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性的现行作用011

第十一集:果觉为因同生安乐

我们一如既往地礼请三宝来加持我们,使我们具足正知正见。佛在八正道中第一提到正见。我们这节课中提到的话题是种子,过去讲因果、因缘——这个因就是种子。净土教法讲果地觉为因地心,还是讲因,这个因会在相续中产生果,这是相续业中相续力的表达。

果觉为因永出三界,现前抉择同归性海

大乘教言中,尤其果地教言,是讲因果同时、因果互彻、因彻果源、果彻因地这样因果互彻之事实。实际是揭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或者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事实,让我们大地众生认取这个事实。认取事实——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蒙蔽、业习蒙蔽、所知蒙蔽或者感知受觉的蒙蔽会阻碍认取,这个阻碍称为业流、业力。就是他会迷惑、会徘徊、会压抑、会骄慢,出现贪嗔痴慢疑不正见等诸多烦恼,乃至轮回不休的相续。

这个地方在于因。我们来因阿弥陀佛果地觉为因地心,这个因一旦确认,就是我们能顺应法性,顺性起修——这句话成为生命的事实,就能改观我们无始以来轮回不休的不可思议业力。虽然无始以来无明业力不可思议,要是我们能真正仰仗佛圆满报德的给予与法性的印契,或者说回归,真正运用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大地众生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入本际光明藏,从此起步,因果就同时,果地教言就能一时彰显,无始以来九法界的业力一时散坏。

似乎这一句话就把它彻底了。但在作为中若以渐次心、所知心、业报心来看,太浩瀚的业力了,太浩瀚的差别了,这个地方太繁荣了!人会不知所措,走着走着就被业习所蒙蔽、知识所蒙蔽、共业所蒙蔽、受觉所蒙蔽,这个蒙蔽造成我们认取不了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之事实。在这个因上不能确认,就把无始以来的业当成因——这个业在外缘成熟下,就是依报推动下,因因缘缘因因缘缘地开始轮回了,开始了九法界差异的作为。

说九法界,往往其他法门不讲九法界,他一讲就是六道众生、三界以内这种轮回业相。像三圣道教法——菩萨、声闻、独觉,一般来讲似乎不用涉足于此,因为我们这些烦恼具足的凡夫能出离三界就是很了不起、很了不起、很了不起的不可思议的渐次法中功德了,能出三界轮回真是不可思议的大事情!

如果没有遇到佛法,你不管遇到什么教——这不是贬低其他宗教——认为有真神的宗教、主的宗教、上帝的宗教,他没办法出离三界!那个心智中根本的我,就是神我、大我、虚空我乃至无住我、本际我……不管什么,只要有一个我,他就没办法出三界。三界就是因为“我”而生,不管是法我还是人我。

很多人说在声闻法中证阿罗汉不还有法执吗?他那个“执”有,“法”已破,所以他这个寂灭为乐的事实成就了烦恼尽处的功德与利益。这功德利益不是我们想象出来的那种所谓法执,只是说在寂灭功德中他确认了这个功德。像我们对因果的确认一样——他确认这个因果了,在这个地方会止步,说是休息之地。我们世间人要是深信因果,了知因果本质,就能驾驭因果,不被因果制约或埋没,出离不知因果、不信因果的迷乱痛苦或者昧于因果的沉重,得到超越因果的自在,运用因果的不可思议功德。

佛法不说断灭,他讲到一切因果的本质不可得,本质无我,本质性空——这是广大不可思议的法界,因为空而建立因果。诸佛菩萨贤圣善用于因果,就是在本无一法可得的空性中善于设立种种方便,接引种种迷倒有情出离因果;不是断灭因果,是善于运用因果、觉悟因果。

我们在常态下,若是不信因果,肆无忌惮地以断灭心、顽空心设想一些东西,就会颓废迷失,感觉活着没意思、活着无序、肆无忌惮,最后整个是失心狂妄。为什么?没有因果的条理性安排与观察随顺,人就会那样子,就会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很多人认为无所顾忌就是空性,实际不是。无所顾忌与空性的差异在什么地方?我们慢慢了解它。

若是相信因果又迷于因果、昧于因果这一类人,基本上说是世间善人。在我们周边,这种善人是比较沉重的人——他把因果处处著实、处处当真,与断灭见一类的有情不一样。这一类人做事谨慎、负累,最后可能被因果压垮、击败、不堪负重。像出家学戒者,若是不知道清净戒体、无漏戒体、无作戒体之事实,很容易被自身业力、他人业力、僧团共有业力等等迷惑、染著而堕于因果不能自拨。

