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关于果地觉教法主动运用、主动作为这方面。不同因缘来了,我们主动去抉择、去观察,这方面请师父开示。
阿玛达:
他这个把“缘”呢,主动地回归到“性”这个本质上来。
这个主动呢,就是我们把现象与真相的对称啊,现象跟真相是没有差距的,我们执著于现象,产生了现象跟真相的差距。
主动地运用现象与真相的等持,那就是所谓的合乎不二法门也好,等持也好,等正觉也好,如来也好,那我们的心智就是入不二法门,或者说平等智,或者说平等缘起、清净缘起,或者果觉因心。
你主动运用,没有被动。这个地方不可能产生被动,他没有被动的角色实际是。
要用果地觉为因地心,果觉在前,他就是主动的。依本观事,本位法嘛,这个本位的东西,就是觉悟是他的本位。
凡有事情来了,他就显现了一个觉悟的回应,或者觉悟的照见,或者说不对立的等持。我们一般对一个东西,要么取,要么舍。
佛教讲这个三昧力呢,或者说等持力,特别重要,就在于我们不费力,甚至消除了我们所谓的主动与被动。
说主动,主要是让你串习这个东西。好比说,我现前也没有什么因缘,平平淡淡地,一个人闲静着,那我可以主动地运用果地觉。
好比说,观察观察果地觉是个什么样貌啊?什么样一个作用啊?他的作用力为什么说是普利十方九界众生啊?为什么九界同归啊,而不是某一类人往生啊?这同归才称为往生啊,为什么九界同归称为往生啊?为什么等蒙摄受,咸得往生啊?
那我就可以去主动地观察果地觉的内容与作用力。观察惯了,观察的过程就是它的作用,随顺它的作用的一个过程,那就在忆佛念佛,所以那我们就步入净土了。我忆佛念佛,得入净土。
所以说往生本家本国,依本观察即回本家,不假方便的,没有其他的东西。
所以这一念的直接,就称为如来,或者说破诸相,即见方便。方便就是如来嘛,如来是方便功德成就。
所以一切等持最方便的说就是如来。我们对种种等持说什么对等啊,三昧啊,什么正觉啊,说法太多,如来是最简单的。用如来这个词,如是、如此、如来,最简单。
说即得往生,那就是如来现前嘛!什么现前呢?就是这个非来非去、非你非我,本质现前嘛!就是常讲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来不去,能生万法,具足一切功德,他称为如来。
他这个显现是什么呢?就是互融性,互融到全体没有对立了,那就称为如来。
所以一般称为如来、应供,第二个功德是应供。说一切成就如来功德者,能应一切世间的供养。
他是对等的嘛,他不取舍,是完全的接纳,就是真相与现象完全契合了。或者佛代表着真相,或者我们的觉悟代表着真相,我们所守护的性空代表着真相,任何现象一来,它就契合了,那就是如来。
所以说如来,他能接受一切现状嘛。应供,给一切众生、一切因缘做福田,消化一切因缘。
我们说他伟大啊,说他高尚啊,说他包容性啊,赞美很多。说他如大海呀,说他周遍呐。实际他这个包容性,就是他接纳一切。
你看那个第五念门,返向往生讲什么?不舍一切苦恼众生,成就大悲。
你这个不舍的心就是大悲。什么大悲呢?大悲就是大愿,大愿就是最光荣这个心了。什么光荣心?包容一切。
因为一切皆无质啊,皆是幻化所生,缘生缘灭,没有实质。所以他包容一切,包容一切就显示本质,本质就是如来。
他没有这个,主动、被动是我们建立的,我们所有的人类言说都是建立的。真正的言语、句句言说这个教法功德,就是要转换很多角度给我们来相互交流。大家在同一频率好交流了,就好交流。
好比说我们有果觉因心的底子了,我讲这些话就简单,要不然听这话很费力。
这个誓愿戒,誓愿的功德就是大三昧。啥大三昧?就是大总持。
好比说愿一切众生得度,愿一切众生成等正觉,这就是大三昧。啥大三昧?你守护这个就是大等持,与一切业对等。
我们修三昧,不是等持吗,对吧!三昧耶戒就是大等持功德,就是愿嘛!
佛发的愿都是大等持,啥大等持?他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嘛!饶益一切众生,不作分别,顺性建立都是大等持。
在密m乘教法中,称为它三昧耶,大三昧耶。“唵 三昧耶 萨埵錽”,就是三昧,就是大的一个安顿,安顿法界。
“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这都是愿力的作用,这个愿力、这个愿呢就是大三昧耶。我们随顺这个愿,就是随顺大三昧耶成就。
实际就是现象回归于真相,就是大三昧耶。这个没啥问题。
佛教是让我们一切众生从容起来,平等起来,不再受委屈,不再受压抑,不再受被动、主动的牵制。所以二元法在这个佛法中就消融了,平等缘起有了,平等安心有了,果觉因心它就起这么个作用。
以所有佛的功德来做你现前的一个缘,一个发动者,一个对称。
好比说我们接受这个九界同归,你怎么接受?你说我的心量接受,很难!要是没有佛的这个愿、佛的这个功德、佛的这个修德成就,我们很难的。
我们是读《阿弥陀经》,读《无量寿经》,读净土经典,交流的多了,我们对阿弥陀的功德,感到合乎自己的心念了,要不然很难!
