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皈依法要》学习06


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阿弥陀佛。

各位菩萨,今天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诞辰,我们来学习《三皈依法要》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样一个日子。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上一节课学到:我们皈依的这一刹那,就是真正的皈依的这一刹那,佛菩萨就成为我们的伴侣。我们被佛菩萨永远慈悲地爱护着,永远不舍弃——这一点是太珍贵了。

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降诞到我们这个世界是非常非常珍贵的,他在践行着他生生世世的对一切众生许下的诺言。因为在大乘经典里面,我们大家都知道,释迦牟尼佛来此娑婆世界已经八千返、八千次了!他反复地示现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也就是给我们做这个永远不坏的眷侣、永远不坏的守护、永远不坏的爱护、永远不坏的引领。想一想,如果这个世界没有释迦牟尼佛降诞,我们可以说是漫漫长夜永无出离的日子。真的就像是《三宝歌》里面唱的“人天长夜”,我们怎么能够有光明出现呢?怎么能够顺着光明走出黑暗呢?其实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虽然说释迦牟尼佛是作为化身佛来到我们这个世间,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众生是相当相当重要的。

我们一定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面,作为一个佛弟子都要在内心里面感恩释迦牟尼佛。本师释迦牟尼佛不舍我们,来照顾我们、来摄受我们、来看护我们,这是永远的慈悲,这个恩德实在是太大了。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知道,这是我们佛弟子的圣诞节。很多年轻人喜欢过西方的圣诞节,那是纪念耶稣的降诞,那也是来引领他们的。但是很多人过西方的节日都不知道,其实这也是一个宗教的节日。那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讲,我们的圣诞节就是今天。

在今天要在我们的皈依处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其实这是我们所有佛弟子的共同皈依处——就是释迦牟尼佛,可以说我们全部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这个没有任何怀疑。我们要培养那种跟释迦牟尼佛很亲的、从内在里面你会知道本师对你的意义,就像你亲爹妈的意义是一样的,要有这种情怀。所以我们今天重新来学习《三皈依法要》,这种情怀要生起来,就是我们是佛永远不舍弃的孩子,我们是一滴水,我们要投到大海里面,就再也不干枯了。我们是投入到父母怀里的孩子,我们就再也不会迷失了。我们的智慧不会干枯,我们也不会被舍弃,我们会尽未来际地被摄受,一直到成佛。这是一个极大的安稳,大家要在心里面真正地去体验到这一种安稳。

如果我们去体验这一种安稳,最近有一个人说师父能不能够讲一下情怀,就是现在很多人虽然说是佛教徒,但是他缺少这种情怀,就是对于佛菩萨的这种情怀,就是很亲切的,内在里面真正地把自己当成是佛门弟子的一家亲的情怀,很多人很缺乏的,那这个应该在三皈依当中来建立和养成。

大家至心皈依,这个福德藏就打开了;真正地皈依,守护三宝的加持,智慧藏就打开了;真正地爱乐一切有情,我们怎么样来接受佛菩萨对我们的爱,我们就把这个爱去传递给一切有情,来面对自己的眷属因缘,我们的慈悲藏也打开了。所以这样的至心皈依,现下就会受菩萨记、菩提记,得不退转。其实这样的皈依是一个非常彻底的皈依,它打开我们心地的智慧、福德、慈悲的宝藏,让我们也能够像佛菩萨那样的一个心来面对一切众生。那你当下是一个发菩提心的皈依,当下是得不退转的。

《阿弥陀经》上面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大家的皈依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存念三宝,爱乐三宝,护三宝如护眼目,直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决定得到不退转的摄化。这一点我们现在实际上已经在这样的摄化当中了,大家要深深地在这个地方生一个喜乐。

很多人说我心中有佛就不用皈依了,这样的人也真是够“空性伟大”的。你真知道你心里有什么吗?我们不光心中有,还要心中用。我们爱护生命,但生命会有生死,但是三宝是超越生死的,是不是我们爱护三宝要超过生命呢?

