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经明五种增上缘义浅示33


在这个地方一定要看得清楚,佛给我们开了一个大方便的代步工具,十劫以来跟着我们,我们妄想执著就是不坐,只逞人情,自以为是,在六道轮回中自己徒步,还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妄想执著不能入佛的方便智海,不能入佛给予,佛的载负你不能得用,你就在轮船上奔跑,拼命地说“我能跑100里”,你再跑,船的速度还是那个速度,累死你,佛还是那个速度,什么速度?安稳、清净、平等,你再妄想、再热闹,还是给你个清净平等。佛力的代步就是给我们一个不增不减的清净,不假修证的真实、无漏的真实、光明的真实、不二的真实、解脱的真实,给我们这样一个消除我们一切众生虚妄作业的真实利益,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达到我们成佛的目的。

我们去过很多地方,听到特别多的议论,“你光说佛力,不借仗自力,你怎么能成就?”非得把我们与佛分开不可,非得把自己打到十八层地狱不可,就非得有一个对比不可,就不知道阿弥陀佛是光明遍照,照一切众生、摄化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这是佛力的成就啊!非得把自己开除佛的光明之外,妄执以为有个我,自己从佛的无碍光中切脱出来,痛苦不痛苦?真是妄想执著顽固,顽固的人特别的苦,不知道随顺的善巧。

净土法门是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随顺法门,随顺法得到满足,随顺佛的果德给予得到成就,随顺佛力得到圆满,随顺佛力破除人法二障,随顺佛力的给予超越五十个阴魔的、阴域的伤害。

「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得生西方极乐国土」,这是佛的大悲的给予。

「今以此经证」,善导大师为什么用经典来证,不用别人说的这个话、那个话、有对的话、方便的话、对机的话、权巧的话,因为那不是佛的话,不是佛的果德,不是佛心,不是真心。很多地方都是对机的施教、权巧的施教、随顺说。佛法是究竟之教,佛的果德是畅佛本怀的施教,是佛究竟利益的施教,所以说这个地方是「今以此经证。但是佛灭后」,包括像法,也包括正法、末法(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的众生)。

③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这句话可以说是净土法门的根本眼目,也就是佛果德给予的眼目。善导大师没有这么讲,“凡夫乘自己的修持力,定得往生;乘自己的功夫成片,一定往生;乘十口气,一定往生”,他真不这样说,他一说就是乘佛的愿力、乘佛的三力外加、乘佛的加被,这就是一切诸佛摄受法门,也就是称赞净土佛摄受的路子。《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也是阿弥陀经的名字。

净土一法是一切诸佛摄护法门,不是你个人所作所为的差别作业成就的法门。不要混淆视听,不要混乱净土法门的法益,不要破坏这个纯净的教化、广大的教化、光明无碍的教化、究竟的教化、能令一切众生同得饶益的教化。

现在混淆这一类因缘的比较多一些,把这个法门搞得混乱不堪,使一切众生遇到这个法门不得清净的法益,不得即身的利益,不得现下的安心,不得现下的喜悦,不知佛恩,反而感觉念佛生压迫、生苦难,这真是可怜愍者,就是到父母面前了,不受父母的慈摄,反受父母的压迫,肯定这不是好父母。佛给我们清净的法身、无碍的法身、解脱的法身、无染无著的法身,怎么会使你苦?这种摄化教育路子走偏了。

「今以此经证。但是佛灭后。凡夫乘佛愿力定得往生今」。

我们举一例子。我们是老年人、身体不好的人,一天走不了十里、二十里,就会疲劳痛苦,我们怎么样才能达到一千里以外的一个地方?我们没有代步工具是决定不行的。自力修证的人说,“你现在要锻炼身体,每天要练习,然后你要徒步到北京”,但是要有长期的锻炼,每段路都不能走错,每段路都要有过来人来指导你,使你到北京,也是可以的。净土法门的回施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老年人、身体不好的人,或是种种人,直接给你开过来一辆汽车,你坐上汽车,直接就到达北京。

因为阿弥陀佛驾驶这艘大法船,让我们一切众生都上来,「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来住持这个教化,不是任何人住持,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它看清楚。纯佛力者,就是以佛力的摄化,使我们得到一个万德具足的汽车,我们坐上去,因为阿弥陀佛来给我们驾驶,他明确一切次第的修持,直接把你载到你需要的地方——阿弥陀佛国土,直到成佛,你能到这一目的地,是阿弥陀佛来给你驾驶这一个万德具足的代步工具。