就是发无上心,我们运用这个无上的真心很难的。为啥呢?认识不了它。
所以通过果地觉,通过阿弥陀佛成佛的这个相貌,依正二报相貌的描述,我们了解了他的真实内容——平等啊,清净啊,圆满觉啊,无碍啊,他的真实功德。原来就是讲的众生的自性,或者讲的佛性、法性,都行,反正就是给他安一个本质的功德样子就行了。
大家遵循这个语言的样子的引导,回入了一个无可言说的清净法界,无可对立的清净法界,无所造作的清净法界,具足万法的具足法界。
怎么回入呢?无来无去的回入。它消除了一切语言的障碍,一切意识分别的障碍,步入不可思议法界,就是诸佛如来法界,广大不可思议法界,就是说诸佛如来有不可思议智。
真相中展示的东西,佛教用很多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就像描述一个大象一样,把大象整个描述出来,一点一点一点地让你看看,这个大象完整了。哦,真相是这个样子的,象的全体是这样的,不是个鞭子,也不是个扇子,也不是个柱子,大象是这样的。就是让我们看到真相。
所以诸佛如来就这一个事,唯一大事因缘,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成就清净道业,要不然我们没有办法。
所以净土果觉因心就简单,把诸佛如来出世的功德直接地显现、运用出来了,果觉因心。
为什么十号最早安排这个“如来”呢?不安排其他的呢?那十个名号为什么安排“如来”呢?他的功德,第一个就是如来。
所以说以“不二”心智,令一切众生得究竟安乐。
就是一切众生都不会委屈,不会压抑,不会感觉到自己丑陋呀,残缺呀,所以令一切众生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就是平等缘起建立,安众生心。净土就是安众生心,他才不管你是什么人,什么生命,你只要是生命,都可以入不二法门,所以九界同归,就是不二法门。
读过《维摩诘经》的知道,《维摩诘经》整个讲的就是不二法门。
什么叫不二呢?入平等智,或者是说令一切众生安心。
安心了,什么都可以作为了,对吧。安心就知道,安心了就知道什么都是由心而发的,因为这个心是清净心,具足心,不造作的心。所以它这个心生出来的什么东西,那都是不可得的,那都是真心所现,性空缘起,挺有意义嘛!
所以我们常念诸佛如来的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某某佛世尊。
为什么要称这个呢?某某佛具足这样的功德,十方诸佛真正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诸佛,都会有这样的功德。
什么功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阿弥陀佛世尊。那我们现在在赞叹阿弥陀佛。
那我们运用果地觉为因地心,也是在赞叹阿弥陀佛,也是礼敬阿弥陀佛,也是作愿阿弥陀佛,也是观察阿弥陀佛,也是回施阿弥陀佛。
所以称为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所谓的来来往往是众生相,无来无去的真实相。来来去去不影响不来不去,不来不去不影响来来去去,这是妙用无穷,这是法则,而不是对立。
世间人把现象、真相对立起来了,把理事对立起来了,把人我对立起来了,把好坏对立起来了,把取舍对立起来了,把主动、被动对立起来了,什么都是对立,称为二元世界,就是矛盾的世界。
所以我们就很多焦虑、烦恼、不确定,很多人我是非,很多包容不了自己,也包容不了别人的东西。
龙树菩萨的一个传承,他念佛,他说你念佛应该这样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阿弥陀佛世尊。如实的功德圆满具足,这个称赞过程具足一切功德。
过去人念佛,不单一念阿弥陀佛,他就把这个表达一个传承,什么传承呢?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阿弥陀佛世尊。这十个功德就是传承,谁来传承呢?阿弥陀佛。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阿弥陀佛世尊。阿弥陀佛世尊在传达什么?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都在传达这些功德。
他表一个法,他不是为了去表达玄而又玄,大家不可及、不可触的东西,表达那个他不要。他表达大家可以去作为,可以实践,可以体验的东西,这是佛法。
他把觉悟的方法给予我们,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地去圆满地觉悟世间,清净地安住于世间。
我们现在学的这个净土,果觉因心就是净土心,依正二报皆圆满、清净,没有障碍。有障碍,是我们自己的业习,就是九界众生的业力业习、造作,我们就可以去觉悟它。
所以说来任何一个九界的想法、说法、作法,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可以用这种所谓破一切相见一切佛的如来功德,面对于此,或者说三昧耶,或者依愿接纳,依愿觉悟,依愿透视。
我们学《往生论》中,说三种清净心,不为自求——无染清净心,为安慰众生——安清净心,乐清净心——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得究竟解脱。没有一点点的尘埃,没有一点点的挂碍,没有一点点的后顾之忧,完全回入了圆满究竟觉。他是这样由意业,我们说三种清净心成就妙乐胜真心,于法得自在,妙乐胜真心!
某大夫给人治病,给人治病像问答问题是一样的。
别人身体有问题,我们用手法给别人解决问题,以药物环境、语言引导给别人解决问题。所以佛为医王,如来!
