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阿弥陀佛师父,感恩师父。今天我也来做一个祈请,因为这个也一直在观察。有这样一个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呢,也会发现呢就是借口,师父今天看能不能给我们,在这个地方给我们做一些提示。就是我们在实践法则的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有一些实践法则,包括我们自身的时候,有的时候呢自己的一些业习,这个业习做过之后,后面就会用一个法则来去包装他,去解释它。也不愿意调整,说这个这个事相是没有自性的,这个事相是不可得的,那么我就还可以继续纵容我这样的一个业习。
那么这种用法则来包装,或者是来解释这样一种业习的这样的一个习惯。那和净土教法唯佛是念这个角度。师父,也请师父来给我们这个地方多拨离拔离,阿弥陀佛,感恩师父。
师父:这些觉悟法界的有情们,说觉悟呢,若是彻底、若不彻底,圆满不圆满,但他们的表现,就表现在觉悟每一个当下,或者每一个因因缘缘。所谓的觉悟就是把事相与真相完整的整合在一起了。他这个整合,就是二元的所谓的对呀错呀,人呀我呀,过去呀,现在呀,未来呀,这所有的二元知见,对立知见,分别知见呢,就用不上力。他们就在那个所谓的自在的觉悟法界呢,来思维呀,言说呀,作为呀。
反之呢,三界六道的有情,就在解释啊,掩盖呀,这种无明的业习下面,这种掩盖下面去会延续自己的迷失,延续自己的分别,延续自己的执著。埋没真相,在限量中呢,把现象跟真相呢,真正的割裂对立起来。那这就是三界六道众生,所迷失的一个业力业习的一个相续。
人们呢,在所谓的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呢,就会表述自己的正,正知正确,自己的作为知见是正确的。所以呢,就会做诸解释,给别人解释。或者说给别人看,给他人看的东西多,那就是解释,用佛法解释自己。那么这么个作为呢?是比世俗人的迷失呢,更加多了一层障碍。就是趋法更远,离觉悟的法则就更远一些,因为世俗人呢他没有用法则,所谓的去表示自我的正确。
那些学佛的人呢就会,就像他的目的是要猎取那个金色狮王的那个髻,从他的作为上获得利益。他的目的不是要出家披袈裟,披袈裟就是为了猎狮方便。那这就是一种所谓的一种借口,掩盖、贼住,都可以说,那就是比世人呢多了一层障碍。
但这个因缘法上呢,世尊又给这一类人授记。虽然呢,就是袈裟猎狮,不为出家而披袈裟。或者说不为佛法,口上这个解说表达出法则。这一类人呢,就是结究竟佛缘,就是毕竟也会圆满佛道,但是就是这个果报的过程就比较漫长。
那我们现在接触佛法呢,有这两种,两种结果的相续。第一个呢就是究竟成佛,毕竟是在用佛法掩盖自己的一些作为呀,事相啊,为了表述自己的正确呀,那这个呢,会带来现行的迷失与自我,自我解说呀、自我强化呀,使我们在久劫的轮回中不能自拔。这是一个因因果果的相续。
再一个就是究竟说嘛,因为这个跟我这个种种恶作的果报经历,因为缘世尊的袈裟,或者缘佛法,虽然是为了猎师,为了猎狮取他的皮毛。有的人学习佛法,虽然为了以己私利,并是并不是为了佛法住世,但在究竟利益因果上说,这亦不可思议。
总之说,不管你是真学佛、假学佛,是为令正法住世、实践佛法,还是为了自己的利害关系,借助于佛法,完成自己的名利,究竟必成佛道。
在经典上举旃檀林的例子。有人入旃檀林中,若打若拜。就是你赞叹这个香,香味,这种繁茂,你身得香气;你还要到处去破坏这个旃檀林,旃檀林的香气一样的会如香熏染嘛,你身有香气。说大乘佛教他有这种真实授记与现前幻缘的一个提醒,我们一般鼓励人呢就去实践佛法。
披这个袈裟,学习佛法就是为了学习佛法、觉悟世间。披袈裟就是为了出家、住持正法,不是为了掠取皮毛。这一点呢,这是我们在常态下的一种提倡。就究竟因缘来说呢,一切借助佛法,若是正向的、若是借助佛法的,究竟咸成佛道。
所以说大家在这个因果法上呢,究竟因果法上呢审思呢,对一些我们自己的作为啊,拿佛法换取名利呀,或者别人拿佛法换取名利呀而迷失与于世间名利呀,也不必要去自责、责怪他人,也不需要生诸烦恼。要了解佛的究竟授记,能调整就调整;不能调整,诸果报因缘一定会调整这些因因果果,究竟觉悟于佛法。这一点呢说声闻教,说在这个判教中藏通别,在藏通二教中,这个袈裟猎人,就是说用佛法换取名利呀,这是不许的。