万德具足的宝号,载负着一切众生的心,成就一切众生的心,安稳地载负着一切众生,直致成佛,不作其它方便,得入三摩地,得成正定正智。在这个法益上,我们大家一定要作一个对比,渐次教的修持、自力的修持就是分段的步行,每段路要求都极为严格,极为难行,任何一段路都不能出差错,稍有差错就会南辕北辙,每一步你要自己走,要有一个真正的导师,真正过来的人,来指导你,若是相似的,似是而非,“可能这样走吧”,一走就歪了,他没有走过这段路,那就麻烦了,你就会迷失,不能达到目的地。

很多人修持渐次教,种种阻难都会发生,不能得真实的现下利益,因为他走一段路,没有达到目的地,心不安;再走一段路,还没有达到目的地,心还不安,虽然说近了、快了,但没有达到目的地就是不安心。净土一法不是这样,就是阿弥陀佛来作为我们的接引导师,没有什么疑惑的,也没有什么可使我们走弯路的因缘。

净土法门,先安心,再来走路,再来作事,何以故?坐上车,就是心安。你不安心,你不敢坐上。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要安心地来念、报恩地来念、喜悦地来念、回本家本国地来念。这个因缘,大家一定要审视。不审视,这两种因缘一混淆,龙树菩萨、昙鸾法师施教因缘就丧失了。什么丧失?别立易行难行,就是「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他说的有难行的,有易行的。易行是对凡夫讲的,比较偏重;难行是对圣人说的,步子艰辛,可以行难行之行,苦行之行,来摄化我们这些博地凡夫,成就一种圣法,但是那只是一部分人能行。

④歇心即菩提

净土一法是一切众生同得饶益,三根普被,利顿全收。我们举过一个例子,开过一辆大巴,我们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小孩子,大家坐在这汽车上,这些人有的有智慧,有的有文化;有的有修持,有的没修持;有的善,有的恶,大家坐在一个汽车上,这车是阿弥陀佛开的,大家是不是都能到极乐世界?虽是个例子,就是阿弥陀佛的根本的愿望,你要怀疑这个,你念佛不安稳、不放心。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净土一法安心、起行、作业,我们一坐上车,就感觉有阿弥陀佛来照顾我们,我们就歇心,歇心即菩提。

这是适合佛教的真正的正教化,《楞严经》主要告诉我们,「狂心一歇。歇即菩提」。什么叫狂心啊?头上按头。于清净心之外再找一个清净的因缘,不得法的正利。阿弥陀佛以彻底的悲心来彰显我们的真实的菩提心,就是人人得以往生阿弥陀佛清净国土,那就是歇心处,那就是利益处、光明处,就是我们的本家本国!

这样来思维,发起正思维,这样的来审视一切有情,是恶是善,也不生什么差别的心了,我们就会歇下心来。歇下心来,就是真实的安稳、解脱、平和,真生智慧,慧由心出。这个心是无得无失的心、无有差别的心、无有起作的心、无有自性的心,就是一个无碍的心,这样来运用自己的心,这一念觉性就如太阳行于虚空,无有障碍,就如太阳普照大地不作取舍,多么光明!

有人说:“我的腿力就是好,我日行八百,你坐汽车、火车,我就不坐,我就自己跑步到北京。”可不可以?这样的人真是不可思议,一路宣传教化。但是只能你一个人行八百,其他人跟不上你,自利者其行也窄,其面也窄。我们宣传汽车的教化,好不好?这叫大乘,可以载一批人,普利一切。我们说阿弥陀佛这个大乘是以法界为船体,载负一切众生,那你宣传这样的教化、这样的利益,是不是无上心呢?圣教稀有难得,圣行难闻,那广大净土法门的回施,其教也广大,其利也广大,其解脱也广大,其果德也广大,大乘的教化与声闻的教化是有差别的。

大乘的教化最主要在佛力的显现上,就是果德的回施上。大者,就是佛的果德,佛所亲证的大乘,不是众生心量想出来的东西,想是不及的,它无作无起,无色无相,无来无去,怎么能想象?若不归命佛的果德,你无力想象,无力运作,无依无托。众生多喜小法,什么小法?你给我一点现实的感应,“麻、酸、胀、痛,看到什么了”,喜欢这个,就不喜欢广大的解脱、广大的利益、广大的光明、广大的安稳,这个地方是众生心量。佛以果德回施给我们,照见我们那一颗真心、佛心,使我们人人识得本来面目,回得本家本国。

