工作、与人来往或者家庭生活,受不了了,破坏一下;然后到另一个环境再建立,再去恭敬、虔诚、调柔,善的一面全部挥泛出来。像两个人刚刚成家,感觉不错;慢慢地爪牙露出来了,慢慢地开始找对方毛病,慢慢地激烈了,慢慢地开始破坏了,仇恨出来了,“啪”破碎了!在一个单位也是这样,慢慢慢慢地自己那个调柔的东西用完了、福德用完了,开始破坏。

那样我们就是没有顺性起修。顺性起修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予世间、给予他人,来自觉觉他。在顺性的福德因缘上,在任何一事、任何一角度、任何一因缘、任何一言说、任何一思维的过程中,逐步地不断地依我们共同需求的点去舒展生命的光辉、生命的慈善、生命的真诚、生命的悲悯、生命的爱护、生命的支持。

有的人不是这样,而是做着做着就要强制人,做着做着就要惩罚人,做着做着就要限制人……好比说很多家庭,开始是两个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到一起了;然后相互要求、相互制约,然后相互伤害,结束了。就是自我心的膨胀、自私心的坚固所造成。这种社会现象触目皆是。

修行有这样的因缘吗?我们也可以看得到。很多人第一天到寺院里,说佛号真好听哟,就念念佛吧!功课真美妙啊!梵呗真奇特啊!半个月以后,说这天天青灯古佛什么意思?半年一年以后,说天天这样干什么?别人挣多少钱了,买什么房子了,买什么车了,我还在这干什么!两三年后不知道什么样子了。产生疑虑啊,烦恼啊,想法啊……老套路,没有顺性,就是顺着自己这个成住坏空的心、生老病死的心。所谓变异心智,迷失在变异的现象与感知上:破坏,建立,破坏,建立,破坏……

开始都是恭敬、虔诚,都是正面的光辉。人一交往都是那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师演示低声躬身);第二天,“阿弥陀佛”(师演示扬声挺胸),第三天可能就不是那个阿弥陀佛了。是不是这样?人的心就在生老病死,人的心就在成住坏空,人的心就在衰减变化;不是顺性地,不是平静地,不是平等地,不是在共同需求点。你能不能善始善终?

佛说法,初善、中善、后亦善;佛所行地,初善、中善、后亦善。为什么?周圆十方,普利一切。就是真正运用了生命的光辉,就是生命内在的一切时刻的需求。不管是作为沙弥、沙弥尼,或者比丘尼、比丘,或者作为一个居士,我们就用任何一个生命的共同需求点,比如说真诚——这是生命任何时刻都需要的。善始善终地保持真诚地对待任何一个人,你就一直在放着不可思议的真诚之光,照耀着自己,照耀着别人。他永远对你不会有危害,对他人不会有危害,他不会是建立破坏——他不存在这个东西。如果说以真诚心换取别人对我尊重,然后骄慢心就来了,那么你开始破坏了。

人人都需要虔诚与恭敬,我们对任何人都在虔诚、恭敬、尊重中去作为,慢慢地成熟,不恭敬、不尊重了就忏悔调整。那么你这个尊重恭敬的光辉在照耀着生命每一时刻,每一时刻都在自利利他,照亮自身,照亮他人。我们可以从生命的共同需要点来认真地细致地认取,哪一点都可以。好比说人人都需要感恩心,感恩心不是索取,也不是对待,它就是感恩——对任何人都生起感恩,哪怕别人打你骂你,你也感恩他。你可以尝试,那样你照亮了自身,同样照亮了别人,照亮了你周边的所有生命。

我们去读佛陀世尊的所有经典教法,他都在生命共同需求点上做到极致了。就是从最初开始,一直到他生命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没有不这样做的。真正找到了生命的共同需求点,展示这个不可思议的需求点——这样以点带面,以面舒展到整个法界,所以契合了一切生命,与一切生命产生了共鸣与契合;支持了一切生命,得到了一切生命最直接的不附加任何对抗的互融、互相支持的功德与内涵。