在这个顿教、别教、圆教这都没有啥,只是一时的业力的蒙蔽,毕竟因为接触佛法的因缘而成就佛道。它判教,这个教它解释的因缘的内容发生变化。实际藏通别圆就是判定这个因果的因的变化,缘的变化,因为不同的教显示不同的因缘。好比圆教他有圆教的法则理论支持,顿教有顿教的依正,就是因果关系。所以像声闻教中,尤其是藏教不许,不许你打着佛法的旗号去换取名利,或者说你披上僧人的衣服去猎取世间的利益,是不许的。然后给你授记皈依堕落到恶道中受到多少劫多少劫多少劫的恶业的果报。
那我们现在学的净土这个教法呢,不管你怎么用,歪着用、正着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用,这个有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实相名号、圆满名号、无碍名号、智慧的名号、慈悲的名号、方便的名号,或者说你不知其内容的名号,你以为有里面有世俗利益的名号、世俗的这种强化自我的名号都行,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在阿弥陀佛这个报德的驱使下,所有的众生就是不管取哪一个角度,都会得到究竟的利益。你说这个“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那我们要是真正的有弥陀信仰,实际就是念弥陀所念,行弥陀功德,随弥陀愿力来成就我们的心念。我们的观察、我们的感知,所以就不怕这个因因缘缘,包括你自身有什么这种借口,所谓称为猎师行为,披着袈裟去猎取世间名利,所谓的打着佛教的旗号,所做出世间法则,心行的世间的心智,贪图世间的利益,在我们真正的作为念佛的情况下,这一切业都会变成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佛力妙用。
佛力妙用就是我们念佛所念的一个妙用。念佛人就要念佛所念,就简单。你不念佛所念你也毕竟往生安乐国土,只是落于人后罢了!!!所以这个念佛法门是放令人放心,对九界众生放心,对法则放心,对一切行为放心。这个放心不是茫然的,是了解净土教法的究竟大利!弥陀愿力成就的究竟大利!
就像太阳一出一样,你再不担心阎浮提有诸多的黑暗了。我们这个太阳没有出来时候,发达的地区有电力就有光明;不发达地区那光明就弱一点;那完全就没有工业的地方,一片黑暗。这个就像教程所教的一样的,发达地区一个样子,不发达地区又一个样子,完全没有开发地区一个样子,明暗有差别,但太阳一出,阎浮提皆被阳光所照。
这里面呢,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完全没有开发的地区,皆被阳光所照,一片光明,同一光明所摄。九界众生在阿弥陀佛圆满报德的摄护下,如旭日东升普照大地,一切黑暗一时去除。阿弥陀佛殊胜圆满的修德已经成就了,传播于十方,他把他圆满功德传播于十方,就像太阳出来,照亮了阎浮提。
阿弥陀佛的圆满功德回施九界众生,也不管你是智是愚、是恶道众生、善道众生、还是觉悟法界的众生,咸成佛道,究竟大利,这就是佛眼所见,佛愿力所成。我们要念这个,我们要念这个,就得大歇心、大安心、得平等缘起。那些六道轮回恶道众生,平等缘起;善道众生,平等缘起;菩萨觉悟法界平等缘起。就是所谓地狱恶鬼畜生它们也处在阿弥陀佛的愿力摄化中;人天修罗亦处在同一的阿弥陀佛愿力摄化下;觉悟法界的菩萨声闻缘觉亦复如是,法而本然。就是太阳东升,普照阎浮提,阎浮提一时黑暗彻底去除,不管你是哪的黑暗,都给你去除了。
那阿弥陀佛的法界藏身,或者说他圆满功德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一时把他的圆满功德回施给每一个众生,“等蒙摄受,咸得往生”这是究竟大力,就是我们一定要念佛所念,念佛功德,我们才是念佛人,才是这样一个即生得不退转;才是这个念佛时、成佛时、度生时、往生时,一念三世,三世一念。一念三界,一念九界,同归阿弥陀佛清净国土。我们一定要做个念佛人,那我们就不担心这个谁去袈裟猎师;谁去依佛法,嘴上佛法,心行世俗利益,那我们就慢慢不那样做了,也就不畏惧那样做的人,自身也就能调整这样的因缘,所以得大安心、大歇心、大自在。好!
