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浅示03


净土法门的最终目的是劝大家发菩提心往生阿弥陀佛清净国土。

愿一切众生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是阿弥陀佛出世之大愿、成佛之大愿、度化之大愿。阿弥陀佛之所以建立这个国土,就是为了使十方一切众生往生彼国。若没有这样的大愿,西方极乐世界的建立就毫无意义了。

“愿生”,是我们大家要发生这种相应的愿望,相应才能得到真正利益。佛虽有大愿,建立清净佛国土,你不愿往生,佛是摄受你,但是像昏睡之人一样,光明虽遍照于一切世间,但你在黑暗无明中昏睡,一样不能得见光明。我们念佛愿生之时,就是直接运用心地的光明,运用阿弥陀佛的光明,得到光明的相应,心心相应,念佛庄严成自庄严,自他不二,成就真实利益。

「又劝造阿弥陀佛像」,现在我们造像的意识比较弱一些,这是一种修供养的方便。过去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己画像、自己塑像、自己刻像,或者请工匠来刻像。现在基本上都是由印刷来印像,或专业的工匠来刻像。

「称扬礼拜」,我们都知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南无,有称扬之意,也有归命之意,也有警策、礼赞之意。

现在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若知者,心心相应,佛佛相念,自他不二,光明遍照,自他同时饶益;若不知者,亦得称扬,亦得饶益有情,有人不能自利也可以利他的。就象像人举火炬一样,虽照亮不了自己,但可以照亮别人,虽不得见光明,实际光明亦是遍照。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若不能如实知自心,就像盲人打电灯一样,盲人在万里晴空的白天,一样看不到光明。我们要如实知自心,阿弥陀佛这种成佛就标立着我们的自心,就是睁开了我们的慧目,使我们能看到光明遍照,等无差别,这种所谓的一光所照。

「礼拜」,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有礼敬之意,是一种礼敬;造佛形象,亦是一种礼敬;礼佛三拜,亦是一种礼敬。礼敬方法的差别无量,究竟利益是一样的。

「香华供养」,这都是不坏的善根、不坏的善巧、不坏的利益。我们知道有的供养是会散坏的。十大愿王告诉我们:礼敬诸佛、供养诸佛,这个善根是不会散坏的。因为我们是供养最圆满的地方,供养是最殊胜的教化,所以会发起不可散坏的善根。

「日夜观想不绝」,南无阿弥陀佛这种光明回施,无有间断,无有休息,充塞虚空。在我们生命的每一时刻、生命的每一个过程、生命的每一份子,包括生命的全体,都是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明所照摄之处、摄受之处、所回施之处,你没有办法不观想他。若是发起这样的概念,得知阿弥陀佛光明遍照的心性,即是我们的本心,那念佛就无有间断、无有休息。

「又劝专念阿弥陀佛名一万、二万、三万、五万、乃至十万者」,过去行持这样的教化者特别普遍,祖师用这种方法激励大家定日课,一万、二万乃至十万,毕此一生无有间断,那么于往生大利决定当下发起,究竟圆成。因为你念的万德洪名,第一声与最后一声决无差别,有差别只是你的分别心,无差别是真实的利益。

“或劝诵弥陀经,十五、二十、三十、五十、乃至一百,满十万遍者,现生得何功德”,净土法门给我们一个方法,使我们行持,以行持来报佛究竟给予的恩德,也就是万德的给予、果德的给予、识得我们心地的给予、究竟了生死的给予。

“百年舍报以后,有何利益,得生净土以不”,能不能得生净土、现生有何利益?这是这五种增上缘要告诉我们的内容。

答曰。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功德利益。准依佛教显明五种增上利益因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三者见佛增上缘。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

「答曰:现生及舍报,决定有大功德利益」,这是善导大师直接给我们回答的。

「准依佛教」,这个地方唯依佛教,唯依佛说。「显明五种增上利益因缘」。

念佛总现五种增上缘。「一者灭罪增上缘、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三者见佛增上缘」,前三条可以说是现世的、现在的利益。「四者摄生增上缘、五者证生增上缘」,后两条是讲的来世利益。所谓的来世者,我们哪一时、哪一刻真正放下无始以来一切差别作业,只是真正念佛,以佛愿为己愿,以佛果为己果,以佛用为己用,那就是来世。也就是我作佛时,真正觉悟之时,就是来世。

是不是这个色身的来世?还是我们生命当下一念的来世?