我们学习阿弥陀佛的清净光、智慧光、安稳光、解脱光等等,这都是人类需要的共同点,在他生命中完善地没有亏欠地展示出来了。但我们凡夫有情的作为是建立与破坏:建立、破坏、建立、破坏、建立、破坏……造成不断的轮回。不断的建立、破坏、建立、破坏,或者先好后坏、先好后坏,就是先生后死、先生后死,不断地这样轮回。结果永住生死轮回,没有一个法来接引我们,在生死轮回中旷大劫以来就这样一生一世、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没有真正得到生命的光辉与安乐。就是没有真正运用生命的共同需求点,而是建立、破坏、建立、破坏、建立、破坏……

我们可以善观察自心!要是顺性修持者、顺性实践佛法者,一定在生命共同需求点中不断地用这个需求点,去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这样在不可思议的生命长河中永离轮回,得生命本质的光辉这样广大运用的方便、广大运用的成就、广大运用的善巧。这一点我们可以细致地在自己内心世界、在自己生命周边去实践与认知。

当然也可以用反向的东西,好比说破坏、嗔恨、愚痴、固执,可以,但你一定要明确自己这一点:我在用愚痴、固执、嗔恨——你看看是不是人的需要?是你自身需要吗?你自身可能一时需要,因为你那种习气到了、骄慢到了或者什么因缘到了。但你看是不是别人需要?不是别人需要就会挫伤别人。挫伤别人的同时,因果的反作用力会挫伤自身。这不是生命共同需要的点,是破坏建立的力与作用。

我们要觉悟了这一点,会忏悔于此,顺应生命共同需求的点,或者说生命之光辉——在这个光辉中,使自己的生命真正点燃,真正地照耀自身、照耀他人,而不是迷失在生命的蒙蔽、生命的扭曲中。像我们现在的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这些根本烦恼,实际就是自我蒙蔽与伤害他人,是所谓的建立、破坏、建立、破坏……怎么建立?用生命之光、用生命本质在建立。建立了,你耐不住或者骄慢自大,就开始破坏了。

很多人真是用了很多心思去完成一个因缘,但是骄慢一来,什么都管不了了,“噼里啪啦”全砸烂了。因为人一骄慢自大,就产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威德”,那种不可思议的力量。那么你这个嗔心就大了,嗔心的机会就多了。因为他可能在极弱时候随顺你;他一强了,不随顺你了,他也骄慢去了,他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去了。碰到一起怎么办?就相互伤害。

像净土教法中的随顺,十大愿王中恒顺众生的恒顺,是以性德故而恒顺众生,不是说随着众生业去迷失——不是那样子。因为人人有性德之事实,所谓人人皆有如来智慧德相——顺着他这个如来智慧德相,透过他的表相而随顺他的性德事实。要不然我们恒顺众生就变成随众生业力迷失了。但他这个随顺是不可思议的善巧与方便!在净土教法中把随顺作为极致的揭示,就是感恩的揭示。要是没有随顺佛报德,我们就没有感恩受教的机会,没有自性光辉的激活机会与运用机会,而闭塞在骄慢、自大、蒙蔽的业相下,被它蒙蔽着。

你本来具有,不需要其他东西,无外乎是通过感恩、通过尊重、通过随顺把他展示出来罢了,令我们心智如实展示生命的璀璨之处。而把这种忽明忽暗的建立破坏的轮回业相终止,所谓出离轮回,有出离轮回的善巧。实际就是初善、中善、后亦善的顺应生命共同点的实践,我们就能真正超越“建立-破坏”这样一个轮回习惯。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回忆,这一生中有多少次建立与破坏?建立就是顺性的作为,很尊重、很虔诚、很调柔的样子,都有啊!你在不熟的环境中,会尊重与虔诚;在感觉珍贵难得的地方,你会尊重、虔诚;遇到稀有的月份或者时刻,你会尊重、虔诚。但你一旦感觉没有啥了,那个慢心一生起来,你就开始破坏它,把你那个顺性的一点一滴的福德因缘破坏掉了。

尤其在寺院里特别明显。很多人说那个比丘尼以前多好啊!那个出家师父以前多好个居士啊!但是做沙弥就不一样了;做比丘尼、做比丘了,不得了了!成霸权主义者了,挺霸道的,以前是挺善良调柔个人啊!大家会追忆,说他是居士时候那么善良,人们交口称赞,现在怎么那个狰狞面目啊!因为他骄慢了,认为自己是不得了的人物了!