弟子:感恩师父!因为出家人可能容易在这个戒律呀,或者这个事相上,因为有一些戒条儿这个比较相对来说敏锐一点,可能对这些事相有他这种特定的一种执著吧,刚才师父开示特别重要。南无阿弥陀佛!
师父开示:戒律是要求自己的,戒律看别人,那你就成为屠夫了,是三界的屠夫。戒律要看自己,就是三界的解脱者。教法也是看自己的,教法要求别人也是三界屠夫、九界屠夫,因为屠杀别人,屠杀别人的善根,屠戮别人的善根,断灭别人的善根,那我们学戒也好,学法也好,就是看自己的,要自身去实践的。好!
弟子:感恩师父!
师父开示:刚才讲的能能贯通下来吗?就是他要有个一贯的概念,就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它要有个一贯东西,一贯的东西就能入心,这句话听懂了,那句话没听懂,间断性他就把法的这种作用力,各个角度他就联系起来,就会片段化,片段化就很容易忘掉。
弟子:实际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种片段化的东西。
师父:片段化就是择取性地听法。就是你顺我的心了,我就听进去;不顺我的心了,不顺我的思维习惯,我不管。所以过去叫谛听谛听,就是要把自己心里打扫干净,才去听。不准择取性的去听闻,择取听闻就是片段性地取舍。
弟子:一般都会选有利于自己的就去听。
师父:对自己的胃口的就去听;不对自己的胃口,认为说自己的业力了,心中暗生仇恨、暗生怨恨。
弟子:有时候连法都会拒绝。
师父:嗯,有怨恨。所以过去人给人说法,想听一句法很难,给你讲没有用,他也不给你讲。
净土教法就是做不请之友,广宣,不断的给你说,没有办法。因为你自身想去整体的接受,很难!
弟子: 就像您说的整个连贯起来地挺难得。
师父:必须得连贯。不连贯,你对法就没办法,你就在取舍中听法,那就不叫听法,那就在培养习气!很多人听法种,脸就变了,他认为你在骂他,在说他。实际就说的都是共业,根本不是他个人,下来他就会、很多人就会找我麻烦,发泄、找麻烦,骂你,说你怎么又说我,又找我麻烦?变脸,这事都很多。
就是人在择取,就像到瓜地里一样,他去挑熟的瓜吃,其他的瓜都不是瓜,都踩烂了。他不知道这个瓜不熟了,你可以放一放,但是你不能把它毁掉。所以我们不听,不能它毁掉,连贯性差!你只能吃这一个,你摘下来的西瓜,其他的都毁掉了,你就相续性差,破坏性太强!
就像所有的瓜你都把它砍烂,不熟的瓜你都扔了,熟瓜可能一个半个你吃了,择取性听法不行,出问题。
弟子:还有一种就是胡说八道的,左右都是你了,好像是矛盾的两边,就是两边都去说。
师父:你这种心理就是我们二元世界的习惯,你说啥我就跟你对立,你对错我就跟你对立,这就是我们的习惯。好比说刚才我们说话了,他说他对,你说他错,他说他错,你说他对,反正就是对立,对立就有话题,这就没有穷尽。佛教不是为这个,就是你说的就是对,他说的就是错,没有意义,毫无价值!