所以临终有两种概念:一是所谓色身的舍报;一是舍弃自己的知见,汇于弥陀的正觉。佛法的根本教化,还是从我们舍见上发生的利益,这是不离现前一念的。我们刹那刹那间的知见都在生灭,它并不因为你的色身而被禁锢,色身是缠缚不了这个概念的,所以许多人现世即得种种不可思议的利益。

如六祖大师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身心脱落,心地顿生光明,这就是临终,也就是所谓来世。它不假于生命的转换,直接转换生命的意义。就像一个坏人一样,一个坏人做了许多坏事,但因为一个机缘,遇到佛法或遇到胜因,就做了一个好人,经常做善事、好事,那么还是那个色身,但他生命的价值已改变了。

我们一个学佛人和不学佛人,价值观和生命观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学佛、念佛,念佛的愿力,念佛的慈悲,念佛的果德,以佛的果德作为转向教化的回施方便善巧,这样的回施、转换善巧就是我们的来世,也就是我们作佛时。觉悟之时、转换之时也就是作佛之时,这种心地不离现下一念就可以转换自己生命的运作。

这在俗谛、在世间大家都有明确的感觉。过去有些人一辈子革命,但后来因为环境改变,就贪污受贿,那过去多半生的清净作业、大公无私的作业,突然转换成贪得无厌的因缘,那这样人也是不离生命就可以转换生命的作业、转换生命的价值,是不是一个转换呢?这“舍”的因缘,说法是很多的。

这五种增上缘,第一种灭罪增上缘共七条,善导大师通过七个方面给我们解释;第二种护念得长命增上缘,通过九条文字给我们解释;第三种见佛增上缘,以十三条文字给我们开显;第四种摄生增上缘,从八个方面来提示我们大家;第五种证生增上缘通过七条文字来显示的。这五种增上缘都是念佛而成就的。

《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第一:现生灭罪增上缘

灭罪增上缘七个方面,是善导大师通过观经种种观察善巧,来消除我们现前烦恼障、业障、所知障的方法,用以改变我们的心智,使我们识得心智光明。通过观察,识得自心,那就是以境照心,以心融境,自他不二,境外无心用,得一个安稳踏实的利益。

「言灭罪增上缘者」,灭罪,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实际就是刹那间地转换生命,转换意念;意念转换了,生命就转换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前半生做好事,突然在后半生某个时刻杀人了,就成了杀人犯,这一转念,生命的价值整个就丢失掉了。刹那间一个恶念,就把你的整个生命转变了。有的人做一辈子坏事,放下屠刀,行种种善事,也可以使人赞叹、敬仰。

我们念佛,决定念念能灭无量罪业。有大利根之人,一念归命,全体投入,就像一滴水、一杯水、一盆水倒入大海是一样的,与大海融为一体;直接运用阿弥陀佛的果德、光明无碍,再也不做其他的因缘;以佛愿、佛行、佛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方便,这样人的罪业全部消除,了不可得,灭无量罪。

第一种现生灭罪增上缘:称弥陀佛一声即除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

原文:即如观经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恶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一声。即除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即是现生灭罪增上缘。