「即是证生增上缘」,证明一切众生得生的增上缘,用这样的文字来给我们作证,使大家放心、歇心、安心地念佛,就是「证生增上缘」。

五种善恶凡夫机性问答

原文:又问曰。释迦说教示悟众生。何故一种佛法即有信不信共相讥毁者。有何所以。答曰。凡夫机性有其二种。一者善性人。二者恶性人。其善性人。一闻即舍恶行善善人。二者舍邪行正善人。三者舍虚行实善人。四者舍非行是善人。五者舍伪行真善人。此五种人若能归佛。即能自利利他。在家行孝。在外亦利他人。在野行信。在朝名君子。事君能尽忠节。故名自性善人也。言恶性人者。一即谤真行伪恶人。二者谤正行邪恶人。三者谤是行非恶人。四者谤实行虚恶人。五者谤善行恶恶人。又此五种人若欲愿归佛。不能自利。亦不利他人。又在家不孝。在野无信。在朝名小儿。事君则常怀谄佞。谓之不忠。又此人等于他贤德善人身上。唯能败是成非。但见他恶。故名自性恶人也。又上至诸佛贤圣。人天六道一切良善。此等恶人所讥耻辱也。诸有智者应知。今一一具引善恶二性人。道理显然。答上问竟

「又问曰」,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于“功夫成片”,或者说“你要作这个,要作那个”,作为条件,才能往生的因缘、渐次的因缘。所以替我们设问。

「又问曰。释迦说教示悟众生」,「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为使一切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并不是悟入某一类人之知见。得清净无差别之道业,这是诸佛的出世的根本教化,就是入佛知见,不是入其它差别方便知见,这个地方我们还是要认清晰。我们讲佛法、学佛法,要依法行,依法说,顺法教,才能得到佛的教化。

「何故一种佛法。即有信不信」,这是善导大师给我们设问,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共相讥毁者」,这一类的因缘,我们末法时代很多。若是我们真正念佛的果德的回施,就象太阳普照大地,哪个人也不会说“太阳照我,不照你”,因为太阳普照一切众生,普利一切众生,那我们真正知道阿弥陀佛果德的回施,就象人见到太阳了,不象人打个手电筒说,“你看,我的手电多亮,你的手电不亮;我有手电,你没有手电”,相互的讥谤与差别。

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太阳出来了,普照大地啊!阿弥陀佛的果德回施普照一切众生啊!

太阳出来了,无有差别相,无有择取相,不是手电筒,不是火炬,也不是一盏灯,差别失去了,但是光明的平等回施,那就没有诽谤,也没有谁说高明低下的因缘了。都是说佛光、太阳光平等饶益。

「共相讥毁」,最主要是次第教、差别心、人我是非,谁能修,谁不能修;谁如法,谁不如法;谁持戒,谁犯戒;不能入如来的随顺觉性,光明的果德给予、究竟的教化、真实的利益、圆满的成就。一定要知道,这「共相讥毁」是差别的。若是我们真正的都是同赞佛、归命佛、宣化佛的教化,那大家都是欢喜的,都是同志,都是莲友,都是清净海众,都是观音势至的伴侣,没有其它的说法。

「有何所以」,到底为了什么?就是刚才我们解释的。「答曰。凡夫机性」,有大机,有小机。净土一法是大机所现,大机就是佛成佛了,太阳出来了;小机,就是说次第法、渐次法,或小乘法,能利某一类人的因缘,打一盏灯,或者这一城市被灯光所照,没有电的地方,还是一片漆黑,它不是太阳出来了。不是太阳出来了,那就有机性差别。太阳出来了,差别就消失了,大家都赞太阳,同用太阳的光明,但看太阳的光明。其他一切光明都淹没了,唯现阿弥陀佛的光中极尊之光。

①五种善性人

「有其二种。一者善性人。二者恶性人」,大家好好对照自己看一看。

「其善性人者。一闻即舍恶行善善人」,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有的人闻杀生丧失大悲心,自己受横报,对其他人也不好,那当下就放下了屠刀。

「二者舍邪行正善人」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集生活、学法义和念佛一体的佛友圈上线,点这里访问

管理员微信:5599341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加网站管理员微信:zhdhtv,进群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