佛教讲你说的对也好,说的错也好,它的本质是啥?他就要问你的本质,本质没毛病,但是我们就是坚持对错,把本质给遮盖了。因为说对错,你们就没头没尾的,越是想表明谁正确,谁错误,越坚持的多,没有边际。哎,谁再说对错时,就说“我们就探其本质”,回到本质上,再来说,这原来是一体多面。谁也不争论了,你争论那些干什么呢?横看竖看,仰看俯看,都是那么个东西,就是本质都是那个东西,对吧!角度不同,角度不同,你们争论角度干啥?换个角度一看就结束了,从本质上一看就结束了。
不用法则就无量无边的是非,你怎么动念都是二元,就是对错、是非,你这个做法错了,你这个说法错了。你的角度是站在西边往东看,他是站的是东边往西看,怎么都对不上号,角度不同。从本质上说马上就归类,大家就不争论了,换个角度马上就理解对方。
这个讲法多少年了,怎么听你都是自圆其说,怎么听你都是矛盾说,不是这样子。站在东方看西方,站在西方看东方,他矛盾吗?不矛盾,角度不同,怎么会矛盾呢?但你坚持在你那个方向说话,对方说就是矛盾,如此而已。都是自以为是,对方就起矛盾了。那你们俩找个对错,换一换个角度,一下我理解你那个坚持了;他也站在你这个角度,哦,我也理解你这个坚持了。
为什么角度不同,换了这么多爱恨情仇、人我是非呢?迷失在自我的位置上的看法上了。因为你自己的看法,是你自己的眼见耳闻嘛,人就以为正确,你不换位置你永远都是正确的,一换位置就知道,哦,角度不同。
佛教他讲好比说了义教、不了义教、世间说法,他都允许。他不说世间错了,世间令人心里迷失罢了,如此而已,你只是迷失了。还是那一个东西,它是一个迷失的角度,觉悟的角度,了义的角度,圆满的角度。圆满哪还有角度呢?没有角度了,没有角度的角度。他圆满的审观,好比说“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这是一个圆满的知见、圆满的法则、圆满的愿望带来的一种看法,带来的一种效果,带来的一种推动,带来的一种交流模式。它不是能说对错,但要是站在凡夫心里,他怎么能往生呢?我心里……有很多理论知识,功夫不成片怎么能往生?你不得三昧你怎么能往生?对吧!你没有大善根福,你怎么能往生?
所以很多人说,师父,我在你这儿我不敢说话。我说,不是,你坚持你自己的角度,你还担心,你还害怕。你不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你灵灵活活的试一试,站在本质上看问题你试一试,站在法则的角度上看问题试一试,那就不会有什么畏惧。
你看这么多人,好比说这个网页好比说有二百人,真正敢提问题,大大方方的,就是心里有动念,我动念就大大方方的提出来,没有畏惧的人很少。为啥呢?他担心自己说错了,他担心自己的正确是错误的,他担心自己这个,反正就是担心。说的不够高尚,不够彻底。(“对,被被人嘲笑”,弟子答)那就不是从本质上说,从本质上有啥畏惧?从本质上说绝对不会有畏惧。我站在我这个角度,我遇到了一个障碍,这谁都能理解,马上就能交流。
人固化自己的时间,就自己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越认真他就越固执,他成了愚痴业,他把自己拴在这儿,不成了愚痴业吗?就像骡马一样拴在那儿了,别人是用绳子把你拴在那儿,你是一个愚蠢的生命,对吧,你不会自己解扣的。
他不学这个根本,他就学这个事相,大家在诤,争论得没头没尾的。一动念,就是怎么矛盾了呢?怎么自圆其说呢?这就是世间人思维的特定的一个困惑自己,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一个习惯。困惑自己强大的理由,特别强大。很多人就说,你们佛教就自圆其说。这太奇特,这种思维太奇特了。
实际就是个角度,没有信仰人的教育就一个角度。我连了解都不了解,这个东西我就给它下定义了,太多这样的人了。就是拿自己二元思维的习惯,对立、乖戾的思维习惯来面对一切问题,那这样的人永远走不出自我。
所以学佛看着特别、特别的简单,道理也特别容易理解,就是实践、一刹那的实践都很少,就这么奇怪!习惯使然,习惯使然!一到自己习惯面前了,就用习惯思维,习惯做法。法则是给别人说的、流畅的,到自己这儿不起作用了,戒律、教法,都是这样的。很多人谈论的那简直不得了,但是一到自己的因缘上——没用了,完全是世俗化了。你一观察、一落脚就是这个东西,很奇怪。
所以佛教就说戒律是严格要求自己的,教法是自身实践的,不是照别人的东西。一照别人的东西,佛法就成假的东西了,戒律一照别人,就可以把别人干死,这就是魔鬼。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守护?哈哈哈哈。
实践法则才有味道!