话题: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怎么能知道自己即得往生呢?阿玛达:
他感觉到自己清净了,自己不生烦恼了,这已经染著了,这本身就是烦恼的种子。我感觉我这一段很清净,这开始烦恼了,染著了。
人要是阿鞞跋致佛力住持,就是无色无形,无来无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功德周遍法界,怎么退转呢?真相遍布法界,他没有啥退转的。
人染著,染著于清净了,染著于“我没有烦恼了”。
“我这一段可好了”,这是烦恼的开始,分别心的开始。
这个如来啊,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得无失,真正的安心啊。
话题:居士请教“无为为体,有为为用”的问题。阿玛达:
听懂了,听懂了。就是不左就右呗,不无为就要有为。
对立,就是对立的心,对立的习惯,称为边见。
边见,刚才我讲那一套“如来”,就是破边见,破除边见。
你用边见去推导一切,一切都是边见。就是我们用二元的心去推导一切,什么都是对立的,什么都是矛盾的。
好比说,病与健康是矛盾的,我与病是矛盾的,我与健康不矛盾,但是健康又不现前,还是矛盾。
什么跟你都是矛盾的,用矛盾来思维问题了,习惯了。矛盾,人类就是有爸有妈妈嘛,有天有地嘛,有男有女嘛,就是二元世界,习惯于二元世界。
胜义谛!我们二元就是个习惯,说不二,不二很简单。你能不能用健康与不健康,来做一个不二的面对呢?就是它们两个都是没有本质的,那就找到它的共性。
那你择取健康也好,择取不健康也好,是择取,并不是说有真健康,有真不健康;健康不健康都没有本质,没有本质你才可以调整。
你说不健康有本质,你怎么能调整有本质的东西呢?调整不了。
像生老病死,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呢?
实际生老病死是生命一个过程。有生老病死才能表达这个生命,缺一个都表达不了生命的完整性。生命要完整的表现,就有生老病死,所以生老病死都是健康的,都是生命的一个表现。
多少人一辈子都在为治病奋斗,想改造这个疾病。实际它是正常的,你要改造它,结果你一辈子都在被病所害,病牵制你一辈子。
多少人一生就在病这个状态下去挣扎,治疗啊,找医生啊,这样那样,一辈子就是个病人。但我们看一看生命,生老病死缺哪一个是生命呢?缺一个都不是完整的生命,就夭折了这个生命,生命不全面,不够完整。
(师父,这得了病是治,还是不治呀?)
你一定要在这二种边见中找一个,对吧?你活不成不对立,对不对?这就是世间烦恼,这就是烦恼。
站队,要站队,永远要站队。这就是人心里割裂的一个意识,这割裂不成立,他放不下心;割裂了就很痛苦,不圆满嘛。对立,不等持嘛。
等持就省力啊,平等啊,清净啊,对等啊,都是省力的东西。
我们不要省力,总要割裂它,割裂它,又割裂不动,割又割不开,非要割,不割又不安心。
这是凡夫心。矛盾,矛盾于取舍、得失,健康不健康,有为不有为之间,矛盾的心。佛教称这就是边见,不是,一定是非;不是非,一定是是;不是有为,一定是无为,就是这样子;清净一定清净,不清净一定不清净。
凡夫心如是,压抑、割裂、对立、不平、烦恼,总不满,都是从这儿来的,矛盾中来。
你治,还是不治?你现在是治,还是不治?
(我现在选择治,可是我治的时候,我起的心想把它治好,但现在好象觉得治好无望了,我又没有希望。我有发愿,每天早晨,以清净平等的觉性去面对现行的状态,就是放下自己的心,我发这个愿,然后念佛。)
发这个愿有啥用呢?光发这个愿,跟你现实生活不结合,他的意义是啥呢?
就像这么说,我渴了,我喝口水。但你现在说:我渴了喝口水,但是这个水不能喝;渴了喝口水,这个水我不能喝。
你在拒绝喝水。你说我渴了就喝水,渴了就喝水,但是水来了,你说我不能喝,我不能喝。你的病就在你矛盾心里中建立出来的嘛,这个痛苦就是来自于你的矛盾。
你说我要清净,我要平等。这边就是我有病,我要治疗这个病。我这个病就不清净,就不平等嘛。
你自己用法建立了一个矛盾的体,法也是矛盾。
你念叨的是法,我要清净,我要平等,我要平等看待、面对一切,但病来了,哎不行,我得治疗你,这个对我有害。那你念叨的跟你作为的,完全是反着的,你这个念法就是个病。
(用念佛,心是压下去的感觉,之前念了十多年,压也压不住,就转不过来。怎么这么顽固呢?)
顽固,顽固的痛苦在谁身上显现呢?这个痛苦是谁接受呢?
直接面对自己的感受就行了。就是带着自己成熟的知见,坚持自己成熟的知见,天衣无缝。
其他人说说,她这个话题没法说,不愿意说。说说其他的话题,也可能能抖松它。
话题:某某师分享学习《无量寿经》的心得。阿玛达:
他用识心的这种判定呢,就是识心在起作用。
识心是什么?就是染污的心。
不管你学的啥,你只要染污了,你再表述出来,就有尘垢,就水给搅浑了,这么说吧。
他不是由心生,是他用意识分判定的。
他用意识,这是这一类,这是这一类,这是这一类。所以你在用识心去看,那就有不舒服的东西,或者说感觉不是这回事等等。
用识心,永远跟法没关系,就是识心一个记忆,就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没有用,一点用都没有。
刚才这个居士啥都理解、啥都知道,但她折磨自己一点都不轻手,一点都不放手。一面说我念佛我在压自己,一面说清净平等包容一切。下面病来了,“不行,我得弄你”。
自己跟自己建立,这就是识心。识心是分裂的,识心是矛盾的。识心是讲着道理,是给别人讲的,自己绝对不用这个道理。
用这个道理就不说了,好比说清净就清净,平等就平等。说我这一段很清净,这已经是不清净了,这是一样的。
说我有病,我要治,还是不治?实际这是很矛盾的心理。
我放弃治疗了,是我主动的观察,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这是正常的,我接受它了。这是一种治疗,对吧?这本身就是个治疗嘛,他对病的一个治疗嘛,对“执著的病”的一个治疗,对吧!