很多人盲目地夸张了自己的那一颗妄想的心,得不到真正的法的受用,而受虚妄的妄想设计的伤害,所谓的二宝居士就是很受其害的。所以师父说他至诚地赞美大家,与大家做清净的共同三皈依的亲眷。就是我们来至诚地皈依,包括作为法师来讲,给众生授受皈依,就是同作三皈依的亲眷。这一段对三宝的皈依和感情,大家能不能如法的守护呢?所以这个情怀是要培养的。

我们三宝弟子一提到三宝没有什么感情。其实好多人是搞佛教理论研究的,所谓的好多二宝居士是没有这种感情的,他处于一种研究状态,或者认为他自己可以修出来一个什么东西,那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真正如法地守护三皈依的。

好,下面的程序是请圣。前面师父做了开导,然后让大家的心置于受皈依的这样的一个心态。大家应该有一朵花表示自己迎请诸佛菩萨的真诚,以花表心,花开见佛。所以有一些仪轨当中,所有的受皈的大众手上都会发一朵花,或者自己准备一朵花,它是一种表达内心真诚供养的一个心。

请圣也是有这样的一个仪轨的:

善男子。汝等既能如法受持三皈者。应当先请十方三宝以为依怙之尊。次屈一切万灵。而作镇严之主。汝起立合掌。至心作观。随我祈请。称自己名。

请圣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做好了准备之后,我们也迎请师父了,就是给我们做三皈依的师长,然后师长给我们开示了,我们现在都做好了这个准备,这个时候就要请十方三宝现前来为我们授皈依。因为这是我们皈依的对境,这个请圣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说你们既能够如法地受持三皈,是指前面大家表达了我们真诚受持三皈的心,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请十方三宝作为我们依怙的对境。同时还要请一切万灵——指的是护法圣众,来做镇严之主,就是请他们来做护法,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就要起立,可能之前大家是长跪合掌,现在要起立合掌。“至心作观”,这时候就要随法师的引领来作观想。“随我祈请,称自己名”,众即各称自己法名,大家就称自己法名。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皈。

这个仪轨一来就是“香花迎,香花请”,就表达了我们真诚供养这样一个心,用香和花来迎请十方三宝。首先就是“一心奉请”,都先是称法名,一心奉请,表达是谁在奉请。那么“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是在第一位奉请之尊这个位置。所以大家知道我们生在娑婆世界,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皈依的对境,后面“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就这三尊佛代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因为西方接引阿弥陀佛是我们要往生(的世界的教主),在这个地方阿弥陀佛对我们也有一个接引的誓愿。那么“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他是继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的未来佛。都在这里奉请,专门点名出来是一个代表,代表着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就祈请到我们受皈的现场。

“惟愿不违本誓”,要提醒诸佛不要违背你们的本誓,你看所有的佛菩萨,他们是以誓愿力来跟众生链接的。众生怎么样去跟佛菩萨链接呢?很多人说我不知道怎么祈请,其实就是这么祈请:惟愿不违本誓。所以你要知道他有什么样的誓愿,像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五百大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然后弥勒佛当来龙华三会也有他的愿。所以我们要启请他们“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用慈悲的光明来摄照我等。“证明受皈”,最后是我们祈请诸佛来是做什么事儿的?是因为我们想要受皈,所以请你们证明我们受皈,要点到是这一件事情。然后三请,就是这一个会念三遍,每念一遍要拜一次。

大家不要轻视这个奉请,可能我们说我也念了这个仪轨,但没有看到佛菩萨驾着云放着光就过来了。其实他过来你也看不到,因为我们的业真的叫“业障”,为什么这个业后面加个障字?它会障住你。本来我们的本来面目,跟佛菩萨是无二无别的,应该说是随时都没有办法分割的。但是因为我们的分别、沉沦,所积累的业越来越厚重,所以它障住了我们亲见诸佛菩萨。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这样的,我们虽然念了,好像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没感觉到,这是我们的业报如是,我们的修持也是这样的。但你要信得及,就能得到十方诸佛的加持。

十方诸佛以无碍身、无碍力入一切众生心想中,爱护摄化我们,这个我们在经典上都知道,“诸佛菩萨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所以我们一念起心了,要祈请诸佛,诸佛早已来临。平常我们是把诸佛都忘了,在贪嗔痴当中流浪去了。但我们只要回心一念佛,佛本来在你心中。所以这一点大家要信得及,就是我们一祈请,十方诸佛就现前了。我们要生起怀疑,那怀疑就是你;你要是生起诽谤,那诽谤就是你,因为心作心是。所以我们要深信三宝,用三宝来启发我们这一颗真诚、广大、如实的心。通过迎请让我们照见了自心的广大无碍,诸佛慈光摄照与我们心心相印。这一点就是心作心是,你祈请诸佛,诸佛就一定现前。

