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彼国土十七种庄严,第一是“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我们对六道的感知还有不足,对自业他业共业的认知有些模糊。所以我今天从《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这部经典来说众生六道。
我们这个世间,人与人之间见面,有的人会很烦,有的人会很喜欢,有的人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受,来源就在于我们过去的共业相处。六道众生,若地狱、若畜生、若饿鬼、若人、若天、若修罗。过去讲的是五道,修罗分摊在五道中,因为人、天、地狱、饿鬼、畜生都有修罗的细分,表现为嫉妒好强。
我们若对自身现状认知不清晰,想去认知极乐世界很困难。我们要认识身边潜伏的危险以及一些莫名的东西,否则它还会给你带来新的恶缘与伤害。我们在这个人世间所遇到的因缘是很复杂的。我们现在共同聚集到这里要有一个很大的因缘感召才能成熟。
在这部经中,这个仙人的名字叫大威灯光仙人,他的寿命是六劫。因为他的寿命很长,所以经历了很多事情。在这段故事里希望大家能知道,我们身边过去因缘的聚集中就有六道的影子。仙人问我们怎么能知道周边是什么样的?大家何以聚集到一起?怎么识得自己从哪一道来?那么我们念佛是一个极大善缘,大家在一起念佛是什么因缘?我们通过念佛为什么可避开三界道的大的过患?读完这部经我们就了解了。
“大仙人,所有众生若先世时,共地狱中曾聚集者。于现在世若相见时,心不欢喜,生嗔结恨。”我们现在聚集到一起,如果过去曾经是地狱里聚集——你不要对号入座——这样的人相见时有嗔心,由嗔心而结恨,所以会落在恨上。过去曾经在地狱里,这一生一见面就心不生欢喜,生嗔结恨。
“或时头痛,或复失禁大小便利。”先是不生喜,接着生嗔结恨,再次就是头痛,最厉害的是大小便失禁。会有这么厉害?六道的转换聚集很厉害!我们一起念佛的福德显示出来有不可思议的作用。若没有念佛,大家相聚就会有这些东西。但你念佛了就不念自业他业共业了,这个你知道了反而是出离方便。
“当知是辈已于先世地狱之中曾聚集相。若有如此相貌现时,应当觉知。彼与我身决定曾于地狱中一处居来。”世尊让我们觉察这个事情,应当觉知。“一处居来”就是一起住过,不管是生生世世的哪一世。你这一生以人身碰到了,但一定在地狱里共同受过罪。这是挑拨人的关系吗?不是!他让我们觉悟!因为我们现在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这个人会说我欠他的,但佛陀这里讲得很细致。地狱道的果报很猛烈,所以现世相见仍然不喜、生嗔结恨、头痛、大小便失禁。这个景象一定是过去世有过!
这很麻烦,因为在这个世间太容易碰到了。很多好朋友、夫妻、母子、父子、父女、母女之间,都会搞成这个结果——看见或听见说话就头痛,就起嗔心。地狱的果报,把地狱业激活了。所以有时候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
“时大仙人复白佛言:一切能人证大寂者,一切智者更为我说。若先世中曾在畜生,共千万身一处来者,云何可知?佛告大仙人:若彼等辈生人中者,各相见时结成嗔怨。”地狱中一处来是恨,畜生中一处来是结怨。你看看我们这个因缘吧,菩萨!不提这个大家就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世界,我们周边都是什么人,该让大家了解了!人在一起也有的生怨生嗔,就像说这个冤家。
“常觅其便,我当何处觅得其便。是名相貌在畜生中。应知决定我已共彼在畜生中一处居来。”就是伺机寻求对方的过失、不足、恶的或秽浊的因缘,或遗留下来的能抓住的机会。这样一些人一定是从畜生道中来。这里很沉重!你观察自己这一生中遇到的人?一处同居多身,大仙人说是千万身。
唐朝百丈禅师在讲法中,有个老人,是野狐化身,来求教百丈禅师。他原是迦叶佛时候的出家人,在百丈山修行,有学僧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他说不落因果。就因为这一句话不当,堕入五百世野狐身。百丈禅师为下转语:不昧因果。他才得以大悟,脱离狐身。五百世野狐身!业报的生命不得了,菩萨!佛这样讲是不是让我们更加警觉自己的人生!
“若饿鬼中一处居来,常乐臭秽,复多贪食自。”有饮食自己悄悄私下吃,这是饿鬼的特征。大家每到七月十五读《盂兰盆经》,解救亲人倒悬之苦。缘起是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在世间多行贪法,后堕到饿鬼道。目犍连成道以后,具三明四智五眼六通,有大方便。他以天眼看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就用神通力入饿鬼道,给他母亲递上一钵饮食。他母亲一抱,一手捂着,一手抟食,但到口中就变成火了。“多贪食自”,就是自己吃,不希望别人看到或知道,不能让别人吃了!
