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佛是念如来种性,现行如实舍报归本

那我们要用这个方法处理,你肯定也不装了,装啥呢?谁让你装装啥?那要不装了你的身心调柔,身心安乐。那知佛恩报佛恩。那你感激世间父母,感激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句话可能就不是胡说了,就不是装出来的。就是真实心地的语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勘验自己心,是不是真正地随顺法教了呢?这可能真是每一个人要自检自敛自我观察的东西。

别人怎么做一般我们管不了也代替不了。一旦去干涉别人的做法说法的时候真不容易。特别的不容易,去侵占别人的意识思想业报作为很不容易,难度挺大的,所以不如直下的自己去体会佛恩,报佛深恩,令生命相续。还有一个真正不装腔作势的机会,要不然就装个修行的样子,装一个好人的样子,坏人的样子装一个什么样子,结果自己端着很辛苦很拿捏,下去了你就腰酸腿痛了脖子歪了,受那个罪干啥呀。不如自己去如实的知自心。我们在外在看的那个表象上少用点心,在内心世界多用点功。在自我审视上多觉悟,眼睛我们尽量的不要去盯着这个盯着那个,这个人怎样,那个人怎样,谁对我好,谁对我坏太浪费精力了。看我们的心是不是真正的缘闻这个名号是为俱足无上大利。南无阿弥陀佛,去感觉我过去没有闻,再念一遍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摩尼宝号,这个圆满功德的报德,法身功德,应化身功德聚在这样一个六字洪名中,所谓的万德洪名摩尼宝号来印契自心,令心圆满。你说心圆满,那我们就以圆满心南无阿弥陀佛。那果地觉为因地心修行,作为,言说,思维,真是不装了。要不然总是有点装。就不清楚装个啥样子,在人面前装个老修行的样子,会说会道的样子,或者说装一个不会修成的样子,装一个什么骄慢的样子,可怜的样子,求法的样子等等,那都是枉费心机。不如直下地承接阿弥陀佛这圆满报德的给予,是为俱足无上大利。

就是释迦文佛与弥勒世尊的这样一个直接地印契传递。为什么交给阿逸多没有交给其他人呢?因为阿逸多是一生补处,释迦佛是已成之佛。佛佛相传,传什么呢?传佛心印,印什么呢?印一切众生,他就印九界众生,这个教法不是印阿逸多的,是让阿逸多传递这个东西。它也在传递这个东西,让代代相承,传什么呢?诸佛心印?什么心印呢?闻名俱足无上大利。这就是阿弥陀佛的修德以名号传递,让一切有情莫不闻其功德名号,印契自心。令其俱足无上大利。就是所谓圆满缘起一时生起,圆满缘起一时得见,圆满安住一时成就。你说我无始以来造多少业,他无始以来造多少业,一切业如幻,你敢吗?你不敢,阿弥陀佛还是说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普利诸群品。还是这样的印契,印契什么呢?闻名俱足无上大利。那我们要是在这个地方不用功夫,那你就去装,在这个净土教法你在装。你要修,你要学,你要这样说,那样解,那样讲,行呀。

我们是不是可以用如来种性实践佛法?无量寿经中乃至说释迦文佛阿弥陀佛嘱累给阿逸多,嘱累给一切有情、九界有情,令一切有情得究竟安乐,即是大安。究竟安乐是阿弥陀佛修德给予,来令一切众生于自己现前业力,所谓修德上或者说业力面前,无所畏惧,究竟回归。哪怕是你落在一滴水上,是一滴污浊的水,入到大海还是大海;你是一桶水,入了大海还是大海;你是一点毒水、黑水、污水、泥巴一样的水,污到极致,扔到大海还名大海;是清水,是圣水,入到大海里还是大海。一切水入海,皆名大海。法性之海,阿弥陀佛亲证清净平等圆满之功德,以名号来印契一切众生性具事实,令我们在这个地方起步,顺性起修,顺性作为,顺性安住,顺性来认识生命。

所谓如来种性,那是不是如来种性,是不是这种教法的传递?大家可以看这个所谓圆顿之极圆顿,究竟之究竟,了义之了义之了义,径中之径——捷径的径,是不是这样?我们可以观察了解。