我有病了,我就要治疗,我要健康,不健康是人生中不应该有的,应该是健康的。好了,她这要去治疗。
本来生老病死就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对健康的东西,她用不健康地看待了,她找一个不健康的方法来对待它,她使它更加不健康,如此而已。
多少病人越治越惨,我说的不是实话吗?多少人不到医院,人家反而没有啥,对不对?到医院里了,尤其现在这个西医,对吧!一个病会检查出来十个病,十个病会检查出一百个病,你永远是个病,那就是个病人。
人寿百岁,人寿一千岁,就不能说有病没有病了,人寿一千岁都是不健康的东西。我们称五浊恶世就是不健康的聚集。这么说吧,十方世界的垃圾桶就是我们这儿,不健康的东西都聚集在这儿了。
我们生活在垃圾桶里,你要说我这儿不能有垃圾。
有垃圾是健康的,是正常的,是这么样个。别的地方认为这是垃圾,你这个地方就是你的生活环境,人寿就这么短。
现在人诸恶,杀、盗、妄、淫,哪一点不正常,是吧?都正常看。这个人要是不杀盗妄淫,才不正常呢。
前天有个菩萨跟我说,你们这一群学佛人都是一群疯子,不吃这个,不吃那个,都是骗子。一群人,一群人,有心理疾病,就是邪教,这不能做,那不能说,这不能吃,那不能用。你说他是健康,还是不健康?还是这一群人不健康呢?各有各的自己角度。
我们究竟干啥?这最重要。
不是理解的东西,就不这样说了。法由心生,好比我观察到,不管是九界同归的佛愿住持,还是三辈九品,都是由心而生,由现缘而表的,现缘表达的一个东西。
若在众生业缘中,就有三辈九品。众生业缘所现,他会有这样理解不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表达三辈九品的取舍。
那佛的功德就是圆满清净,就是“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畅佛普度众生本怀,那就是佛的愿力嘛,愿力的作用。
这不是我要割裂它,对吧?它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就谈这个样子罢了,究其本质没有差别。
所以现缘所现与真相无异,因为啥?不可得嘛!真相就是不可得,那你就安心了。那一切现象现前,皆是真相的一个表露,那就是结束了,我们就不纠缠这个现象了。
我对立这个现象,排斥这个现象,我融入这个现象,把现象当真,这才是现象相续嘛,成为循环业。
并不是说他有这个东西,就像人点一个火一样,你这样一舞成个圆圈了,这是相续嘛。我们认为这是有嘛,但实际只有一个点,这个点一灭,整个都没了。
它不是断灭,它是这个显现,一个点,你晃动它了。就是我们的妄想一个接一个妄想,成个圆了,你认为真有这个妄想,认为真有这个事相,不是吗?
好比说我这个人恶口,今天恶口,明天恶口,后天还是恶口,别人说这个人恶口,就以恶口为这个人了。认为这个圆圈是真有的了,如此而已。
那个人呢就是喜欢打架,那个人呢喜欢嗔心,那个人呢喜欢慢心,每个人都做着相续,就形成了不同的圆圈,不同的火圈。你不舞动了,马上就停止了,火圈就消失了,这火圈就不成立了。
我们那个循环业,就像她(上一位提问者)执著“我念佛压抑我”。那她不断地这么想,念佛就成为一个压抑的东西了;那你认为念佛心得清净,念佛得安乐,念佛见真相,那这个舞动,念佛就见真相的一个表述。
大家也可以见。噢,那个人念佛心里安乐,清净平等。你看同样是念佛,她念佛是压抑她了。那一样啊,同样一个东西,各个随类见、随类解、随类用啊,这不是因缘所生法吗?
人显自己高明,才用自己识心的。你要用法则,用现缘来表述,用经典表述,就简单,我不会去那么割裂,那么割裂它。
为啥那么割裂、那么割裂,意义是啥?那么切割,那么评判,意义是啥呢?就想表达自己记忆的某个内容,自己以为真实的某个内容,如此而已。
你给我说,我得给你回答,你那要求太高了。很多人就说,我说啥,你必须得给我说,为啥?我凭啥给你说呢?
很多人都是一个理当然,就是我说了,你得给我对应,你看你多大的权力?
执著,识心。识心不落地嘛,别人评价了才落地,说这是对的,就落地了。说这里面有问题,心里就开始不服气了。我有啥问题呢?你高明吗?就有诤论,显诸诤论。
所以学佛,就是学佛的慈悲、智慧、善巧。我们用这个东西来对待,而不是自己要建立个啥,自己立起来个啥牌子,那不是那回事。
你看,多少人一立牌子就倒霉。世间人不多吗?这个教那个教,哪一天没有立?
前一段,我看尼泊尔那个小伙儿,一坐坐了六年嘛,对吧?知见也很正啊,现在不是被抓起来了,被抓起来了。
他肯定是没问题,他说我不是佛,我证得仁波切这样一个角度,这样的智慧,这样的禅定,可以作为世间的珍宝。
这个没问题的,他讲得都很得当的,但是后面国际上,国内国外,全世界的人都蜂拥而至,礼拜什么的,人就晕了,什么事都来了,钱、色什么都来了。
那么了不起的禅定功夫,透视能力也好,反观能力都很好,但他为什么会被世俗的东西困着了呢?