人生这一台戏真是粉墨登场失去面目,我们一个个都是浓妆重彩在那里演男的、演女的,演悲欢离合各种的剧,早就把自己的本来面目都忘记了。现在把这个本来面目洗干净,呈现出来,才知道原来是佛,智慧圆明。

现在佛迎请了,下面就是法。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离欲真净。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顶礼。

也是前面用香、花来迎来请,表达我们的供养恭敬。那一心奉请的是法,法当中包括哪一些呢?“大小二乘”。所以这一来我们就要知道,实际上我们在这里皈依的,不是说我们是声闻乘的,或者单独是大乘的。它是包含了佛法,大小二乘的法都在里面的。然后“毗尼律藏”,这个是律。那么经、论,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这都说的是经,就是涉及到法的内容、法的题材。经律论大小二乘,“权实教典”,权是指不究竟的经典,实是指了义的经典,这些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

然后“离欲真净”,他们是离一切的欲,真正清净的甚深法宝,让我们一切众生能够通过皈依法离欲清净。所以我们“谨运一心”,在这个地方非常慎重、非常谨慎地运我们的心,“归命顶礼”,在皈依法这里去顶礼,也是三请三拜。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其实都有三藏十二部,其实都有的,只是没有开显。所以当我们说“谨运一心,归命顶礼”,把这个法都点出来,其实也就是把我们心中的三藏十二部开显出来,我们心里面本来就有这个不退的种子。

皈依是我们无量劫来最大的事情,所以一定要认真。过去从没有认真的生命,现在这认真的一刻就得到了诸佛菩萨的证明。所以我们千万不要认为经书是在外面的,所有一切的法,它不等于是书,是各种解脱的方便,其实是我们本具的,是我们内心里面就有的。这一点是我们归命顶礼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

因为我们皈依三宝之后有很多的学处,要在这里去实践法则,所以法是我们皈依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对境。没有法则你根本不知道怎么样能够把你内心里面这一个本具的宝藏开发出来。所以法就是一个工具,我们也说就是方便。

香花迎香花请。弟子某某一心奉请。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宗诸大律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白马堂上海发老和尚。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皈。

这一段是皈依僧宝。佛、法,僧也相当的重要,仪轨还是一样的用香和花来迎请。那么它的内容是什么呢?“观音势至”,一来就是大圣的这个圣僧,这些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是早已成佛,倒驾慈航示现为菩萨,他们都是菩萨僧、圣僧,这些都是圣位的菩萨。“清净海众”,因为前面说到的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都是我们经常说的几大菩萨,是大菩萨,就是菩萨摩诃萨的一个代表。后面就是说“清净海众诸大菩萨”,就是提到这一类的了。

后面“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是谈到在戒律上面一个很重要的僧宝,就是优波利尊者是为持戒第一的,所以他也是我们的伴侣。因为我们皈依僧,僧是我们修行道路上一直陪伴我们的同学伴侣,这个也相当重要。我们大家就知道,在我们修行路上缺少善知识,缺少同行的善知识,很多时候都是很孤单。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同行善知识一直在陪伴我们、在引领我们、在监督我们、在鞭策我们、在支持我们,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

什么样的人是你修行道路上的伴侣呢?是你修行路上的同学,是你修行路上可以引领你的。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诸大菩萨,这些都是。律藏会上优波离尊者是支持你在持戒方面的一个善知识,这样一个同学。还有“西天东土”,因为我们佛法是诞生于印度,然后传到我们东土的。那么包括了西天,也包括了东土所有的历代祖师,他们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通过修行成就的,他们也是我们的伴侣。

“传南山宗诸大律师”,特别就谈到了我们汉传佛教在戒律上面的一个重要的,就是大家遵从的南山宗诸大律师。像我们大家知道的道宣律师,还有弘一法师都是南山宗的大律师。“慧云馨公大和尚”是明朝的一个大和尚,因为这个仪轨是他做出来的,所以要顶礼他。这个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祖师大德他们来汇集仪轨,他们是通宗通教的,在这个上面可以把我们能够受益的这些精华给我们整理出来,然后我们依照这个仪轨就能够得大利益。所以我们所有受三皈依的都要顶礼慧云馨公大和尚,他也是宗兴律袓,就是能够宗兴这个戒律的。戒律中这个皈依是一个最基础的仪轨,所以他做出来,我们都应该要顶礼他。