净土教法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佛佛相承的教法,所以唯佛是念。《净土传承与誓愿》这个书一出来,很多人看都没看就开始说传承。我说看书,看看内容再说。历代净土教法的学习实践传播者都是传播唯佛是念,没有传播唯他是念或者唯业力是念、唯这个说那个说。唯阿弥陀佛之修德是念,是净土教法根源所在、根本所在。在这个地方若不用功夫,你就在自己无始以来无明业习种子中用功夫了。这个地方业种的置换、业种的印契,直接使我们无始以来无明种子回到如来种性上来。这么一念——因为这都是不可得,这一念圆满印契,直下使我们清净法性功德中彰显出来圆满的作用力、无碍的作用力。这样一个缘起,这样一个种子。

菩萨们!世尊说闻这个法难,没有说这个法修行难,只说闻法难。易行,难闻,难信!难信在什么?你用你那个无始以来学的知识,在这个地方不起作用。很多人说我用这个教言说、那个教言说,行不行?似乎也行。但这个地方说闻名是为具足无上大利,你若不在这个缘起上认真实践,其他地方基本是兜圈子!在无始以来无明习惯中兜圈子,或高或低,或者高雅一点,或者粗俗一点,但都在兜圈子。为什么?净土教法的特质——以佛的果地觉为因地心。所以我们要依经依教来认识这个教法,来直下承担,直下认知,直下运用。

有人说我看到很多人闻名也没有圆满——对啊,业习还在相续,业报还在相续,依正二报还没有彻底转变;但这个教法已经接受,这样的人敢如实面对自己的依正二报,他从容多了,安详多了。活着能安详,舍报也能从容,那了不得了。什么了不得?至少在阿弥陀佛这种功德接引下,生存之时安详从容了,透彻明亮了,简单如实了,远离虚假造作,舍报直下回归本家本国。因为那是法性之土,就是弥陀报德之土——你顺应报德给予就回报德之土,就这么简单。你顺应他报德的印契,就回他报德的真实功德藏中,所谓如空回空,这样的真实,这样的简洁!

用多少道理去讲,不如直下实践。实践完了再看那么多道理,原来道理就是为了方便。什么方便?去疑虑方便!直接实践,实践过程中你再看:疑虑不过是个烦恼,不过是虚妄业。

要是用疑虑心实践,像我刚才举那个念楞严咒的例子——你念得越久,疑虑越大。所以很多人念佛几十年,结果概念就是我不能往生。我说不能往生你念它干什么?缘起是什么?他说缘起是我业障太深!他这是缘起,不是果地觉为因地心作为缘起,是他业障太深,他怎么往生?业障深怎么往生?业障深只能在业障中徘徊,你念的佛名还是增加你的,没有用其他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业障很深业障很深业障很深……我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不能往生……那样你念一万万年还是不能往生,还是业障很深,种子在那里起作用了!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为具足,是为无上大利,是为圆满——南无阿弥陀佛!圆满了!能生不能生都是胡扯,生不生都是胡扯,胡扯啥?你装啥装啊?装得可怜兮兮的不能生,或者吹牛说我能生——不都是吹牛吗?本来无来去,生啥啊?人总要弄点虚作点假,就是不安自心,不能真正回归。

果地觉为因地心毕竟圆满,毕竟无碍。我们莲友可以在这个法上审思,简单化它,可以运用,可以真正在我们种子海中、心地种子这种实质内涵中用功夫。

这个地方唯有你自己负责任了!释迦文佛,阿弥陀佛,弥勒菩萨,历代善知识们,只能把方法传递给我们,实践完全靠自己,接受也完全靠你自己了!你说我还是不接受——不接受他还是给予、给予、给予,不断地给予,这就是佛的无量光寿。在你生生世世中他不断地给予、给予、给予……过去无量劫不知道给予我们多少次了,我们一直推推让让地说我不行、我业障深。这一生要接受这一生就成就了;你这一生还不接受,还推推让让,你下一世再说,反正种下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