共业。这共业太厉害了,就把他过去禅定时候得到智慧的东西都锁定了,慢慢慢慢蒙蔽了。起码现缘中,他的作为跟大家一样了,好了,这一下就翻车了。
多了不起呀,对吧?这个时代出那么个人,禅定功夫那么好。拙火肯定有呀,衣服自燃嘛,穿上衣服自然就燃掉了。有啥用呢?被共业一拉一扯就下去了。
所以佛法,果地觉为因地心,为什么说阿鞞跋致最为重要?就是他不会退转。
因为你要是在你自身,你自以为是的东西,你建立一个东西,就会有退转的机会,只要你建立。有生就有灭嘛,你有建立就有坍塌的过程嘛。
所以为什么佛说这个真相,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为什么要讲它呢?为什么讲这个实相呢?为什么说无量光寿呢?无所毁灭,无所建立故,就是究竟安乐。
它究竟,它的位置究竟位,就是你再推也推不过去了,没有啥可推的了,究竟位。究竟位上的一个安乐,那就是究竟安乐,说获得真相,得究竟安乐,无所得失故。
就是你修成那个样子,什么功德都出现了,为什么会散坏呢?建立了。
别人都这么礼敬,这么供养,这么这么说,真以为自己有这个了。坍塌,清净的这种光明相坍塌了,成了污染相,污染相跟世俗人一样了,那别人说什么就成立了。
以前在终南山,我年年去终南山嘛,三年两年就出来一个“圣者”。就是有禅定啊,有修持啊,有通力呀,或者有境界啊,就会出来装导师,领一群人这样那样,很快就败了,很快就败了。
有的人真是有通力,有的人真是有禅定,有的人真是有感受,感通力很强,超乎常人了嘛。常人一见只能五体投地,没有啥说的,远远超过了你的心理、功德、意识、作为。
所以九界中的东西呢,最重要就是一个退转,“有一亿菩薩因未闻此法门,而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一亿菩薩,世尊在经典讲,有一亿菩萨因为没有闻说净土教法这样的功德,这样的因缘,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家一定不要小看这个数字啊,不得了啊。我说的那个菩萨,他不是退转不退转,他显现的是个有进有退的状态,被世人所敬仰,被世人所毁,那是不是这一亿菩薩呢?
要是学净土了,没有退转,皆是佛力住持。像你说那个菩萨,我这一段很清净,怎么又不清净了?这就是退转嘛。
所以大家择取的是自力修持,就会在乎自己的见闻觉知。觉悟自身的见闻觉知,以真相,或者导归于真相,他就不退转嘛。
你导归于业力现象,你怎么不退转呢?你念众生业,怎么能不退转?念佛怎么能退转?
择法,没有择法方便。大家不是择法,大家是择了一个理解。
择法是什么呢?事来了,我这么做,这是法。
没有事情的时候,我是这么理解的。事一来,我该怎么用习气,怎么用习气。这不是择法,这是择的习惯。理解了法,但是不会作为。
这个菩萨也理解,她也知道我要念清净,念无对待,念平等,念包容。她也知道念这个,但是病来了,我就不会包容它了;医生要看不好了,我也不包容了;我设想的什么样的健康达不到了,我也不包容了。
包容一切、平等面对一切的这个智慧,就在你这一念间呢,跟别人有啥关系呢?
大家不用罢了。
不用,就不是法,这是一个理解。我们要用,才是法,这叫知行合一嘛,知行合一,理事一如。
道理能说,事上不能做,那我们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去说那些能做的事,能实践的事。不能实践不能做,不说它了。为什么?说它没有意义,对自身对他人都没有意义。
所以“一念”,“乃至一念”这个一念呢,就是世尊最直接的指导了,最简单的一个指导了,再简单简单不到这个地方了。
“一念三千”,这是最简单的一个指导了,再没有这个方法简单了。你还不用,你还要寻找其他东西。
就在你现前这一念,你来抉择啊,这不简单吗?那我们还不要,还去找其他东西,那你再去寻找去吧。其他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复杂。在相上去找,越来越复杂,你越修越远。
“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威神功德,诸有众生,闻其名号,至心欢喜,乃至一念信心回向,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一念,“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他讲的是正法,是佛教授的正法。就是你这一念跟法相应,这一念就是不退转。
所以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常称赞阿弥陀佛无著无碍,于是阿难即从座起。于啥是呢?于“无著无碍”这样一个推动下,去礼拜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即放大光明照耀一切世界,一切变成同一光明了。一切其他光明皆淹没,唯显佛之光明,汪洋浩瀚,无有边际。
那就这一念嘛,什么?无著无碍这一念。他接受了这一念,不过所有作为都是在这一念随顺下去作为,如此而已。如是思维,如是实践,如是作为。
所以这个最简单的方法教给我们,大家不去作为,不去实践,还搁那儿这样说那样说,这样说一套那样做一套,就是自己抽自己耳光,自己不尊重自己的说法,不尊重自己的想法,也不尊重自己的作为,两个不尊重。
自己矛盾,矛盾痛苦,痛苦矛盾。矛盾就是在这一念决定上呢,能解决这一念就行了嘛,这一念的引导。
为什么说持名最为简单?就是一念嘛,“南无阿弥陀佛”,这不就是一念吗?