说过去给人讲法则之前,就要有一个严格的传承体系的考试,或者给你一个升座的过程。升座,就这个座子,不是谁都能坐,那不能的。你要坐上去,必须得有充分的理由。什么呢?你要过二元的关,你要超越是非心智才行,超越矛盾的心智,你才能给人讲法。你一张嘴、一动脑子都是二元,别人也是二元,那成四元了对吧?更繁杂了,你给别人解决问题,把人弄得更复杂了,那你这不用讲法了,讲的都不是法,讲的是更多的是制约。
所以很多人学佛越学越笨拙,越学越愚痴,更加机械、更加麻烦。就像一个巨婴一样,没脑袋了,为啥呢?他没有正思维了,很奇特。他会早就一群痴痴呆呆的不会思考的人,这不是佛法。说八正道中正见、正思维、才有正语正业,并不是说我教导你一个正业、正念、不是——是你要实践这样一个正思维。
代替不了,无一替代,任何人都替代不了我们。这样就让我们去实践的动力就有了,就是你那种偷心、贼心就不起作用了,我们就会去闻法奉行、依教奉行!或者认真去实践,不再去啰嗦它了。实践好了,再给人交流不一样了,心理坦荡了,心理在本上就舒展了,不建立谁对谁错、割裂的这种种种的矛盾的心理啊、对立的心理啊、是非的心理啊,不建立。是非越建立的人,你放心了,他学的东西局限自我意识越强。
弟子:他实践,坚固自我的东西多了。
师父:中国人没有受信仰的教育,我们从小就不受教育。认为信仰是封建迷信也好,什么也好, 他不受这个教育,人就把 “真诚” 二字给去掉了。把洗脑也好,灌输也好当成真实了,那就很麻烦了。
所以他认为宗教信仰也是洗脑,那就大错特错了!观察真相是洗脑吗?所以很多人就用政治洗脑的方式,传销洗脑的方式来认识一切,完了,信仰他永远没有,他迈不进去那一步。它那个设置把他套进去了,“庞氏骗局”传销,大家都有认知了,他把“庞氏骗局”当成一切了,你什么都是“庞氏骗局”。
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他不套取你啥,他让你观察观察是不是这样子,生命的本质原来大地众生皆有生命的,没离开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本质在任何生命中都可以表现出来。所以言语道断,到实践法则的时候,我就少动语言的概念,我看看能不能心理干干净净的。心里干净了,再给别人说、交流,简单、太简单了,就能直指问题的结在哪了,要不然就争论、争论,争论不休,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不是佛法。
学佛不能与佛法背道而驰——就是一定要自己实践!自觉、自觉、自觉最为重要!自觉尚未觉,何以觉人呢?觉他人呢?你怎么觉悟别人啊?不能觉悟别人、那就是攻击别人嘛,用你自己的理论、用你自己的业力套在别人身上,强制别人。所以人就斗!斗来斗去。
破二元最方便,我心中没有二元就清净,建立二元就开始争斗了,有诤法——有持有犯,有对有错,有凡有圣,这叫二元法。那你张嘴就说佛法,这也是二元法。藏教中有说,这个人持戒、这个人是圣人、这个人是普通凡夫,藏教中有这样的说法,但这个谈是不了之,跟世俗间的说法有类比的,取相说法,他就有诤,说取相有诤,为世法之根本,就是世间法的根儿在这儿呢——有圣有凡、有人有我、有对有错、有持戒有犯戒、有众生有佛,这就是世间根本——二元!世间人就拿这站的稳的很,就决绝的很,世间人就站在这个地方,你不知道有多厉害,多固执!
