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一切衆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爲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衆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爲因。愛命爲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猒。愛猒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猒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爲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衆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我们看生死本,开始给我们找轮回根了。轮回的根本是什么?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释迦佛用极亲切的话告诉我们:恩爱贪欲是我们的生死根!世间人讲爱情,讲这个讲那个,都是生命轮回根本!
我们欲界众生都以爱欲为根本,都因爱欲而来到这个世界上轮回。见到父母不净行,女者缘父,男者缘母,投胎而生。所以来处不净,生处不净。过去有观三十六种不净。故有轮回——这言词很亲切,不是说我们轮回有过多东西,因为恩爱贪欲就够了。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称为四生,常说四生九有之类。“皆因淫欲而正性命。”佛说的很真切!欲界四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我们生命就来自这个地方,这没什么可遮掩的。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看看自己!有爱就有恨——有爱则有贪、有取,不满足则起嗔、起恨,一切烦恼由此而生,一切轮回由此而生,由爱憎而生。有些人学佛也是爱憎分明,反而比一般人还苦。
像在文革时间,有些家庭中夫妻、父子、母女等,因为爱憎分明,分出来他是这个派、她是那个派,搞得乌烟瘴气,甚至动刀动枪,一家里人反目为仇。很多人来到寺院,也会说这个人好或者有佛法,那个人不好或者无佛法;对自己感到有佛法的人可以割肉给他吃,对感到没佛法的人恨之入骨。所以许多人是混入佛教,因为他不搞佛法,在搞阶级斗争,特别可怜,苦难不堪!文革不是毛泽东所发起,而是大家这种心业或共业的感召。现在人这种因缘还比较重。
爱为根本——佛给我们说根本了。轮回的根本、无明的根本、生死的根本,原来是爱!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汝爱我色,我爱汝身,女爱男,男爱女,纠缠不清,生死轮回,无有休止。男女之爱,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我们人类面临的生死根、无明根,贪嗔痴慢疑都从这里发起。因为人类选择性特别大、跨度特别大,人身极难得,但人的爱憎特别分明,因为人的思维意识、分辩意识极强。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我们这个命就因为父母媾合产生不净的红白二种子,因为欲有——色欲、男女色欲。佛在许多经典上直接指出这是我们生死之本。千变万化,不离其宗。情爱伤害的果报苦不堪言。很多人因为情爱,得不到就自杀、跳楼、让对方毁容,得不到所以起嗔。现在人因为自己的虚妄设计,也会产生这样因缘,爱到极处会生嗔。像那种虐待狂,残害生命,杀人为乐,也是爱极生恨。
“众生爱命,还依欲本。”我们对自己这个色身特别爱护。越是下劣众生越贪爱自己。你看苍蝇或者一些小虫子没事就洗涮自己,猪猫狗鸭都会洗涮自己。像猫,一会舔舔爪子,一会洗洗脸,然后摆弄摆弄尾巴、梳梳身上毛……越是生命脆弱的因缘,越会贪爱生命,在爱自己的因缘上付出越多。描眉、画口红等等,这样的人情爱炽盛。我们末法时代人就是爱欲炽盛——欲、占有欲特别强,这是末法时代一个特征。众生爱命,还依欲本。这个本就是欲,由欲而来。
“爱欲为因,爱命为果。”佛教我们发大乘心。在《妙法莲华经》中赞叹药王菩萨,乃至说燃臂、燃身。菩萨戒上与楞严经上让我们燃香供佛,主要使我们有舍的因缘。每年我们出家师父在一起,都有燃香、燃灯、烧一点肉皮。其实佛不需要这个,主要是破除这种爱命的果罢了。这是佛的一种教诲。若依此行,渐渐能认识到这个生命虚假,或能超越它,或能有个善巧机遇。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欲望澎湃会越来越大,人的欲海难以填满。你第一回随顺它,就有第二回、第三回……十回有一回不随顺或者违缘一现前,嗔恨心马上发起。喜顺缘的人就是欲炽胜的人。有人把欲转到男女身上,有人把欲转到钱财上,有人转到官位上,有人转到名闻上……还是占有,改头换面而已,同等无别,都是苦本。任何人违背他,他第一个概念就是嗔恨,就是伤害他自己的因缘了,没有其它。
“境背爱心,而生憎嫉。”这样的人妒嫉心还特别强。比如他想得到某种因缘,别人得到了,他便生妒嫉与憎恨。妒嫉之人会不惜一切代价、不惜一切手段、不惜捏造种种罪恶,编造别人罪恶之时不惜一切言辞,如钱塘江之潮水,奔腾不可抑制。
“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这样的人必受其报。没有证得佛果之前,因果丝毫不爽。有人说不怕因果,说因果对自己没用——这样的人,因果对他惩罚最厉害。未亲证空性、佛性之真实,未入不动地,这都是未证言证之狂话。随顺说叫增上慢、无知罪;说难听一些是打妄语、犯于性罪,多受虚妄果报!