就是一个演化过程。要是知道出家了、受戒了,整个生命应该投入圆具——你受了圆具之戒,应该圆具一切众生需求的共同点去作为:调柔、恭敬,始终于调柔、恭敬、尊重、感恩之中。那你真正是出家了,真正从在居士中有一点一滴的调柔,延续到沙弥这样一个求慈的过程,再圆具于戒,我受了具足戒,真正圆满地安心于一切生命需求的共同点,去感恩一切檀那、感恩三宝、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国土;去慈悲自身、慈悲有情;去调柔自心、调柔他人。

那样你真正从白衣的点滴有得,到沙弥的逐渐深入,到比丘尼、比丘,真正守护着世尊给予圆具功德的究竟歇心的实践。我们腾出了所有造业的时间与空间,来感恩具足的给予、具足的印契、具足的安乐,把具足发挥出来。所谓具足,就是歇心,圆满守护,圆满起步,清净起步,感恩地起步,慈悲地起步——永远在这样的相续中,而不是破坏、建立、破坏……

许多人受了比丘尼戒、比丘戒,反而把自己的调柔、尊重、善良破坏了,骄慢心生起来了,见这个人指手划脚,见那个人指手划脚,说这个说那个……过去是很调柔的人,现在一下刚强起来了;过去是恭敬别人、尊重别人,现在一下变成别人恭敬尊重的对象了。那样就失去了佛陀给予自己的法位,就是具足戒的具足法位、具足心智的法位。

要是不守护这个,我们又传递些什么?我们作为一个出家人,能传递些什么?我们要传递初善、中善、后亦善的东西,就是佛陀给予的你的具足——他证实你,三师七证就证实你是具足的!给你一个具足的位置,你要作具足的缘起、具足的现行、具足的结果。你不作这个,而用骄慢、用自大、用夸耀、用指手划脚来表达你是具足戒者,你就堕入可怜境地——反而堕入了世俗的骄慢、世俗的邪见、世俗业力的险坑。

我们这样来看学佛进趣,在增上法中受了具足戒,就是真正守护佛陀顺性修德的果德,就是具足——具足戒,具足的利益,具足的守护,调柔、恭敬、虔诚、善始善终于生命的全体。那样我们真正受了具足戒,受了这样具足的给予、具足的印证。三师七证代表十方诸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权利,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缘起,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种性,给了我们这样一个事实。

我们以前在家建立的一点一滴的善良、一点一滴的善巧,自己虽然有时感觉这恭敬、虔诚真是很欢喜呀!别人看到你也是很欢喜、很调柔。但在骄慢的时候、自大的时候、对别人威胁或者挟持的时候,没有人舒服——自己不舒服,别人也不舒服,相互没有好的相续。为什么那样做?那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善始善终地调柔、尊重、感恩,这是所有受具足戒人的本分事,是你具足戒应该守护的实质内涵,是你应该认取的实质内涵。这样守护,下面的比丘尼、沙弥尼、沙弥、式叉那、居士或者其他人,会体会到比丘们、比丘尼们的善良、真诚、感恩、调柔、宽容。这不是把佛法传播在世间了吗?不是真正传递在世间了吗?还用其他传播吗?一言一行一作为都是运用大家生命共同的需求点,你不是在传播佛法吗?你不是在实践佛法吗?要用骄慢的面孔、嗔恨的面孔、制约别人或者指手划脚的权力面孔,你不是在行世俗的传递吗?你不是在扼杀佛法吗?