海发老和尚是我们慈法恩师在白马寺受戒的戒和尚,这是表明传承,就是给你授三皈依的证明法师,他自己是有传承的,他也有戒和尚,就是他的得戒和尚是谁?他就会说是在白马寺当时受戒的,所以“白马堂上海发老和尚”,就是我们的和尚是慈法和尚,慈法和尚的和尚是海发老和尚,就是这样。

像我们当时受戒是在柏林寺的赵州禅师的戒场,老和尚就是现在我们大陆很有名的一个律师界诠法师,界诠老和尚。要我们来说的话因为我们是尼众,尼众的得戒和尚是心亮大和尚,所以我们就要说赵州堂上心亮大和尚。要把这个传承讲出来,要不然说你给我传,那你有没有传承呢?这个地方出家人要知道,不然给别人讲皈依的时候就会有麻烦。说你是在哪里受戒的?你就是自己给自己受的,或者是怎么样的?没有传承就说不清楚了。你看从戒律上的传承就是从优波利尊者那里,然后西天东土,然后南山诸大律师,一直到慧云馨公大和尚,然后就是自己现前师父的师父,就是得戒的和尚,这个传承是很清晰的,就是说僧宝他也是有传承的,一直到这里。好,现在就到你现前了。

然后请各位善知识“惟愿不违本誓,慈光摄照,证明受皈”,因为凡是像这些我们所遵从的僧宝,他们也有他们的本誓,就是来摄照这一切要皈依三宝的这些佛弟子。这个时候也是三请,每请一拜。不要怕多磕头,我们多磕一个头,就多洗刷一次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我执和妄想。要把那个瓶子彻底地刷干净,装上甘露。因为有很多人在社会上很少磕头,中国人这是一个大礼,所以一旦皈依的时候,很多人满头大汗,说什么一会儿又在拜、一会儿又在拜,真是好像磕得太多了,大家不要嫌太多了。这个就是佛法僧三宝都已经都请到坛城来了。

那下面就是要请诸天护法天龙八部,但是就不能称弟子了,因为实际上我们不皈依他们。这一点有些道场是搞不清楚的,也还是拜。这个地方不用跪拜也不要称弟子,因为你不是他的弟子,是请他来护法。他们是在佛面前发下了重誓的,就是谁如果皈依三宝,他们都会来护持、来保护的,所以你只需要提醒,也祈请他们。所以诸天护法天龙八部都是学法的、护法的,我们不皈依他们,但他们可以做我们的守护者,所以也要迎请他们,因为他们有这个誓愿。

香花迎香花请。某某一心奉请。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土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衹。惟愿不违本誓。监坛护戒。

这个也是三请三拜。天龙八部这些护法他们都是在佛前发过誓愿,若佛灭度之后,于此阎浮提守护一切三宝的皈依者。大家皈依以后如果没有守护者,就像是没有监护人的孩子一样其实是很危险的。所以实际上我们真心在皈依的仪轨上皈依三宝过后,这些天龙八部、还有这些护法都会来护持你,而且是昼夜不停地护持你,所以就不要害怕。我们很多人特别害怕,怕鬼呀,怕要来伤害我们的一些幽显灵祇。其实不用怕,他们在你受皈之后都会来保护你。

鬼神主要是一种细色身住世,他比我们要隐一层空间。我们这个眼睛,不是天眼、慧眼,也不是法眼、佛眼,是肉眼,所以看不到他们。看不到不能说有和没有,只能说你看不到。这些天龙八部,你要是证得法眼净就能看到。就像我们拿射电望远镜可以看到外银河系,他们生活在他们那个空间,我们在同一法界,但感觉不一样。这个法界就像这个房子一样的,如果大家在这个大殿里休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梦境和世界,那些龙天也在做他们的梦,互相不干扰。要知道这个世界有无量的众生,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那么大家应该对三尺之外的神灵生起真正的明知和明察。

中国的民间话也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有一个敬畏心。很多人学佛不信因果,为什么呢?就说我没看见,所以我在暗处,别人不知,但是佛菩萨知,鬼神也知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有一种力量,所以大家要爱护自己的意业。

我们礼请了佛、法、僧和天龙八部、龙天护法,那么请圣这个环节就结束了。下面是忏悔,因为三宝和护法已经现前了,现前我们就要在这里忏悔无始劫以来的恶业。就像你是一个瓶子,但是脏兮兮的,里面有特别多的垃圾、不干净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来涮干净,作为一个很清净的法器来承接三宝的甘露。

