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运用的都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掩盖了我们本心的这种光寿,我们把这个掩盖的东西轻轻地一揭开就好了,了知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本质本不可得,本是缘生缘灭。我们再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无畏于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对我们的蒙蔽,不再固化于此,不再把它当真。不畏惧于此,坦荡面对每一个贪嗔痴慢疑在我们现行中三业的表现。
所谓令心光明,令心喜悦,令心回归,令心彰显,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喜悦。带来这种内心光明的璀璨、普照法界的璀璨、三无差别的璀璨。
但这一定要有实践,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在专门修持中。好比说我出家专门来念佛,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时每一刻中。因为你每一时每一刻最多的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它来的时间刚好念佛。
你说贪嗔痴慢疑挺烦恼的,排斥它——不要排斥,它来了你就抓着它的手说:来,咱们念佛,阿弥陀佛!它就原形毕露了,它就变成阿弥陀佛了。但你要抓着它的手!你不抓着它的手,它就跑了,它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乱。你要怕它,它就突然强大起来,占有了你生命的依正二报,占有了你所有空间。
我们轻轻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原形毕露——如梦如幻,本不可得。你再念第二句,你找都找不到这个贪嗔痴慢疑是什么样子了。你说我还经常找到——没问题,你念第三句就行了。它还坚持,念五句就行了。还坚持,念一万声!试一试嘛!
嗔心生起来了,阿弥陀佛!慢心生起来了,阿弥陀佛!痴心生起来了,阿弥陀佛!什么心生起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像天女散花一样,念一个就散一把花儿一样,一切业就变成芬芳的东西了,不可思议了!为啥呢?推动了我们念佛,成熟了我们念佛的机与力,这多么美好的修行因缘哪!所以贪嗔痴慢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用,可怕的是你对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的排斥、迷失与随顺。
我们用一句弥陀,轻轻地把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包括觉悟法界的有情,一时回入自心弥陀,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因为人的心念都没有障碍,每一个众生的心、心念都是无所障碍的,广大究竟,无所障碍。
我真很烦恼,跟人诉说,说了很多,干什么?换取别人同情。求人不如求己,一句弥陀结束了。结束不了,两句弥陀刚好念。还不行,三句五句,挺自在的。所以有烦恼不要跟别人诉说,没事儿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自自在在,安安乐乐,清清晰晰。
我们能不能如实地表达自心呢?能不能把自己真心的真实功德给予别人、给予自己呢?就看你念弥陀不念弥陀了!这个弥陀不可思议。因为你思议了,你感觉到他可思议,实际他是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你一思议,你念那个弥陀就出问题了。
“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就是自觉的开始、自觉的印契、自觉的安住、自觉的真实所在。这个自觉的权利我们人人都具有啊!你运用它就好,你实践它就好,你认知它就好,你守护它就好,你传递它也就好。这样是人中妙好之人,是观音势至菩萨的胜友,与文殊普贤等、——功德等、道德等、作为等。为什么?知自心庄严故,知本心庄严故,自心弥陀声声在自性中生起,这样不可思议的美妙的共振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摘录于慈法法师《梵行者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