未证言证,末法时代这样人特别多。地狱饿鬼,你知道是虚幻业,但是挡不住。人到痛苦面前,知道是虚妄,瞪着眼也没办法。说大话时一个赛一个,不怕因果;真正因果现前、业力现前、痛苦来时,虽然是虚妄的,根本受不了!所以消除业障还要慢慢地渐次修持——悟是可以一下悟过来,行持还要一步一步走过来。
“知欲可厌”,欲甚可厌,但现在人纵欲无度啊!依止快心、快意,骋情自在。道宣律师在《净心诫观法》上说末法时代人多舍师学。就是不依佛教,不依师教,早早离开师长与戒律了。为什么?依止快心!““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虽然对欲感到可厌,舍诸恶,习诸善,也不过是人天
果报罢了。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弃爱乐,就会舍这个因缘,爱本还没有丢,还有取舍。“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这个地方善果多是禅定,于色界无色界天。因为他将爱乐与善恶都舍弃了,就可以到色界禅,从初禅到四禅或者到非想非非想,证得种种禅定,叫增上善果。但这也是轮回业,非是无漏业。
“不成圣道。”禅定不能说是佛法,佛法含禅定之因缘。现在世间人干脆把善法当成佛法。有人说你们佛法不就是做点好事吗?与人为善吗?不吃肉吗?现在有些人不是从迷信上来认识佛教,就认为佛教是食素。
“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我们看看自己的贪欲啊!贪欲炽盛之时会转移方法的。也有人舍弃俗家,舍弃种种因缘的贪——男女之贪、财色之贪、名闻利养之贪,到佛家来搞一些贪,贪什么呢?贪法!我经常见人到处求法,求而不修,他说我以后有因缘再行法——说的挺好,还是贪相,不得清净法益!现前利益没有,还在奔波。当然这比贪世俗好得多,还是有对之说。
“及除爱渴。”有人说一天不见某人我就受不了——这叫爱渴,像饿鬼需要水,闻到水他就会拼命扑过去。这都是情系,从学佛角度来说是可耻的。从人道上来说可能正常。现在社会因缘极为错乱,在世间学佛欲得清净法益极难极难。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爲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衆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菩萨变化示现世间,非爱为本。”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及至说种种教化亦复如是,但以顺应众生、接度众生为增上因缘,不是自己发起,非以爱为本。但现在人学佛往往是以自己需求、以满足自己需求为学法因缘,还是以爱为本。这个地方要对比差别,对比出来我们就有随顺法性的因缘了。要不然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因由,一搞就堕入世俗。
“但以慈悲令彼舍爱。”观世音菩萨的教化最为明确,若以佛身得度者——得度就是令舍爱。他不是爱为本,他是欲令我们得度罢了。以慈悲为本,以智慧为本,以方便为运用。
“假诸贪欲而入生死。”菩萨若不随顺种种众生的生命,就无以施教,不入种种梦幻境界,就无以度脱梦幻众生。所以诸佛如来以三摩钵提示现幻化境界,接度幻化众生,不染著幻化境界,这叫三摩钵提,也叫三昧。诸佛如来施教,有无量三昧善巧,于幻化境界显现种种欲,杀、盗、妄、淫都会建立。在《央掘魔罗经》里说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就是示现恶。藏地一些修法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修持、随顺众生贪嗔痴慢疑而发起修持,这都是诸佛菩萨方便施教,为接度此类众生故。
有一菩萨入魔宫殿,波旬五百魔女向他求爱,说你若爱欲我们,我们就跟你学习佛法。这位菩萨说大家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满足汝等一切所需。也是这样教化,不以爱为本。众生以染著、以爱为本,与此差别很大。看不到这个地方而盲目习仿,可能会堕落。很多人看济公活佛吃酒吃肉,说我也要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那是妄语者。济公活佛可以吃死变活,可以吃肉吐金、用涂佛像,你能吗?这没什么,不过是一种善巧方便罢了。众生见其作为,不知其心行。
末法时代这样的人特别多,嘴上说空,行在有中,多堕罪恶,因为爱欲。现在人口中讲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了,然后行自己私欲、情爱,纠缠不清,爱憎分明!这都堕入魔眷属了,被爱欲魔所染。
佛教化不如是,他要我们断爱本、出生死海啊!阿弥陀佛平等回施是一切众生咸得往生,无一众生得以舍离,同时修行,咸得饶益。这是清净平等之觉,非爱欲之发起。但现在许多人修法,拿佛的因缘作挡箭牌,自己在下面搞贪嗔痴慢疑、名闻利养,真是可怜。欺骗于佛,堕落无极,不知堕落到哪一道!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能舍诸欲及除憎爱,永断轮回。”这个地方看你是不是舍欲、是不是舍憎爱了?你还憎爱分明,怎么学佛?张嘴就是学佛,下面给人搞爱、搞憎、搞恨,以满足自己私情私欲,这不是学佛之人。这个地方我们要深深思维啊!“勤求如来圆觉境界,于清净心便得开悟。”清净心中可以开悟。什么开悟?开什么悟?出离生死苦海之善巧与方便。