下面这个环节也很重要,就是忏悔。

上来迎请三宝证明。今则三宝慈光摄照汝等。窃恐旷劫至今。造诸恶业。障蔽心源。不堪纳受。是故汝等。应对三宝前。生大惭愧。生大怖畏。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求哀忏悔。称自己名。

现在我们知道三宝已经临坛来为我们证明了,而且正在慈悲地放光摄照我等。但是法师开示的“窃恐”,就是我私下里害怕你们旷劫至今造了很多的恶业,已经把你的“心源”,就是你心的源处、源头处把它障蔽了,不堪纳受,就是虽然佛光照你,但是你的心源已经闭塞了,没有办法来纳受。所以你们应该怎么办呢?应该“对三宝前生大惭愧”,就是三宝降临也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然后也纳受不到这个戒体怎么办?应该“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想到我们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恶业,那就是堕地狱之苦,是无有出离之缘。所以今天我们能够皈依,应该发菩提心来求哀忏悔,就是仰靠三宝拔济我们出离苦海,所以各称自己法名。

随我语言。一一自说。

我弟子某某(各称法名)。从无始劫以至今生。毁破三宝。做一阐提。谤大乘经。断学般若。弑害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焚毁塔寺。盗用僧物。起诸邪见。拨无因果。狎近共友。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见闻随喜。如是等罪。无量无边。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克诚披露。求哀忏悔。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诸恶消灭。三障蠲除。复本心源。究竟清净。

“随我语言,一一自说”,这个时候就是法师来教我们忏悔。其实我们做的恶业无量无边,真的像华严经里面说:“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如果我们造作的恶业有体相,就是遍满虚空,都容不下我们造的恶业。因为佛讲的是金刚语、是真实语。我们想一想,其实我们愚痴到连我们做了什么坏事都想不起来,也不知道,我们昨天发生的事情今天都差不多忘了。所以为什么忏悔?我们都不会忏悔。我们最后说我错了,你哪个地方错了?所以说“随我语言,一一自说”,是由法师来教我们说,教我们说无始劫以来的那种重业,还不是我们说“我错了,我刚才不该对你发脾气”,不是那种鸡毛蒜皮的,我们犯了无量无边的,都是极重恶业,我们都不知道是一些什么业,因为心源被障蔽了。

那么现在法师来教我们说,我们说的时候,很多人说我哪有干过这些?那只是你不记得了,所有人都干过。你一定在这要认账,如果不认账,这就不叫忏悔。不是硬要你认,我没干过要让我说这些,确实是因为愚痴障蔽心源,我们完全都记不得了,但是这些事我们都干过,所以我们一定要在这里至诚地忏悔。

“我弟子某某(各称法名),从无始劫以至今生”,你看这个忏悔是从无始劫,因为本来生命就是无头无尾的,也记不清了,至少说是到现在,从无始劫直到现在是一个通忏,把所有的恶业就在这一下都要忏完。

“毁破三宝”,第一个就是毁破三宝,我们都做过。我们虽然在三宝面前现在来皈依,其实我们无量劫以前就跟三宝结过缘,但是可能都没干好事儿。“毁破三宝,做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人才会去毁破三宝,稍微有点善根的人哪会做这种事情?

“谤大乘经,断学般若”,诽谤大乘经典说非佛说,你看现在有好多声闻乘的,像南传有些人不承认大乘经典的,他们都是诽谤大乘经典。“断学般若”,根本就是对于般若这一部分、就是空性的这一部分,他们是不会在这里去学习的。

“弑害父母”,前面说到的是我们对于三宝和法宝造作的,那下面就直接谈到了我们对于自己的因缘当中最亲近的父母,我们都伤害过父母。“出佛身血,污僧伽蓝,破他梵行”,在清净的道场去破坏别人清净的梵行。“焚毁塔寺”,烧掉、毁破这些塔寺。“盗用僧物”,盗用三宝物,盗用僧物,这个其实在现实当中是比较容易发生的。我们很多人住在道场里面可能不注意,你要是不学盗戒的话,你犯了这条你都不知道,现在很多人在这个上面是很容易犯到的。