“设欲与他,心不去离,生悭贪着。或复见彼富贵势力,心生嫉妒。常复欲得彼人财物。”给予别人一点东西,动这个心念,他就会后悔,心里舍不得。见人富贵,他也会嫉妒,想把别人口袋里的财物占为己有。“见是相时,决定知彼与我同在饿鬼之中一处居来。”菩萨们!这个世界是怎么样?人际关系是什么样的?
“若有先世同在人中共一处者,于现世中若相见时,便生欲心。”过去曾在人身一起相处过,若相见便生欲心——一个“欲心”就把这么多贪表示完了。
“尔时,威灯光大仙人复问佛言:“若先世时,共在天中同一处者,今世人中若相见时,云何可知。”大家在天界在一处呆过,是什么样子?“佛言:大仙人,若有先世共天中生者,现在人中若相见时,各以眼道,远相摄取,共相眷爱。若有是相,决定天中共聚集来。若以如是相观察者,得知众生聚集相也。”他没有欲心,他是眷爱,远远看到就可以了。中国古人讲得之不如好之,就是这样。
这段文字是因果大事,我们直接从佛经来看。我们想衡量自己周边是什么因缘,若不念佛不学佛怎么办?很多人开始是善缘,变着变着就成恶缘了,变着变着就嗔了,变着变着就怨恨了,变着变着就伺寻其便,要找对方麻烦了。为什么都变三恶道里去了?现代人若不学佛,入三恶道如射箭!还用舍报或转身吗?现在人在一起,能相处得越来越轻快、越来越简洁、越来越尊重的都太少太少。这是我们讲“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所作的这个世间观察。
有人说我不出家不行了,都是冤家。他接着给我举例子——这一举肯定都是冤家,因为在找对方的毛病。相处一久就开始生怨,找对方的麻烦,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这太可怜了。所以我们念佛,有极乐世界的机会。现在人能遇到天的有几个人?在修行圈子里,如果不贪爱不纠结,似乎还多一些,世俗人这个机会太少了。有的似乎刚结个好因缘,变着变着又开始寻求其便,找其麻烦,然后相互怨恨,推卸责任。刚开始像天人一样,过一段时间全变完了,过得越久变得越厉害。
我们怎么避开娑婆世界无始以来的纠结?我们要了解极乐世界,使我们不再在无尽的生死欲海中纠结了。如果在六道有情中我们共聚过的因缘中纠结,一生一世一生一世……这种纠结你只要不彻底解决一次,就是没有穷尽。六道不可择取,因为共业交织。你这一生的业你能当家吗?共业交织把你牵制得没办法!你即使自己开始觉悟或有办法了,但交织纠缠的东西你能解决吗?交织的纠缠啊!过去曾经与你在地狱、饿鬼、畜生乃至人道的这些纠缠不清,你怎么处理?
如果从声闻自利的角度来修持,自业很简单。像出家梵行,一离开世俗,不惹它了,一步就跨出来了。然后再依着僧法去清净修持,就有机会了。但是共业的纠缠你怎么处理?你不想纠缠,别人要与你纠缠,你怎么办?所以往生极乐世界无疑是一个抉择与趣向,以此来解除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纠缠与交织。
我们自己要去思维观察,看看共业交织你能不能处理?人若相处越久,越恬淡越尊重,像君子之交淡如水那样,就太好了。但现在的人或者家庭交往的结果是什么?羡慕,聚集,成家,然后计较,沉淀,翻脸,反目成仇!也有好的,忍着他,欠他的,或者说我拖着他。什么叫冤家?就是解决不掉。闹来闹去,闹来闹去……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纠缠不清。
这个不可择取性就是你自己可能认定我做个好人就行了,我守五戒行十善,选择一个法修持——但共业交织不允许你!它会给你带来一些遮盖,会冲击你,让你不安。这个不可取就是你的能力不够,并非不愿意这样取。你在五道中真正有自由吗?往往习惯一上来,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所以我们观极乐世界之相,胜过三界道。我们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成就,再观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即生来到人类这个难得的生命空间,承接着过去五道业缘的纠结,现在每个人是什么状态?所以提出清净、功德、成就,极乐世界清净胜过三界道,超越三界六道的循环,这是不可思议的。往生彼国必然得到超出三界的果报。一遮我们过去恶业的相续,二使我们过去恶业相续中的恶业变成佛缘,三使我们远离声闻独觉的不了义与自利心智,圆成佛道。这是“彼国土庄严清净功德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