【善男子。一切衆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轮回是我们的本份,爱憎是我们的作业,所谓凡夫作业。若看不清这个地方,自以为是就太可怜了。许多人夸赞自己、炫耀自己——本来你的本都是生死本、爱欲本,还说自己有佛法,多堕魔眷属!啥叫魔眷属?受无量魔难!佛法如是说,如是教诲。
“显出五性差别不等。” 前面有问几等差别,下面讲五性差别。“依二种障而现深浅。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正见没有,邪见炽盛,自以为是,认为天下就自己正确——这样人的身心世界都在崩溃边缘,苦难不堪。这个地方叫理障,理障会闭塞心源,身体也不好!
“二者事障,续诸生死。”事障是因为爱欲而发起,以爱为本,发起种种作业,是故生死相续。这个地方是事障,你只要做事都有障碍!许多人算计很深刻,隐藏得很深刻,都不顶用。一违背他就起烦恼,那怎么不成障碍?未断灭理障与事障,不能称为觉悟者,你自以为是不顶用!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衆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衆生。欲汎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衆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衆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爲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衆生咎。是名衆生五性差別。】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以前我见到一个人,别人一说话他就鼻子一哼,不屑一顾。我们因为刚刚发心学佛,去求教,就感到自己问的问题特别可怜。后来看看经典,感觉自己挺可怜,感觉这个老师也可怜。自己可怜在何处?生在末世,见到这样因缘。这个老师可怜在何处?多病,多烦恼,骄慢炽盛,邪见炽盛。
现在这样人特别多,不能从自己虚妄的骄慢中走出,就是不能从爱命为本这个本中走出来,自以为是,骄狂虚慢,或者增上慢,不堕魔眷属也堕罪恶的爱欲的业流中,苦不堪言,还自以为是。
“若诸众生永断贪欲,先除事障。”先从除事障下手。我们做事皆不因为爱欲而发起,就会从事相上超越,先得事无碍,事无碍归入理无碍,达到理事无碍,成就事事无碍,圆满无碍,所以入一切自在方便。“未断理障。”因为理障甚深、甚细、甚广大,事障可以渐除,是下手方便。
“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从事相上舍弃,在理上并未通达,这样可以证得声闻、缘觉的利益。声闻乘过去叫根本乘,是自利发生之方便与善巧。所以在密教修持中最重视于此——声闻乘,就是自利现前;自利不现前不敢谈其他,也谈不上。在我们汉地,小视根本乘教诲,说为重视大乘,实际上口中说空,行在有中,反而比一般人还不如,不能相应故。贪大求洋,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干,一无是处。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欲泛,欲回施自在的大方便,欲得到这种大方便的因缘运用。“先当发愿勤断二障。”誓愿力是佛法中第一方便力!诸佛皆依愿而成就,依誓愿而建立,标心成就功德相。
现在我们学佛人基本上没有誓愿,所以修法往往茫然不知所归。走一点路就茫然了、走一点路就茫然了……没有誓愿,没有大的誓愿,没有尽未来际的殊胜誓愿,没有顺性誓愿,所以很难圆满佛果,即生得以成就。故应先发誓愿。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假设事障与理障能伏——不说断,因为断与伏还有差别。过去判三贤十圣——三贤与十圣的差别,就是四十个菩萨次第的差别。三贤是伏见思二惑,十圣是断二惑。贤者已超出常伦,但还不是究竟觉道。这是过去教下的一种判法。“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槃。”入真正圣位了。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这话真是惊天辟地——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前面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证佛道。这个地方是一切众生皆证圆觉——真是狮子吼啊!唯佛能宣化这样甚深教诲。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学习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