“起诸邪见,拨无因果”,最大的邪见就是拨无因果。“诸邪见”,当然还有其它的邪见。“狎近恶友,违背良师”,专门去结交那些要破你的正见的、破你的戒律的、各种各样的恶行的这些恶友。你师父教你啥,你就不这样做,“违背良师,自作教他”,自己做那些不好的事情,然后还去教导别人怎么做,现在就像有些人自误误他一样的。“见闻随喜”,听到人家干那些不好的事,听到以后特别高兴,见闻随喜。

“如是等罪,无量无边”,就是还有这类似的罪过,无量无边的。“故于今日,生大惭愧”,在今天生起大惭愧。“克诚披露”,我是真心地、真诚地把它发露出来,在三宝面前发露出来。“求哀忏悔”,是哀求三宝加被我。“惟愿三宝,慈悲摄受,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这个时候应该要观想三宝慈悲地看着我们,痛哭流涕地在这里忏悔的众生,然后放净光明。因为一切业本质清净的,三宝放这个净光明,他不会嫌弃我们,说我们干这么多坏事嫌弃我们,不会的。“放净光明,照触我身”,这个地方一定要做这种观想。然后“诸恶消灭,三障蠲除”,我们的诸恶,所有的恶都消灭了,三障已经都蠲除了,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法器了。“复本心源”,就是你的这个心所有的障碍都消除了,“究竟清净”,一下子成为一个清净的法器。

这个忏悔文,一定要在这里随文入观,来做一个真诚的忏悔,发露求加持,最后还净的这样一个过程,也是三说三拜。有很多出家人,学佛很久的人,认为没有这些过失。其实恰恰久学佛的人反而容易犯这些过失。你不相信可以看看你的举心动念。初学者反而没有谤大乘、谤般若这一类的因缘。所以大家一定要审视爱惜,记住这个日子就是忏悔的日子。学久了很多人说这个经典咋样、那个又怎么样,其实是非常容易犯到谤法的这个过失的。

在佛法中最上乘来说,一切染着取舍都是恶;在色界天、无色界天来说,一切非禅定都是恶;在欲界天来说,一切杀盗淫妄违犯十善的都是恶;现在一般的人认为你得罪我对不起我就是恶。实际上大家造过很多恶,大家造过没有呢?这个恶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师父给我们列的这几个,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就最上乘来说,一切染着取舍都是恶。请问各位谁不染着?谁没有取舍?那么在色界天、无色界天,因为我们在三界之内,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我们在这个色界、无色界这里来说,非禅定都是恶。请问你有禅定吗?所以我们就是在这个恶中不自知,很多时候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干过什么坏事情,都挺好的,所以你那个标准太低了。在欲界天来说,一切杀、盗、淫、妄,违背十善的都是恶。所以我们想一想,我们干过的十恶业是不是很多很多?大家从这样的标准一个一个这样对比,说我们是造恶众生,是一点都不冤枉一个人的,是不是这样?所以造过恶怎么办呢?一下子头抬不起来了,其实也不需要,造过恶就忏悔嘛。

“造诸恶业,闭塞心源”,我们本来的心是广大、纯净、真实的,如佛无二的心,是被埋没在这个业海当中了。诸佛就拿这个摩尼宝来广度有情,游化十方,自在安住,而我们却把它沉到恶业的海底去了。我们现在是由诸佛帮助我们把它捞露出来,洗干净,这个摩尼宝就可以运用了,要不然这个摩尼宝就永沉海底用不出来。所以他开始洗刷的时候,就是把摩尼宝显现出来。这个“闭塞心源”就是沉下去了,我们把这个心源把它清洗干净,纳受三皈依的戒体就是这个摩尼宝,我们的生命就显现它的光芒了。

通过这个洗我们的尘垢的过程,我们大家迎请了十方诸佛、十方诸法、十方的贤圣僧。然后又用大威德光明来洗涤了我们无始劫以来深重的垢障,照见我们的微细惑、颠倒妄想。我们这些有情很少生惭愧的,如果没有在这样庄严的仪轨上面,我们平时是很少生大惭愧的。因为相互的诽谤、侮辱,没有惭愧的机会。如果谁哪一天把你放在法座上,你会生惭愧的。因为诸佛菩萨无碍的光照着我们每一个思想、动念和行为,你惭愧不惭愧?你能遮蔽什么?你只能遮蔽自心。所以我们要忏悔无始以来的过失。末法时代最可怜的就是不知惭愧、不知忏悔。所以没有这样的一个大光明来照着我们,我们都觉得自己还不错呢!

