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是佛 心生惭愧 知生是佛 心生慈悲

“知心是佛”,实际这说的是自己,知道我们的心是佛,那人就会生惭愧。我们这个心跟佛差多远呢?这个差异,表现的差异,会使我们生起惭愧,就是我们表现的,回想这个差异,你就会生惭愧。因为你知道,本来应该是像佛一样的,怎么作为上这么多差异?那人就会惭愧。

“知生是佛”,知道众生是佛,那人就会生慈悲心。你看,这些佛、这些佛、这些佛,这些被蒙蔽的佛,你看,就会生慈悲。看到众生这个执著的作为,执著的一些过失,那我们就会心生慈悲。因为知道他们原本是佛呀,怎么会这个样子呢?那你看到这个执著的过失,就会生起慈悲。

这两句话呢,我感觉到把我们修行的这个截点呢,找得很准确,对自、对他,对自身、对他人。特别对自身呢,常生惭愧;对他人呢,常生慈悲,特别简单地把这个截点就找到了,修行的截点。对,就是跟过去的业真错开了,我从这儿来错开,是真正的一个修行内容。对自、对他的修行方法都有了,十分简单的一个可见、可行的东西。

这一点呢,大家就这两句话呢,常去观察观察。

对自对他,我们的修行都有方法,对自身生惭愧呢,特别有意义,对他人生慈悲呢,特别有意义。往往,我们凡夫的心,对自对他,就会反过来做,对他呢就会有责怪,这是凡夫的特质,对自己呢就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你看,他跟它是反着的,这是凡夫的这种执著,凡夫我执是这个特质。

二利行,就是所谓的修行者。对自己常生惭愧,对有情常生慈悲,那就远离了责怪他人、自是非他的这样的一个凡夫心,真正地做自他二利的修行者。

这两句话很重要。

——节选自生命反思第63课《控制欲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