佛教不断灭因果,不昧于因果,他直下以空性善巧入一切昧于因果、不知因果的众生心智中,使昧于因果的人得到轻松与解脱,使不知因果的众生渐渐了知因果次序,得生命相对安乐。我们以善法说、因果说,是为了接引断灭迷失、肆无忌惮的有情——接引此类有情,性空是十分有意义的教诲。善恶、是非、人我、常断等对待见一时销融在正见的这个接引中了。所以一切无我、一切无常、一切法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不可得这样抉择的事实,能接引不信因果与昧于因果这两种边见状态业报的有情,所谓三界有情。 我们要知道因果的种子,出世间法只是顺性设立的因果,如此而已。因为顺性销融一切因果,所以顺性修持就是出世的修持,或者说出世的运用性德善巧,生起广大因果妙用而不昧于因果,亦不断灭因果。以种种善巧接引迷失于断见中有情与昧失于因果中有情,这是一切佛菩萨度世善巧的根本所在。

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认取,阿弥陀佛再次以他无量兆载永劫的修德,就是圆满的修德,来平等地以名号音声——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传递印契每一个众生,平等地印契,清净地印契每一个众生,不加择取地印契实相法界,就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实相法界,就是真实说的法界。使一切众生在平等缘起、清净缘起、圆满缘起上作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因的择取,实际也是果的择取。这个因果同时会使一切善恶凡圣有情于此法中永离断灭见,永离昧于因果的沉重,即是永出三界。

这个种子就可以改变我们无始以来昧于种种因果、种种作为、种种感知的无始无终的轮回。这是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修持功德所建立,是五劫思维之极大善巧,也是他观察二百一十亿佛土——就是一切众生世间、一切诸佛国土甚深不可思议法藏中的这样一个结晶,这样不可思议的心智的升华,或者说善巧的升华,能使一切众生不离现缘而就路还家,不离现行而成就菩提。这样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之事实,就直接昭示于一切生命的直下、现前。这个现前的提示、现前的认取、现前的抉择,你随顺这个抉择,就像百川归海,即名大海。如果还有骄慢心、自大心、边见心、固执心,还有自己学习的不同道理、自己的说法、认为自己怎么了不起或者自己怎么迷失、什么福报、什么业报等等,不随顺这个因缘,就会在自己业报里继续相续着。这个相续就是无始无终!说一堕人身万劫不复,是因为闻到甚深教法不作随顺,他随着业流又去了。

有我修行种非清净,不为自求法益流布

你说阿弥陀佛功德力不可思议,为什么不直下把一切众生横断、横截、横流,不让一个遗漏?是呀!教法是这样的。平等接纳,无所不摄,光照十方,令一切国土一时变成无量光佛刹。这个教法传递如是,接引众生如是,不择善恶、大小、是非、凡圣、人我,平等回施。这正是佛陀舒畅之心,或者说畅佛本怀之心,这样一个特质,就是没有遗漏。遗漏是在众生边的一个择取上。佛之所以成佛,欲照亮法界接引一切众生,把自身的因缘彻底照亮——照亮了,众生缘此亦得这种心地灿烂,就是说百川归海即名大海。

你随顺就得入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藏,而不是我修出来、我弄出来个啥。现在我们普遍的心智中,都认为自己能修出来个什么、能弄出来个什么——这一定是世间心。这个世间心坚固到什么程度?说你不修你怎能得到?你不积累怎么得到?这种世俗心就是昧在因果相的心。佛陀的教诲,所谓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或者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没人正视或者审视这个事情,就一定要弄出来个动静。

在这个地方人是孜孜不倦的。我经常听出家师父跟我说要证个啥。我说你要证个啥?高尚一点说,要证个什么三昧、证个开悟、要破三关;笼统一点说,要证空性;学一点密法,要证相应等等。就是我们这个心永远没办法歇下来,这就是起步无由——因地、下脚地方没有。

阿弥陀佛这个九界同归实是平等缘起的事实!在这个地方认识不到,所有起步不过是个慢心,就是我要干什么——“我”字一定排在前面,法皈依我,一定是我要干个什么。这是十分不可思议的,无始以来业流的领头军就是“我”!这个领头军,一张嘴、一动念或者所有感受、知识、业相都是“我”在领头,实在没办法产生法则利益的事实。我们无始以来的无始无明,怎么使无始无明的业流不再相续?真正有彻底改观?或者展示出来我们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

世尊在千经万论中都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告诉我们歇心菩提,告诉我们种种烦恼即菩提,以种种方法让我们即下心来认知这个种子,认知大地众生的如来智慧德相——认知抉择这一点。但“我”就不服气,“我”就认为我要弄出来个啥——“我”字在引领我们步入新的轮回、新的业力相续。众生这个业,一提起来“我”,他有十分充分的理由来推动我执与法执,这个执著千劫万劫累劫总是轮回业!