师父也在这里说,一些出家师父看了几部大乘经典就开始当佛了,来吧供养我,我给你做福田。结果三天两天就被人拜趴下了,或者三五年就被人搞倒了。他不知道佛是广大平等,无我相、无人相,无有一尘染着。那我们无始以来的染着需不需要忏悔呢?它是需要忏悔的。所以我们的种种染着都是恶道的业缘。如果不相信,我们可以把我们每天的举心动念都记录下来,看看地狱的多还是极乐世界的多。

恶业不要说,善业尚需忏悔。大家要知道,善业为什么需要忏悔呢?如果我们做了善业,我们以为有善,就是我们执着这个善,然后说我今天做善业了。像我们这一个月,就说四月,在农历的四月是非常殊胜的。有四月初四文殊菩萨诞辰,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诞辰,四月十五开始僧众要安居了。这一个月就是广大供养,然后各种的忏悔、放生、绕佛……各种各样的善业,都是在这个月很多人会大量地做。但如果你以为你做了善业,你把这个善执实,这就是罪恶之源,因为你对善业染着了。

我们今天还在讨论供养这回事儿,到底印经呢、放生啊,还是怎么样?咋样的善业是能够减少过失的?就是在这个时代你要行一个没有过失的善业非常难。首先我们要防的其实是我们本人对它的染着,我们拿了多少钱?我们供养多少?我们这个到底是供养到哪儿去了?有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呀?念念都是染着。所以说很难有真正的纯白之业——净业。

这个都需要忏悔,何况恶业呢!所以说这个话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我们就做一个清净的学佛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自在的人,不会纠缠在是非中常生烦恼,看不惯这个、受不了那个,把自己折磨得很痛苦,还去指责社会、指责亲属、指责自己的周边,不光不得出离,反而更加苦恼。所以要放下世俗心——就是怨恨,认为自己很善,做了很多好事。社会上有很多人认为自己是特别好的人,但是有好多人不如自己,或者是说好多人做了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然后心里面总是愤愤不平的。其实这是恶业,根本就不是什么善业。

阐提者断善根,自私自利断灭大慈悲的传播,就是大家都应该来供养我,因为我很修行,我来办自己的事儿,这真是很残酷。像谤大乘经,普通人基本上是谤不成的,一般都是出家众才能谤,怎么谤呢?没有大慈悲心,不是他嘴巴上说什么经典是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很多人修行,觉得自己看了很多的大乘经典,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乘行人。所以马上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我来修行,你们都应该供养我,你们都应该来侍奉我,我要在这个上面来成就,至于你们,那现在还管不着。没有广大智慧心来运用慈悲,称为谤大乘经,断灭大乘的种性,所以这个是我们在这里要特别小心的。

现在大家学果地觉也好,或者你说你是修大乘净土法门的,你如果没有大慈悲心、没有广大智慧心,那么你就以身谤法,你在谤这个大乘经,你在断灭大乘的种性。大乘种性起码是菩萨种性,因为他内心里面是为利一切众生成佛来修行的,他不是我要怎么样。现在好多人把净土修成了一个声闻乘的法门,就是我要往生,我管不了你们,我就只是在这一点上面,将来我成就了再说吧。这些我们都要小心。

像“弑害父母”,不孝者即是弑害初因,现在孝顺的有几个呢?所以这个弑害父母,现在很多都是有这个因的,我们不能说他一定就显现这样的一个果。像我们知道在《观无量寿经》,一开头就是阿阇世王弑害父母,《观无量寿经》前面有一个缘起就是这个。其实现在社会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污僧伽蓝、破他梵行”,这个地方出家众要多注意,还有女居士,年轻的娃娃们,尤其有个漂亮脸蛋的孩子们,一定要注意。要爱护三宝,尊重生命,使他们真正的正行、正业、正命,要相互的尊重爱护,不要相互的去染污。这个过失其实也是非常得大。在这个时代,这些现象其实时不时就会出现。什么样才是真正的爱护三宝、尊重三宝?其实是要深思的,要依戒而行,要不然后面就是“破他梵行”。