沙弥或者短期出家者亦复如是,我们来这儿不是学习骄慢来了,是来学习运用生命共同需要的那个点,就是生命最璀璨的光明、光辉。我们要运用生命的光辉之处、生命光辉的作用力,就能照耀自己、照耀他人,只能增益于他人、支持于他人、增益于自身——有这样的点、这样的力度、这样的作用、这样的现行。那样称为佛子,称为佛教徒,称为出家人或者沙门、梵行者、净行者、无漏行者,你当之无愧!我们当之无愧于自己的身份与角色。

佛陀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功德藏中,我们看到佛陀身放光明,普照法界,自利利他,令一切众生遇其光者咸得身心调柔、去诸烦恼。我们作为出家人或者学佛人,若不运用佛陀这种调柔、感恩、真诚来支持一切生命,令一切生命得到回馈与支持,我们心地的光明会到什么地方去?骄慢自大有光明吗?嗔恨、挟持、威胁有生命的光辉吗?我们是佛子啊!佛给我们这样的权利,给我们这样一个位置的亲证啊!

像女众,受二部戒,本部受了还要受比丘部。男众要受十师亲证,证什么?你是受具足戒者!你是丈夫吗?你是比丘吗?你要守护这样一个戒,什么戒?具足啊!具足的心是什么心?调柔的心、感恩的心、光明的心、喜悦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恒顺众生的心;歇心之心、清净之心、本具之心的妙用时时地生起,那是具足的!若不用本具清净的心顺性来实践自己的生命,我们怎么成为梵行的行持者?梵行的守护者?梵行的传递者?你要传递什么呢?把世俗东西装在自己这个出家人的壳子里,就受到世俗的自大、压抑、恶意或者相互的技巧、伤害。那么你这个壳子是在干什么?是自损损他还是什么?我们都可以看得到这一点。

作为一个佛子,我们经常看到佛像的光明。我们要启发自己内心本具的光明,安住于本具的光明,歇心于本具的光明;把那种压抑的骄慢的心回归到不可思议的本具心智中、心体中,安稳下来、清晰下来,照亮自身、安稳自身,令他人亦得到这种安乐,得到生命的这种感知与传递;像佛一样放出生命之光,放出生命的身光、项光、圆光,真正能自利利他。这样我们真正找到了生命共同点作用的意义所在,时时刻刻在传递着自需求与他需求的共同作用力——是这样一个守护,这样一个实践,这样一个传递,这样一个方便。

回观内心,人人都很好找到这个共同需求点,每一个人都可以观察得到。比如嗔恨别人之时,观察自心的需要——我这个人需要嗔恨吗?我的心需要嗔恨吗?本净的心有这个嗔恨吗?这个嗔恨的意义是什么?完全可以找到生命共同的本质点,真正自觉于生命,觉悟自身生命,令这个生命真正得到生命的安乐与生命相续的安乐,包括依报的安乐。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往生于安乐国、现行于安乐国,远离嗔恨、骄慢、自卑乃至种种烦恼对自身的侵害、对他人的侵害、对自身的蒙蔽、对他人的蒙蔽。那么我们不是智者吗?不是觉悟者吗?

所以顺性起修即得现行方便。如来种性,或者说人人本来具有的法性,就会在我们生命中、在生命时时刻刻中慢慢地、彻底地展示出来。不再被蒙蔽,不再被压抑,不再被割裂,不再被扭曲。这样对哪个生命不是公正的?不是有意义的?不受委屈的?为什么让自己的生命与身心世界受委屈、受残害、受压抑、受割裂呢?它的意义是什么?它的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迷失!

现在我们遇到了佛法,要解决这些问题,使这些问题在我们本具的心智光明中、在佛陀教法的激励下,我们一念感恩心它就会激活,就会真正感恩于世间、感恩于有情、感恩于生命、感恩于一切。这个感恩不单单是他人的要求与需要,而是内心光辉的璀璨的作用力的事实罢了。在这儿纯熟起来了,在这儿真正守护了,感知得到了,再看那些迷茫的生命,再看那些被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蒙蔽的生命,你真会生起同体的大悲,因为心性是一如的!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觉性、自性,都有自身的这个角度,可以认知。自觉对我们每一个学佛者来说一定是当务之急,自己去体验这样的佛陀教法。

为什么我们念佛的十二光明?很多人在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欺辱下面,在心里迷闷之时,念念十二光明名号,一定能令自心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我们可以自己体验,一个名号的功德都不可思议!要是完全能感恩地称念,以利益一切众生、照耀一切众生、破除一切众生心中黑暗这种布施性、供养性的称念,你会体验到不可思议的修证功德、修持功德。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