解释:「即如观经下品上生人。一生具造十恶重罪」,善导大师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教化,就是极重罪恶的众生,乘佛名号给予、万德回施,亦得往生。为什么?我们末世赞佛、顺佛教诲的人不多,信佛的人少,疑佛的人多呀,“我念佛功夫不成片,能不能往生呀?”实际上这都是疑毁佛,并不信佛的名号是万德,不信佛的这种大功用是真实不虚的,不信佛是实语者。佛说什么实语呢?——「设我成佛。十方众生。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昙鸾法师讲的十念,不是七八九十这样的十念,是一念决定之念,就是这十念;或一念正信之念,就是这十念;或者说一念听闻之念,就是这十念;或者说闻名,就是这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对阿弥陀佛的大愿来说,我们大家能听闻他的名号,决定都能得到往生。这是他的名号功德利益与威神所在,摄取不舍的根本教化,也就是他的愿望、他的大愿内涵、名号的内涵。所以光明名号,摄取不舍,称念必生。

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注意的。现在人疑佛、谤佛、毁佛的多,我不知道是何人,也可能是我,也可能是别人吧,自己要深思的。他的第十八愿告诉我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谤什么法呢?谤念佛法门的人。谤其他的法,有其他法的对治和救度,净土一法就是诸佛的正法眼藏、诸佛的无上教化,所以谤这个法门就是谤一切法,比犯五逆过失还要重!五逆尚可救,谤正法之罪,以应教来说,是不可救的,但以弥陀悲心来说,决定给予真实利益之回施,灭你现前五逆谤法之重罪,以光明摄护,无碍回施,饶益此类有情,使此类有情亦得现前真实利益,就是灭罪增上缘。

「一生具造十恶重罪。其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一声」,善导大师在这方面写得特别清晰。一声,就是称念一次。

「即除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即是现生灭罪增上缘」,弥陀名号到底有多大功德呢?我们这一生或过去世造业,都是一日一日地在造,但是阿弥陀佛大功德回施呢,我们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那我们为什么不念佛呢?执著的人、放不下自我的人、邪见炽盛的人、过失无边的人,能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还能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那我们要是信佛得及的人,我们念佛呢,念念生无量喜悦,念念具足圆满,念念生光明,念念得智慧,念念如佛无二启用,那利益更是不可思议的。

「即是现生灭罪增上缘」这是灭罪增上缘的第一个例子。

第二种现生灭罪增上缘:闻说弥陀佛身相功德国土庄严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原文:又如下品中生人。一生具造佛法重罪。破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不生惭愧。其人得病欲死。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为说弥陀佛身相功德国土庄严。罪人闻已。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即灭。亦是现生灭罪增上缘

解释:「又如下品中生人。一生具造佛法重罪」,毁灭佛法、谤法阐提,种种过失。「破斋破戒。食用佛法僧物。不生惭愧」,在佛法罪中,盗用僧物是最大的罪了。许多五逆、谤法之罪都可以救度,但盗用僧物罪业充塞法界,无量无边,是很难偿还的;但以弥陀大威德光明究竟回施,这样过失亦可以得到调整与消除。

「其人得病欲死」,也就说在欲舍报之时。

「地狱众火一时俱至」,现在有的人,犯重病、重难、重障,生大烦恼、生大嗔心,相互诋毁、诽谤,都是这样的过失。像犯菩萨戒,自赞谤他,堕入泥犁,不能出离,一劫二劫不能闻到三宝的名字。现在这样的罪,在我们这个时代基本上普遍到极处了。没有受过这样戒的人,也是互相诽谤;受过斋戒的人,不能持斋戒,那一样有无量的过失。这样人一直没有忏悔,临命终之时,种种难缘一时具现,包括我们平时,一定认为自己色身死掉的时候再去念佛,那就丧失现前的大利。现前我们有种种难缘,念念佛一定能得到改变、改观,使我们得现下的利益。

①忆佛念佛,当下即得利益

所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当来,大家很重视;现前不重视,这是最可悲的地方。现前要重视,当来决定成就,现前发起利益,当来决定清晰明亮。