你一观察、一顺着观,他就这么个德行。咋世间法?二元对立,人我是非,自是非他,千说万说就总结完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你看佛讲的多简单。我们讲的一切有为法,有对有错,有凡有圣,有是有非,有人有我!
只交流佛法,不实践佛法,他就结缘、结缘、结缘、结缘、结缘……就很远很远很远很远……永远很远。就是心里佛法那个美、那个甜、那个喜悦,就很难碰到。偶发性碰到了那很难。要实践呢,他有那个甜美东西,像吃甜点一样,怎么放松啊?实践法则 人会放松,就很多顾及呀,很多纠结呀,他就不去碰它。我们用二元的东西,有对有错、你太纠结了;有凡有圣、你太纠结了,有得有失、你太纠结了,再有得有失那太纠结了,我们会很纠结、很纠结的。
过去讲八风,八风就讲的对法嘛。有赞就有毁嘛,有利就有害嘛!对吧?所以“八风吹不动,一屁蹦过江”,这就是人、这就是凡夫嘛。东坡是凡夫,他是彻底的凡夫,要不然怎么会有东坡肉呢,对吧!哈哈哈。(弟子:他妹妹比他都了解透彻)不管怎么地,凡夫就是凡夫,圣者就是圣者,这就是世间法,大家就这么坚固的传播着。
九界同归,凡圣同修,我们要借助这种作用力,而不是说想象。你借助这种作用力了,你再体会佛力。接受这种作用“力”!就像我们家里房子有灰尘了,你把它打扫干净了,你就接受了除尘垢的这个力量,它就干净了。往往我们是理解、不接受,很奇怪。只理解了,没有去顺着这种力的作用去观察,很奇怪。啊?!理解了,就放那儿了。你顺着这种力量去观察世间的本质、因因缘缘、表相,哦,大家坚持表象,九界不能同归;坚持佛力,九界同归。
这么说吧,见太阳一出来,我们所有地方就照亮了,屋内屋外,对吧!这不像灯光一样,只照一点一片儿,一百米二百米、一个足球场两个足球场,一个城市两个城市,这把所有的地方都照亮了,这是太阳的力量!但你说“没有”,我就只能照亮一个篮球场,我那是多大的灯泡,我们那是多少个灯,你说的肯定是对的。但太阳一出,我的蜡烛只能照一平方米,这些对错关系都没有意义了,没有意义了,只有说太阳了,太阳把大地普照了。
我们说阿弥陀佛的时候,只能说阿弥陀。“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阿弥陀佛的愿力作用,就像太阳的作用,把一切灯光的作用都取代了。日月星辰,那这个日光最为炽盛嘛,把其它光明取代了。
光明很多呀,对吧!我们众生的业力也很多呀!但是佛力普照,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就跟太阳一样。那我们要顺着这个力量去观察、实践。我们要顺着太阳的力量去观察我们生活、实践。跟顺着灯光、烛光、那是差异太大了,手电筒的光、差异大得很。灯光一看、看一片儿、看一面儿,看远不看近,对不对?阳光随意自在,看远可以、看近可以、看大的面积可以、看小的面积也可以,这就是佛光普照,无所障碍。
所以说 “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这是佛力的妙用。所以愿生、依佛力故愿生必生。依想法、依个人的业力愿生,谁知道有几个愿生啊?这里边的差异太大了!所以万中无一二,或者万中有一二了,这不是很好理解嘛!这个理解是依仗佛力才能理解的,我们自己理解就完了,你理解不了。所以此信解力亦来自于佛力,原来我们念佛力就好了!是真信解!所以“佛力非信解”,就不是你的信解。