这一念可以引申义说,也可以简单说,也可以音声说,都没啥。音声南无阿弥陀佛是为实相,那这个地方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你也就可以运用它。
健康来了,它没有自性,不健康来了也是,烦恼来了也是,那都是不可得,那你就是一个觉悟的状态。觉悟的状态,这个生命就在随顺觉性。
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就得自在嘛。谁自在?谁随顺,谁自在。
方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大家还不去做,还是去理解个啥,去想个啥,然后再用分别心去做个啥。
因为我们所有的执著,都是分别心建立的。所有道理都是给别人建立的,给别人说的时候很高尚,说完了,自己事一来,就按很低下的作为,就很染著的作为去作为。人不是自己痛苦自己吗?
(师父,还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您说不可得的心。)
不是我说不可得,是你说不可得吧。
(“念佛求往生”这样的心是可得吗?)
你自己的话,你自己的事,你问我干什么呢?你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问我呢?你自己设立的问题,你为什么自己不回答呢?你告诉我,你自己设立的问题,为什么要问别人呢?
你为什么要设立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呢,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没事找事呢?你明知道没有答案,你设立它干什么呢?
这本来是个空间,什么都没有,我要找个事,我要翻个跟头把脑袋撞破,你问别人,为什么我脑袋破了?你能这么问吗?
这个法界是个性空的法界,原来无一物,你自己设立的问题,你问我干什么?
你自己还设立一个你没有答案的问题来问别人,你是聪明吗?就是你挖个坑让别人跳下去,你很聪明吗?意义是啥?
就是我打这个妄想,让别人把这个妄想给我消除掉、扯掉,那不胡扯吗?
原本就是个妄想,妄想就是不可得,就是你自己设立的,不是你自己建立的吗?你编排出来的吗?
说自觉自觉自觉,观察观察,内观内观,我观察观察这个念头是咋生的、咋灭的?它究竟是个啥?原来是个无明,是个意识。是我自己设计了一个意识,设计了一个问题,它本来是不存在的。那不就自觉了吗?这不就自觉了吗?我设个问题你来答,你不嫌麻烦吗?
学佛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不自觉,我们永远就是问题多多,都是自己设计的,跟别人没关系,所以自生烦恼。
哪个烦恼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呀,是不是这样呢?本无法可得,妄生其心,妄生其念,我们就有问题了,如此而已。
所以那个《心经》多读一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人一回观,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就是平白地生起来了。
习惯,这个习惯一调整就好了。一调整,过去那个健康不健康,在你这就说原来健康不健康就是个生灭相,健康不健康都是个过程,都没有实质。
这个健康的心理,起码得有了,就是正见的心理。要不然你治病也不健康,不治病也不健康。
我也经常矛盾,也一身病。
不行,戴上眼镜,大家智慧光明太强烈了,我得戴上眼镜。
人人大放光明,就是不知道。
好,找个话题。有时候这个话题说不通了,哪个话题就换个角度,抖抖可能松开了。
不见得理解,就是打开我们的心结。不见得理解,你突然轻松就好,不再纠结就好,那问题就解决了。
不作解,作解很累人的,就怕丢掉什么,怕学不到什么,那个挺累人的,放放松,放放松。放放松就容易把问题抖开,那个结就自然容易松开。有时候心太紧,越拉越紧,越不好解结。
某大夫感觉到我现在的这个状态,比以前好一点不好一点?
(您现在是稳定的情况。)
哦,挺稳定的,十五点左右的糖,稳定了,不忽高忽低了。
人们似乎都在追求健康,实际健康是个啥呢?健康是个对比而来的东西,对吧?我们一般说这个人很健康,这个人不健康,是对比而来的。
说这个人有病,哪个人没有病?拿过来看一看,都有病。
以前有个居士跟出家人讨论说,这个人坏,那个人坏,说到极处了,就是一定要把这个人搞成坏人。我说你是好人吗?他说那我不敢说。我说你站出来,我们来评价评价你,看你是个啥人。他说,不要评价。
我说对呀,评价别人的时候都敢评价,评价自己试一试。大家要都去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想让他坏就坏,想让他好就好。这就是世间人嘛,不左就右嘛。
(师父,刚才您提的就是这个,这个就是特别形象,人这个意识。)
《圆觉经》讲的嘛,火轮吗?有的人就挥动火轮嘛?以为有嘛,对吧?
经典上写的,不是我说的。经典上说的,我自己看业相也就那样子。
我把这人的业并起来看,这个人就是业力众生,看看真相,这个人也就是个普通人。就是真相,众生相就是真相嘛。
话题:刚才说到天衣无缝,众生对识心的抓取是天衣无缝的。阿玛达:
认为是天衣无缝,认为是真实的。
好比说,你说性空缘起,说念佛,说修法,说平等心,说无对待的心,这是健康人说的。
我不健康了,这是真的。因为啥?我有病了,很痛苦,这是真的。你说的都是道理,没有用。这都是画火圈嘛!
这就是真的,这是啥真的?就是圈嘛,连续着不间断地表达嘛,对吧!