现在许多人把净土法门推到一个所谓的临终教化上去了,岂不知我们刹那刹那间的生命都在更新,都在变化,人的思想在变化,时空也在变化,一日一日在衰老,一日一日环境都在变化,哪一念哪一刻不是生生死死呢?不是临终呢?过去祖师把“死”字贴到额头上,知道刹那刹那间都是临终,没有一个其他的临终,那真正利益时时刻刻都能现前,发起真正念佛的功用、念佛的利益、念佛的真诚。

「遇善知识」,我们能教人念佛,说念佛的大功德利益,念佛决定往生阿弥陀佛清净国土,那是我们大家的本家本国,是我们本心殊胜的功德藏,来引导众生,这都是善知识。善知识呢,人人可为,人人可作。

②佛法教育的三类教化

「为说弥陀佛身相功德」,因为佛法教育有三类教化,昙鸾法师在他的《安乐集》中反复告诉我们:第一类教化是以三藏十二部,或经律论来摄护饶益有情,使众生各个有随类择取、随类行持的善巧和依托;第二类教化是以诸佛身相庄严摄护众生;第三类是以名号功德回施,直接把诸佛果德所证回施在一句名号之中,也就是果地名号。就像孩子长大成人了,起一个名字,叫他名字的时候,他整个生长过程内容都存在,一个人一生的劳作、善恶的累积,叫名字都可以召唤过来。所以以名召德,以德显心,以心显用,是念佛、是净土法门的最主要功用。当然净土法门也有运用观像的善巧。观经最主要是通过作观发起利益。

③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

「国土庄严」,国土是佛的依报庄严,身相是佛的正报庄严,依正二报庄严直显一切众生的究竟之地。所以我们在观阿弥陀佛的身相功德之时、观阿弥陀佛国土庄严之时,直显我们一切众生究竟所归、所依、所成之处,那就是所谓阿弥陀佛的色身功德、国土庄严。

我们学习《往生论》知道:佛有二十九种庄严,十七种国土庄严,八种佛的正报庄严,菩萨四种正修行功德。这些庄严内涵整个就是我们心地的庄严、心地的真实、心地的究竟归向。要不然我们认不得自己啊,认不得自己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未来的生命、未来的运作,或当下的生命、当下的运作,不能真正安心,不能真正歇心,不能真正休息。四种菩萨庄严,四种正修行,来引发我们皈依、归命。

④远离贡高我慢,以大悲心平等回施饶益有情

「罪人闻已。即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有五十亿、八十亿之说,内容虽有差别,教化、利益、提携无有差别。

「地狱即灭。亦是现生灭罪增上缘」,就是恶相即灭。所以许多念佛人、打七人会见相好,见诸佛清净妙相,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或琉璃为地,种种稀有妙相,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心地清净,就会得见种种稀有之相,这没有什么骄慢的地方,是很平常的事情。虽然很平常,也是很稀有。虽然很稀有,但也不能作为骄慢资本,骄慢就会受魔障,比一般人的魔障还要大。就像有钱的人吃喝嫖赌是一样,伤害极大。

所以真正念佛人,是念清净,念平等。我们学过《往生论》的第五回向门,以大悲为首,把自己学过的一切法益巧方便地回施给一切有情,不作染著,这样就会舍弃增上慢的过失,也是丢弃发起罪恶之根。

很多人不作回向,自己修持一点因缘、修持一点功德或修持一点善根,就产生骄慢的资本、贡高的资本,自赞毁他,轻蔑众生,现下就是地狱,因为给自他带来无量苦难,所以要有回向门。菩萨有巧方便回向,如此巧方便回向可以免除无量增上慢的过失。若是我们修法、持戒、念佛不作广大的回施,留作自己骄慢的资本,或给别人判别的资本,都会受到无量的苦报。所以回向门对于我们念佛人特别重要,就是大悲心,就是把这种功德平等回施,饶益一切有情,这样就会消除这种贡高我慢的伤害,免除这种伤害。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