佛也说“我”。我们读往生论中说“世尊我一心”,这不是“我”吗?所以过去善知识把“我”称为流布我、名言我、业力执著我。流布我是为了使法有广泛传播的方便;名言我就是一个接引,无有实质的接引,为了交流方便设立名言;业流我实认为有所得、有所失、有所成就、有所改变等等,就是业流的执著的实有的我。每个人都可以看自己心念,我们把“我”提起来时候是流布的我,还是名言我,还是著实一个东西的善恶、大小、是非、人我?

只要提起人情世故、是非对待一定是业流我;包括你打着修行旗号、你说这样说那样,这个“我”就是个业流我。它的主体就是实有,我要证个什么、我要得个什么、我要成个什么……这个我背后就是在业力中著实。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这个“我”就是为了使法流布,一个愿力的称谓,一个改变无始无明方向的善巧方法,这样一个缘起称谓。他是告别无始以来实有我的执著的无始无明轮回的善巧,这个善巧就是流布方便。是一个流传方便罢了,这里面有法则的内涵。

很多人交流时候,一赌气就要修行去;或者感到要跟别人不一样,我要修行去;或者感觉自心有嗔恨了,也需要修行;一有爱染,需要修行;一感觉要找个高尚东西,又要修行……我们读过佛菩萨的愿望,他们没有搞这些东西。

药师佛第一大愿比较好记:设我来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干什么?光明照耀无量无边世界,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令一切众生如我无异[11]。他这个“我”就是流布,他光明遍照是为了流布,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还是为了流布。流布什么?令一切众生得见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他没有说我要证三昧——没有下文了。我要证三昧干什么?我要证空性干什么?我要开悟干什么?要作人师、要比别人强、要高尚、至少不受人歧视……这都是争一口气,与诸佛如来愿望的差异在哪里?我们可以作自我心灵的简单评估。

我经常遇到这样的菩萨,有人想回避点矛盾,就说怎样怎样……你说你以前不也去闭关吗?我每次闭关,最大动力就是忏悔!为什么忏悔?有时因缘真是表达不明,说不清楚了,或者有误区了,就去佛前忏悔忏悔。忏悔什么?生于佛前佛后。生在佛前我们不管了,生于佛后真是没办法,遇到问题就得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只有忏悔。忏悔什么?忏悔生在佛前佛后!这个业障忏悔啥?忏悔你遇到这个因缘;忏悔本来无一法可得,为什么又滞在、阻滞在这个地方?

这是高尚还是低下不知道,但你要是说我修行,我要为自己修出来个什么东西,后面不癫即狂,不慢就自卑,不信看结果!我们可以做社会调查:只要把“我”举起来,想去修行,想去这样那样,后面不疯即狂!为什么?没有正见引导,没有愿、愿心之清净——没有清净种子,就是本具本净的种子,不管你多么高尚的口号,一旦到这种因缘上一定会出现魔乱。

所以种子对我们每一个人尤为重要!重要到啥程度?每一个人都需要审思,尤其你自己心中评估:你自己这个心念到底是哪个方向,会产生什么因果?你要真正缘着佛陀给予与印契的本具、本净、本来清净、本来具足之心智,本无一法可得之正见去修习,那么不是利生事你不修,不是爱护僧团道场教法的事你不做,毫无意义!所谓不为自求,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大乘菩萨一发愿、一发心,像文殊菩萨发心: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这讲得很清楚,他发心不为自求。不为什么自求?说我不做菩萨不做声闻等等。为什么要发这个愿?

我们平时发的什么愿,你念几声佛是干啥?后面是名闻利养!你修几天法,后面是什么?想受人尊重!你想干什么?想证三昧!后面支持你的是什么?证了三昧后面又要干什么?什么东西支持你去证三昧?什么东西支持你要这样作为?人不审思就变得一定有所得。到时候一旦没有那个得,就怨恨大了,说我这样念佛这样修法怎么不给我得?开始算账了,信仰就会散坏。散什么坏?

很多人说要是不为名闻利养我修什么?要不为出人头地我修什么?我要是不赌气在人面前有个出人头地的东西我修什么?他没有动力!这个动力不建立,咋修?看着人去礼敬,说这个人真苦行啊,这个人穿的衣服真破啊,这个人脸色腊青腊黄啊……这个人真有修行!为啥?你要礼敬。或者说这个人吃得满面红光,这个人……行啊,可以把世人弄得这样那样,但这个因果怎么办?