“焚毁塔寺,盗用僧物,狎近恶友,拨无因果”,在这个时代都是很多的。我们无始以来的过失与罪业,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多少。在诸佛放光动地、周遍法界的大悲心中,我们一定要忏悔。你可能说好多不是我做的,可能是别人做的。其实自他本来是不二的,一切众生造罪也是在我们这个本心当中显现的。所以你这个忏悔不吃亏的,不要在这儿分个你我。其实大乘的忏悔,就像是《普贤行愿品》里面的忏悔,他是代一切众生忏悔,因为自他不二。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要生起深重的、广大的忏悔心来忏悔这些恶业。

忏悔完了,应该说“复本清净”,你一下子就回到一个清净的本初状态。就像我们现在说电脑,它就是给你一下子格式化了,你回到了初始状态,出厂的时候的那个状态。没有装过任何软件,没有装过任何内存,一些乱七八糟的记忆,都没有,很清净的。就通过这个忏悔,然后你就还净了。还净了,下面才说到来纳受三皈依的戒体。所以这个过程是很要紧的,要不然的话我们大家没有这个过程,就像我们说那个杯子还特别特别脏,然后你来装甘露,一装进去就变成毒药。所以现在我们已经是清净的法器,就堪受三皈依戒体。

下面是受皈。就是来接受三皈依的戒体了。

汝等对三宝前忏悔已竟,罪业必定消除,身心自然清净。汝当外讬事仪。内明理观。而起广大慈护之心。遍缘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誓断恶修善。利济众生。心境缘览。系法于心。心法和合。名曰三皈体。皈依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应随我语。端身合掌。至心皈依。

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在这里我们已经忏悔了,“罪业必定消除”,一定要深深地相信自己的罪业在这个时候完全消除了。你不能似信非信的,说我到底消除完了没有?因为这种似信非信内心里面模糊不清的状态,会影响到我们接纳三皈依的戒体。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的罪业已经完全消除了,然后身心自然就清净了。

“汝当外讬事仪”,就是在外我们来借助外讬,就是对这个事仪这个仪轨,我们来借助这个仪轨。那么“内明理观”,我们要知道这个仪轨它里面的含义,我们内心里面是跟着它来入观,“起广大慈护之心”,所以这就是一个大乘的皈依,他不是说“我”来皈依,他自己要起广大慈护之心。

“遍缘一切情与非情境”,我们的心要去缘一切情就是一切有情、一切众生。非情就是指的是这个器世间,山河大地,就是一切世间、一切法界、一切众生。这个都是我们内心里面这个时候要去缘的对境,在这个对境上“誓断恶修善”,就是我们要对这一切的情与非情境,从此断恶修善,利益众生。所以你看这是一个大乘的皈依,它的这个皈依境是非常广大的。

那么“心境缘览,系法于心”,我们的心是起了这样的一个广大慈护之心,然后我们所缘的对境是这样的,然后我们把这样一个法记在内心,就是我们要断恶修善、利益众生,心和法在这个时候和合了,就告诉你这个三皈体是怎么形成的。如果没有这个,三皈体是形成不了的,那么“名曰”,它叫做三皈体。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心体里面本来就遍含了一切情与非情,众生也在你的心中,然后你本来就是诸佛一般的广大慈护之心,所以你要起这个心。然后你要断恶修善,对一切众生都要利益他们、拔济他们。你看这个心是不是诸佛的心?这就是三皈依的体,要让你知道啥是三皈依的体。很多人受了很久三皈依,不知道三皈依的体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得到三皈依的体?因为你内心是本具皈依体的,但是你如果不经过这个仪轨的引导,你是把它引发不出来的。

“皈依之语,汝合自陈”,本来应该你自己来说皈依怎么样的一些语言。但是“恐汝未能,应随我语”,我怕你说不出来,所以你跟着我说。“端身合掌,至心皈依”,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行这个正皈了。“行善莫染善”,多做善事无所染著,这才是真正的断恶修善。

所以下面他就是要把法名报清楚,把三皈依说清楚,因为这个就是三番羯磨就要开始了。这个羯磨就是做法的意思,也就是做一种业,让这个业成为一种力量。所以三番羯磨的时候,很重要就是要说清楚,听清楚、说清楚,把这个烙印,生命的很重要的一个烙印,清晰的烙在法界中,烙在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一烙到底。就是在我们的生命中,它就是一个再也没有办法抹去的东西,这就称为“烙印”,要印到底。

这个时候来正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就要正式地开始来进行我们的这一个三番羯磨。好,我们今天就学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三番羯磨的学习,因为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好,大家一起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