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佛的功德,体验、觉悟生命

慈法法师:念佛法门呢,不分早晚,就是佛的果地觉作我们的现行心,作因地心嘛。因地就是我们来用阿弥陀佛的果地成就,来作我们觉悟世间、回施世间自他二利的一种行为的内容。

不是我们再造什么东西了,是佛已圆成的功德,我们要融入其中,随顺佛的功德,来体验生命,来觉悟生命。不是我们要修个什么了。手机来了,是人制造出来的,我用就行了,我学会用就好了,这就是个果,我学会用就好了。不是我要制造个手机,不需要我制造手机,手机有别的工厂制造。

我们念佛的功德呢,是佛已经圆成的菩提,就是所谓的三无差别的菩提道业,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那个真实内容。我们要认这个内容,要抉择这个内容。抉择不了,我们就学佛的愿力,通过佛的愿力了解佛的果地觉,就是愿力住持。好比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佛的愿力。那我们随顺他这个愿力来面对一切众生,因为佛是用这个愿力来摄化一切众生的,那我们也随着这个愿力,来觉悟我们现前的一切因因缘缘。

学佛无碍智,得归究竟觉,佛在运用他的无碍的智慧,我们也这样去学习,就会体会到“九界同归,凡圣同修,等蒙摄受,咸得往生”的佛力妙用,九界同归一乘安养国土,同得究竟觉。

原来净土教法是净土,就是一切世间得到净化,不说我往生他往生,他修行怎样他修行不怎样,不是这样子的,是九界同归,这是佛力,佛力所照见的功德。我们要随着佛力照见的功德,体验九界同归,认识九界同归,实践九界同归。这不是我们要怎么样子,不是!随顺着佛的这个功德,去体验佛功德的内容——果觉因心。

别人把种子培养得很好很好,那个果子结得很好,我们取个种子,这种子很饱满——就是果地觉,再种下来——因地心,我们再去作为,就是佛的果地觉作我们的基础了。

我们平时以我们的业力为基础,以我们的现量为基础,以我们的道德为基础,那就很受限制。我们现在呢,以佛的果地觉,来作觉悟世间、认识世间这样的一个基础,就是种子嘛,所以称为佛力住持,它就远超了我们自力修持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状态,它是究竟觉的回归,我一起步就是最好的一个状态,最圆满的一个状态,没有一点点的缺失。所以它称为究竟圆满的教法,一生阿鞞跋致。不是说我这样那样,进进退退,那是自力。这个佛果地觉作因地心,无有退转,没有退转的。

弟子甲:我是把修佛、念佛作为重点,时间多用在这上面,实际上应该是多用在果地觉因地心的体验上、体会上,是不是?

慈法法师:对,我们这一杯水会枯竭,我们这一点水,不知道遇到什么因缘就会污染,会枯竭掉的。我们把它倒到大海里去了,没有枯竭的理由了,没有枯竭的因缘了,你就放心了。

我们接受了佛的果地觉,我们这个短暂的生命接受了无量光寿,融入了无量光寿,我们就没有生命生老病死的短暂的威胁了,没有这个怖畏了。那我们再来学习也好,实践也好,观察世间也好,充满了从容、安乐,不再排斥什么了,也不再去接受什么了,就是平常地、平和地面对一切,作为一切。

实际佛力住持,平常道业就会真正地展示在平常中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感觉到安心;清净平等觉,没问题;智慧慈悲,没问题。因为啥?果地觉里面是具足的,没有缺失。所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他的一个圆成的誓愿,来印契一切众生心。

一定要听清:来印契、摄受一切众生。一个都不能漏掉,漏掉了就不是普利十方,圆成佛道了。有一个遗漏掉,就不是圆成佛道,那就是我们这个心没有随顺佛心,没有随顺佛力,我们随顺的还是自己的分别执著了,所以称为“九界同归,凡圣同修”。

弟子甲:不要有分别心。

慈法法师:不是不要有分别心,是佛的果地觉没有分别心。

弟子甲:这个还是运用得不是太自如。

慈法法师:这个根本不怕,也不着急,不着急。因为我们了解了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我们要运用这个“本”作我们的本钱,修行也好,作为也好,你就不会有顾虑了。

——节选自2024年5月慈法法师北京随缘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