我们天天早晚课上念: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每年都讲这个,这太重要了!这个地方要是认识不清晰,后面所有路子就会出现未证言证的东西或者名利的东西、赌气的东西、比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显得怪异惑众的方面……你没有其他东西了。什么东西支撑你做这个修法那个修法?就要与别人不一样!那意义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拿这个东西,最后做个负债人,费了很大功夫最后就是负债!因为你没有解决自身烦恼,还在被名利所左右,八风还把你吹得东游西荡。费了很大功夫,结果造了更大业,更大一个业的圈子。要是按照法则说,很多人十分可悲可怜。可怜什么?就是这一点。好人家的孩子学佛来了,结果堕入名利的怪圈、神奇怪异的怪圈、装腔作势的怪圈,反而不如平常人。很多人看到一些所谓的修行人,他们的心理、道德、意识根本不如平常人。为什么?没有正见!说这个人以前还挺好,现在在人面前鼻孔朝天,怎么这样了?作白衣时说话还有条有理,现在怎么语无伦次呢?过去对人挺善良,现在怎么这么计较?骄慢生起了!怎么语无伦次了?在得失中把心烧焦了!

九界念佛同等大利,乃至一念必得往生

这个种子,种子的改观,净土教法这个果地教言,彻彻底底地、根根本本地、清清晰晰地给我们作了改变无始无明种子蒙蔽相续产生业流的一个极大方便与机会善巧。当然这个机会善巧我们要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这样法味。就是你入这个法流,体会这个法味。你也不需要固化自己,你也不要衰减自己,你也不要责怪自己过去所有的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需要责怪过去所有作为,不管身业、口业、意业,不管人际关系亲疏好坏,你都不要管它;或者说被人看得起看不起,这都没有意义,对我们解决生死烦恼一点意义都没有。

但是恰恰这个地方我们容易关注:谁亲谁疏,谁有势力谁没有势力,谁好谁坏,这个人做事这样那样……就是不在种子这个依止上真正用功夫着力,那就走弯路啊!这个弯路到底有多大?很多人无始以来一直在走这个弯路,就在蒙蔽自己。蒙蔽自己的因果比较好处理,一念回心就结束了。但是你蒙蔽了他人,一盲导众盲,后面跟着你一起掉下去这些人就辛苦了,你拯济他们就困难了。为什么?你自己摔着了,肯定受伤害了;别人再摔了受伤害——因为你受的伤害!这个伤害不是伤害一个身体,不是伤害个人得失这样的小问题,而是心智上的迷失、生命大方向的迷失。这种怨恨相续、业力相续,结极大恶缘。

以前看到一个龙王的故事。讲一个沙弥,他师父贪图接引人,想给人剃度或者给人怎么样。因为这个贪心,接引了这个沙弥。接引以后也不施教,放任自流。结果这个沙弥在业力相续中由于嗔恨心断了生命,堕入恶龙的业报中。后来他师父坐船出海,他就兴风作浪把船掀翻,把他师父抓起来。龙爪子比人爪子厉害得多,他用爪子把他师父掂起来,说要不是你,我没有今天的果报,今天我要你尝一尝嗔恨果报的结果!为什么?你把我剃度出家,让我生恶业乃至种种嗔恨心,以至产生龙身果报,受极大苦。

要了解我们的作为不单单是自己!很多出家师父不是影响自己,很多居士也不是影响自己。为什么说唯佛是念在这个时代有方便?它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纯粹因缘。为什么持名?它很纯粹!九界众生因为持名皆可得到弥陀报德回施,很纯粹,很平等,很一味!他是以愿力而展示的音声相续。所以在我们汉地,持名念佛广泛流传,避开了许许多多过患。这些过患就是我要怎么样、我要怎么样的名利。你唯佛是念没有名利!因为九界同归,凡圣同修,你凭什么用名利去触动与别人的关系?触动不了,没办法触动。你念佛也是念佛,他念佛也是念佛,都是阿弥陀佛,凡圣前后大小老少,都是一样南无阿弥陀佛!为什么会触动这个不公平的东西?