我们要真正的随顺佛力,就要超越自己的信解。随顺佛力再来观察、实践,那个信解就是正信起作用。要不然我们一谈就是争论。净土教法中无诤。它表现的是圆满教法,怎么有争论呢?没有争论。它说的是佛力,佛力普照无所障碍,它怎么会有诤呢?所以说它是无诤法。
那你会大家到一起一天的争论这个、争论那个,谁说的净土这样、那样了,为啥呢?不是净土。讲的是自己处理的净土,自认为的净土。原来依正二报,咸得圆满,咸得无碍,咸得清净,这是净土。我们要念净土啊,随净土啊。
刚才(某某)师谈这个话,那就是有诤嘛。拿戒律去照别人,那就是屠夫嘛!我们学戒律了去照别人,你心里就会起大嗔恨。你就想把这些妖魔鬼怪都杀掉,犯戒的人、不持戒的。持戒犯戒还那么耀武扬威的,你就想把他们干掉,这是屠夫心理,很暴力。所以学戒的要看自己,就很调柔了,哦,就慢慢的自己可以去实践。学教法是要于修正,也就很调柔;学教法只给别人说,要求别人,也很凶狠,很恶、很骄傲。
我有学净土若干年,起码说有点甜美的东西,但不会给人说,不会说、不会说。
弟子:就是说不出来。
师父:说不出来。
弟子:只能自己体会。
师父:说不出来,谈论啥呢?好比说持戒念佛,持戒是照顾自己的,念佛也照顾自己的,给人讲不来。看人犯戒时,哦,这人找苦受;看到别人不念佛、念自业、这人走窄路,很窄的路、很委屈的路,你只能这么动个念,但是你也说不出来。因为那是自力行持,你说不出来。
所以有若干年,到九六年我看到《往生论》说,嗯,这可以讲了,这有讲的内容了,师父也让讲,这个那个,环境也……开始给大家交流了,要不然交流不了。以前交流 “念佛吧”!其他的不会说,念佛吧!别人想听我说就是 “念佛去吧,好好念佛,好好持戒,做本分事”,没有其他的,三句话、第二句话都很少,很少。
人要无畏,二元是畏惧的根本,表达也好,交流也好,二元心智一旦……好比我们念佛,不念其他的,不念自业、他业,只念佛,二元就自然消失,很奇怪,它就不起作用了。所以这会儿给自己讲、给别人讲,自己观察,都很方便。
责怪、质问、质疑都是二元心,没有其他东西。二元就是矛盾啊,这个名词就是,中国人最有智慧,表达二元就用“矛盾”来表达嘛。中文中,我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学那个“人有鬻矛鬻盾者”,就那一段古文。我就那一段古文会背。“人有鬻矛鬻盾者,鬻其盾之坚,无物能陷也。学习,能体会到师佛恩德浩荡。
特别是这个课逐渐变化到现在星期三现场的这一堂课,还有星期六的这堂课,弟子们就特别感恩于师父!就是说上师佛陀与佛心授受,于此五浊恶世平等摄化有情,令闻弥陀具足名!以弥陀这种誓愿推动所有的因缘,令已成熟者得以即生成就阿鞞跋致;未成熟者令其佛力住持即得以不退的这种最上缘,给予一切听闻者现实、现行、现缘的一个清净加持。
这一节课当中,师父也提到这个因缘,就是说若还没有因缘者,就是还没有抉择这样一个佛心授受,若还没有因缘者亦予以一切众生回施佛种,令作增上必定菩提的这种大雄大力、大慈悲的心智,这种慧力,如母有情这种耐心善巧与歇心的鼓励支持和安慰,真是感动十方!
所以说弟子们是随喜师父!感恩于师父!顶戴师父!南无阿弥陀佛!这是弟子们听了这堂课的一个感慨!感恩师父!
师父: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