你那个间断嘛,你在给别人说道理的时候,清净啊,平等啊,不对待啊,接受啊,包容啊,那是道理。
没了,道理没了;你这是事实,圆圈出来了。
那我们要用圆圈的作用嘛,我这个病是真的,你那个道理是假的,对不对?道理是给别人说的,病是自己的,你看很多人都会这么讲。
以前我遇到癌症病人多,千里迢迢地来了,我说你来找我,我说你不要相信我,你去找大夫去。他说我肯定相信你,要不然我不会千里迢迢的来找你,别人谁谁推荐的,说有癌症病人到你这儿就好了。
我说胡扯,是人家的福德因缘好了,我不过是他假我这个媒介表达了一下,实际人家该好,不该好的人来我这儿没用,一点用都没有。那认为癌症是最厉害了。
我说,你要想在我这儿听有意义的话,什么病也都是业,是个假东西。“病没有在你身上,你没有体验到”,我说我体验过。
他这个“真”是啥呢?就是很确切地伴随着自己的一个表现。好比说,啥都是假的,你把我的债务给还了。那有些人就直接这么来的,你给我说这么多,我听你这么说那么说,你把我的债务给还了,这是真的。
“天天有人追债,天天有人撵着我”,债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他执着这个东西相续就是真的,他关心它,死死地抓住它,这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不是吗?
所以佛法什么法,他不跟他的现实结合,那就是假的嘛,说一套就不顶用的那一套嘛。
他说这话,凡夫谁也翻不过来这个个儿,你知道吗?
你不还我的债,我这个债务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人都翻不过来这个个儿。因为啥?债务挡在这个地方。
实际这算个啥呢?真是个亿万富翁,他啥都不算;千万富翁他啥都不算;千万亿的富翁啥都不算,对不对?但他这就是个真的,为啥呢?挡住他了,如此而已。一般的人,也能挡住,所以说大家都能是真的。
它不是真的嘛!
好比说有人蹲监狱了,说这个好话、那个好话,这个法、那个法,说你在监狱里念念佛吧。“能把我从监狱里弄出来,这才是真的”。这谁也不能否认,对吧?监狱里不好受,对吧?
说监狱里也能修行佛法,谁相信呐?监狱人不相信,能把他弄出监狱的人,才相信,对不对?弄不出去的人,都不相信。因为啥?没那个力量嘛。
所以当真,就是说我改变不了这个事情,就当真了,挡着一般人了。
尤其像这个健康,说我有病,这是真的呀。没放你身上,放你身上……说唉,不要放我的身上,害怕了。说你这是真的,大家都认这个真了,这个真就成立了。
很多人病治着治着,不治也死了,治也死了,老死了。人都有生老病死嘛,对不对?多少人治不治也死了,老死了;有人治着治着就死了。都是那样子,多活三年五年还是得死,多活一百年还得死,不是吗?以为自己是病人,那就是个病死了,以为自己是健康人,健康死了,反正都走了。
我以前遇到这样的事多,就是欠债的,牢狱之灾,癌症病人,就是绝症,附体的,就这几类,把一般人都能打倒。
就是我这个是真的,都能打倒。为啥?人都不敢碰的东西,一碰,黏上了就甩不掉了,就害怕。所以佛法在这一群人中,似乎是不起作用一样的,啥呢?就是黏着,黏着不断地循环。
(我们有时带着问题向师父启教的时候,很多时候那个念是没松的,就是抓住自己的想法、识心。)
你那个是真的,你那是真有,我说的是假的,我说再多都没有用了。
(要么想在师父这求一个认同,要么可能去想表达自己一个知见,没有在那一念上松下来。)
表达,多是表达。
他不知道这个心念造成的业,是先有心念,才有业的推动,对吧?
他先有业,再有心念,他这个心念就伴随着业生起来,就是取相嘛。
你看人家解脱不解脱?面子在哪啊?你看,人家没有面子,对吧?谁能做到呢?他这个分别心没有起作用的时候,他不管那一套,什么好看啊不好看啊,懂事啊不懂事啊,尊重啊不尊重啊,他都不知道。无知,幼稚嘛,稚,稚嫩。
有时候我们活一辈子就这么样子。我们坚持自己的业,和他从这儿过、走,有啥区别呢?一点区别都没有。根本顾不得,什么都顾不得,他会坚持,业的丑陋,业的无知,业的愚昧,业的无感。
所以“一念”,一念啊,为什么说正法,住持正法,就是这“一念的抉择”。你抉择了,怎么会退转呢?它没有退转的理由。佛力怎么有退转呢?是不是这样,大家可以去观察观察。
我们的执着相续了,执着于业习了,才有所谓的进退,业习就是进退变化,你找不到其他东西。不管善恶凡圣,都是在进退变化,在进退中,变化中,它不安稳嘛,没有次序,随着强缘变化。
这个人的喜怒哀乐就是个强缘,好比说健康了、不健康了,顺了、不顺了,这都是强缘,随着强缘就跑了。跑哪儿去了呢?哪个强缘,他就跟哪个地方跑,当以为真有嘛,强缘以为有作用力,就以为“有”。
我们这个有,基本上都说的是作用力,这对我有作用力,有,强。
弱,弱啥呢?不起作用。你说我烦恼了,我不想烦恼,但是也不起作用,为啥呢?弱。你这个法没有,你弱。你的意识力弱,你不知道这一念有多大的本事。
“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你看经典上经常这么讲。“乃至一念,系念于此”,就是强缘嘛,改变你的因缘,一念。
所以我们学会调整这一念,实际人都在用这一念,只是没有学会掌握、认知、运用这一念,如此而已。容易深陷业力之中,深陷于现象之中,深陷于尤其是共业之中。共业是最深的一个东西。
发无上心,就是用无上心。果觉因心就是用无上心,我们来学用无上心,实践无上心。
这个发心就是使用的意思,就是使用它,使用它。实践它,学习实践它,融入它,就是发心,你这样就简单了。
简单啊,不断地体验啊,什么是无上心呢?观察。什么是无上心呢?了解了,哦,清净圆满无碍,不动不摇,真相,等等等等,不管安个什么名字,自己有那个随顺的过程,那个引导一随顺,那个力量就出来了,作用力就有了。
修德为作用力,修什么呢?校正、改变、主动运用?都可以说是。所谓修德,修德。
说无修修,原本是清净的。你感觉到不清净了,返到、还原到本来清净就可以了,所以无修修。
修无所得,得解脱。从有所得中解脱出来,从负重中、积累中、染污中解脱出来,所以还归清净,彻还本源,本质清净。哦,这是安乐处。
不是我造作出来个清净,我修出来个清净,那你很快就不清净了。识心就会变化了,识心的感知就变化了。
真相,不是变与不变,没法用变与不变来说它,来表达它。它是充盈的,具足的,无以言表的一个不来不去。
识心休息,我们实际都会休息,休息那一刻钟特别宁静,特别安乐。前念未生,后念未灭,很清净,那个安乐。
南无阿弥陀佛!实际就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清清净净地看着、认知它的时候,实际很清净的。要附加给它东西了,开始不清净了;想得到什么,想排斥什么,想去掉什么,它不清净了。
本身“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清净的,充盈的,具足的,就是休息。发心!