世间有业报差别,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社会次序。念佛,大家同归极乐,这是法身慧命的大问题。世间次序是世间生存的一个特质状态。像我们出入殿堂或者吃饭等等,都是世间规矩,这并不影响我们同生极乐的平等法则。你说我们要把世俗因缘砸烂,然后再用这个平等法则——那太不容易。因为世间法则是生活相续的状态,是生活维持现状的交流方便。它不是实质性的,它就是一个业力,无量劫以来业力推动的一个表相。

九界不管你是出家在家、是凡是圣、是善是恶,也不管你过去作为——你不用管它,你管它没有用!跟谁亲跟谁疏或者谁怎么样怎么样,你都不用管,你老实念佛,同得同等利益。这是极大的殊胜方便!人不用装模作样了,也不用你扛我挤了,也不用惹那么多麻烦。你也不怕别人给你惹麻烦,因为你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因缘中都是一样的平等缘起。全世界人都歧视你,你南无阿弥陀佛也得到同样利益;全世界人都重视你,你念阿弥陀佛也得到同样利益。别人都高看你,你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往生;别人都鄙视你,也是往生,也是回归与印契。这个地方反而是要点,是我们应该关注地方,这样修行是有意义的!

没有必要开脱大家过去任何善恶是非人我的过失——不必要开脱,这个教法本身就是这样。谁对你好对你坏,没有啥影响;你对谁好对谁坏,也没啥影响!我无始以来做过什么什么、别人多么高看我、多么低看我,这些真不是在意用功的地方!你应该在意你是不是念佛,你应该在意是不是关注到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三无差别的心理缘起。要关注到这一点,你还计较什么?怎么计较?计较的意义是什么?

共同居住在一起,有点人事矛盾,有点习气毛病——没问题,可以有,也可以别别扭扭。但你是不是真正关心这个根本守护?关心根本守护的人,有一点小小毛病或者小小的这个那个,你让它发挥去,它动摇不了你这个修行的利益的安乐的真实功德所在——它动摇不了这个,没法动摇了!

阿弥陀佛教法实在不可思议!他感人至深的正是这个地方。阿弥陀佛五劫思维,他思维什么?观察,观察什么?他要观察这样一个殊胜缘起!什么殊胜缘起?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的当下当念直下回归,就能解决无始以来无明纠结,解决无明业力对你的纠缠。

还有什么方法有这样大的善巧,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利益作用?我们为什么不实践?这个实践又不让你择什么机,又不让你择什么时,就是即下、当下、当念、现行,每一个现行!你说我过去迷失在业力争斗人我是非等等——没问题,你现下可以吗?就在你每一个现行中,可以吗?在你愿意那一刻钟,可以吗?不管哪一时刻,回头即岸!这样一个回头是岸的必然。我们不能在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惯中继续迷失,应该有个审思机会了,真正的审思机会。

虽然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是轮回还是出离生死,抉择权在每一个单体生命的自在选择中。这是一切佛陀世尊最慈悲的地方,最公正的地方,最平等清净的心的回施。你不抉择,阿弥陀佛释迦文佛的手也不会伸到你那个地方把你抓起来,但他一定还是常光普照,不作舍离。我们经常怕三宝舍离我们——三宝永远不舍离我们!教法是常住三宝,永远不舍离。这种悲智心之周遍就是实相功德遍及一切时处,回心即往是必然事实。

能不能在这个地方抉择?真是看自身了!自身自心对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个种子的认知,这样一个抉择,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抉择事实,就能充分地、彻底地、无余地改变我们无始无明的巨大业力相续。所以这个稀有难得的教法实是感人至深啊!但他听起来十分的平庸。

在认知上若不抉择,虽然你垂手可得,但你还会装腔作势地拒绝他。很多人就在这个地方给自己找了很多麻烦,还在被自己那种虚假习惯蒙蔽着、推动着,继续业力相续。到时候又该给这个算账那个算账,对这个不满那个不满了。为什么?用心用错了,种子用错了——种子用在无明相续的习惯事实上了。

我们假设有一念,乃至一念——净土法门中大家公认的二祖,光明善导和尚讲乃至一念,无量寿经上也讲乃至一念,这一念必得往生!这个往生就是必得印契,这个印契必得安心的事实,必得安心相续的缘起。这一念这么难吗?实际一念十分容易!容易为什么不下手?就是无始以来业的自我遮障。这个遮障需要忏悔,一定要忏悔!你说念佛人不需要忏悔——你念佛就不忏悔;你还念你的业障、还固执己见之时一定要忏悔。若不忏悔,实难剥脱这个自我蒙蔽的业相事实。

每位莲友,我们出家在家的修行者,对此一定会有正面面对,舍弃那些不应该关注的人际关系或者你我好坏善恶是非——那真是不应该关注的地方。那些地方用力越少你越轻松,用力越多你越负累。关心关心我们的种子是不是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不是三无差别,是不是无一法可得,是不是在本净本具上?我们举心动念、念一句佛、给人合个掌、拜一节功课、做了早晚课、与人正常交往,这所有用心依止的是什么?大家都有那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机会。每个人的机会多多,就是每时每刻,作与不作!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