(师父,您刚才提到很多人还是很看重那个作用力。)
谁都看重作用力,
(念一下阿弥陀佛,后面想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力,不是在这个彻底休息上面。)
对,休息才是作用力。
所以天亲菩萨讲,“实质无,作用有”,就是“本质无,作用有”,来批驳外道的顽空。
实际作用有,无所得,这就是理事一如,来批驳外道这个断灭空,与昧于因果、染于现象、执着现象的这种心理,这种边见。
这个佛教,佛取灭的一百多年以后,这些很多学法的圣者也好、智者也好,已经开始缺乏理论的支持了,辩经时出就现问题。多次被外道辩经辩胜了,外道胜了。所以很多国家就开始抑制佛法,来弘扬其他印度教的东西了。
天亲菩萨出世以后就观察到,就是在这个“有无”问题上,外道常说这个是“有”,看这个“有”是怎么有的;这个“无”是怎么无的。它把这个“有无”就对立起来了。结果呢,世人染识心中都有这样的力量,就被外道战胜,外道就站在了一个高地上了,就是众缘的高地。
所以很多佛教徒,说“空”,说不出来个什么;说“有”,说不出来个什么。他也把它也弄成一个含糊的地带,就败到共有的这个认知上了。所以外道的这些首领就用共有的认知,把佛教的这些论师们给击败了。
天亲菩萨最伟大的贡献,这一生就是“本质无,作用有”。
啥叫作用呢?就是“本质无”。在一切现前的这个现象中的作用,就是本质无,“本质无”就是作用力。
一切作用有显现的是本质无,一切本质无才能显现作用有。他把它给彻底的给圆融了,就是所谓的理事一如了。
它俩不是对立的,就是说这个“有”,“有”一定是用在“空”的基础上;“空”的作用一定是用在“有”的作用上。
要不然它俩无以展现,所以相互支持,圆融表现出来了,不对立,要对立了这个世界是很痛苦的。
所以说二元世界是一个痛苦的世界,称为五浊恶世;圆满无对的世界是个觉悟法界,他就提出来这样一个,与外道辩论。
他不是有一个《俱舍论》嘛,《俱舍论》就是辩论,就是我每天写一页文字,贴到外面一个知见,敲锣打鼓的让所有的外道你都可以来,你能把有一个字儿挑出来毛病,你能把我驳倒,那我就怎样,我就去做你的徒弟,或者要我的脑袋。
他就把整个《俱舍论》一页一页贴出来,整个《俱舍论》出来,没有一个人能辩驳的,他就讲的这个“作用有,本质无”。他就以这个纲领来表述的,表示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真相与作用。
可能我接触《往生论》多,就天天《往生论》,就对天亲菩萨这个主题思想就接触得特别早。就在人对立的这个问题上,就很容易了解大家为什么对立,边见的对立。没有边见的对立,就开始矛盾,就开始似是而非,说不清楚就是。
他这个地方就是清晰“作用有,本质无”。本质无显现作用有;作用有显示本质无。
他是互彰互显的,理事是支持的,不是矛盾的。
矛盾的世界是个痛苦的世界,就是众生世界,就是矛盾,就是二种边见在起作用。要么说是,要么说非;要么说有,要么说无。它俩是对立的,它俩不能融合,这就是世间,世间是痛苦的,是个痛苦的世间,迷失与痛苦。
我这一辈子就是天亲菩萨这个“作用有,本质无”帮了我一个忙,解决了这种边见给我们带来的苦痛。
无所畏惧,我说观音菩萨——施无畏者,她一点畏惧都没有,什么都没有畏惧,我没见她畏惧过嘛,施无畏者。
害怕,我尝试着让她害怕,用尽方法,人家都不害怕,不怕。
好,到点了。我们这一节课到这。
(师父您给起个名字。)
本质无作用有,互为支持。就是我们不要把有无,健康不健康,二元的东西对立起来就好了,你就解脱了。
不要把人我对立起来,不把是非对立起来,看我们的心是个什么样子。
节选自阿玛达2024年7月3日开示
《本质无作用有 互为支持》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