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毁人信仰,将心比心换位相待

现在我们的出家师父,普遍是个人目的性比较强,没有受过出家生活的训练。过去出家人一定要受过出家人的训练。过去说沙弥生活,就要依师依教,谦下随顺,培养感恩、孝顺的心理。培养好了,知道相互支持爱护,知道自己是弱者、未成熟者,需要师长的衣食、教法等等,慢慢学会感恩了;去出家,他知道团体是爱护的、支持的——是有法的支持、饮食的支持、羯磨的支持,就是出罪、给戒、给予清净的支持等等。大家相互尊重爱护是由心而发的!

我以前提倡他们集体出家的学习。我说在没有出家之前,先把僧法做些啥有个完整了解与学习;再去出家,知道相互爱护、不舍与支持,那是僧人一种真正和合共住的心理。因为你个体出家,目的很强,可能会伤害别人——达不成你的目的你会伤害周边人,不配合你就会嗔恨别人。要是真正学过僧法,相互支持、爱护、理解,他个人的目的弱,相互支持性强,护持教法护持团体的意义、愿望强,个人目的基本上就是忏悔对象了。我们要是单体出家,基本是个人愿望,抱着个人想法出家,一旦因缘成熟就要让大家、寺院、佛教等等支持自己的想法;一旦不支持就仇恨,开始破坏、怨恨,造成伤害。

太多这类事情了,这在中国的僧团或者寺庙中频发。一旦个人目的达不到,就开始嗔恨,开始伴党,就是你害我、我害你,就是迁单、撵人、打架、争权夺势,厉害得很!因为没有受过出家的基本教育——慈悲,尊重,相互支持,爱护,不舍,正念的支持。啥叫正念的支持?就是大家道业上支持——有过失了相互包容,给一个忏悔方法,令对方出罪,给予清净——这样法的支持,而不是伤害!

抱着个人目的来出家的人,狠着呢!因为他的心愿,一旦成熟自己的因缘、环境,就为所欲为!其他人若不支持,他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以前在某某寺我也看到过那样一幕一幕。就是顺着我可以住,不顺着我就迁单,想办法把这个人弄走。不管是从戒律上说、从僧法上说还是身体健康上说、知见上说,反正你这个人走了为止。那样僧团就变得大家不是相互利益,不是真诚爱护,不是平等,就是顺我者与逆我者两个选择了。那样僧人都很苦!

我们一定要想一想:在这个地方你整别人,到其他地方别人整不整你?你通过比较高压、比较爱憎的手段,因缘返到自己身上是什么味道?换个位置,到时候这个因果跑到你身上,你会怎样感受?有的人整人很奇特,就用如法、用戒律、用教言、用很高尚的东西把人整了。实际是毁信仰,人的信仰之根会动摇。佛法是慈悲人、利益人的,不是讲道理——他给人是真诚,给人是接引,给人消化固执!

现在寺庙中那种假借僧团、常住、正法、戒律等等名义伤害人,让人心寒。那样可以让人彻底否认佛教对人的支持,让人从根源上仇恨、拒绝佛教。那样借助佛教而从根源上毁佛教——你把佛教彻底摒弃,从人心地上把佛法掘根了!拿着正法冲击别人,拿戒律说、拿常住说……就是一点点慈悲、一点点尊重、一点点真诚、一点点将心比心的机会都没有。冠上正义之名就可以消灭别人,那与佛法有没有关系?

我看到很多事情,虽然是旁观者,的确令人心寒。我感到哪怕在普通团体中,如果人有难或者有违缘,很多人也会伸出温暖之手支持一下。在寺庙里,我们如果不认真学习僧法,学习僧人相互爱护的同气的支持,后面怎么办?以后这个僧人团体怎么办?你害我,我害你;你用厉害的话,我用更厉害的话;你去寻找什么道理,我寻找什么道理;你拉三五个人,我拉三五个人……那根本不像寺庙了。僧人慈悲为怀的气息、智慧无染相互爱护利益的道业,都败坏在这个当下!这在寺庙是残酷的除根行动,把佛教的根给你掘了。很多人仗着自己懂点话、学点或弄点僧法戒律等等,根本不是爱护大众。

一切僧法是爱护一切僧众的,一切教法是爱护一切僧众与学佛者的。世尊所有出世的教法没有一个是伤害或者减损他人的。但是往往我们在寺庙会看到拿着所谓僧法、教法、戒法、常住或者什么说法去攻击人、伤害人,这一幕一幕真是不堪,的确很悲惨。

希望我们真正来出家,要将心比心。将心比心,不要认为用多狠、多恶劣的手段去干什么。自己的因果一定会空谷回音,一定会返回到自己身上。现在你强别人弱,到你弱的时候,别人一样对待你,绝对不会差!业报如影随形,菩萨!不管你多么技巧,不管你多么聪明、用多大心机,最后返回一定是到自己身上。就是因果。要是出家人不相信这个,出家真是太苦了。今天我们给予别人的苦,将来就是你受苦的一个翻版。你放心了,一定是翻版——你怎么拉团伙去整别人,别人一定会拉团伙怎么整你!一定会出现这样一点点都不会差的果报。因果如影随形,丝毫不爽。

在我们现缘中,真鼓励每个人都将心比心。你说我还年轻、我还聪明、我还有能力、我人缘还能拉几个、我想搞这个搞那个……没问题,只要相信果报,到后面自己受果报时候,不要怨恨别人就行。你现在可以去整别人,但你自己受罪、受果报时候,自己真要接受的。

我希望我们每个僧人真正学佛陀、学菩萨,常念观世音菩萨,常念我们出家干啥来了?除非你明确说我就是波旬弟子,那别人管不了。我感觉每一个出家师父都应该用善心对待自己、善心对待他人,至少对人有真诚利益之心。你看谏人五德——是利益,非是减损;是慈悲,非是嗔恨;是调柔,非是粗犷;知法知时节因缘[1]。看看执事五德——不爱,不怖,不嗔,不痴,知时节知因缘。没有一个是让我们伤害人的。

为什么寺庙中会屡屡发生一些拿僧法、教法、佛法、常住、僧团等名词去伤害别人?缺乏反思,缺乏因果反思。僧法处理人要按僧法来处理,有戒法一条一条的;他不会拿自己情绪、好恶来处理。他有羯磨的规矩,他有羯磨的法则处理人。也有常住公约的设置,对大家都是一样。这个事情具体我不了解,不知道怎么谈,但我感觉僧人可以将心比心;不管是谁,都可以换个位置。

因为出家不易,不管哪一个人出家都不易,不管什么样心理出家都不易!这个不易是什么?你要不依法而行、不知道相互爱护,就太不容易。有一念慈悲心、一念真诚心,顺着法教,我们到寺庙里还真有益处;用世俗心、爱憎心来挥泛自我心理业力,到寺庙里真是受苦,菩萨!那样真不如做个在家人,还是一对一的因果,还自在些。这个地方的影响与作为,大家可以善于观察,每一个人都可以善于观察。

出家人不易在什么?因为脱离了世俗,没有世俗支持了。再脱离佛法,你怎么办?再脱离智慧与慈悲,怎么面对自己的生命与环境?我们每个人是不是要终结于寺庙?你要在寺庙里过一生,尤其女众,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会怎么对你!你给人鲜花,手有香气;血口喷人,也是先把自己污染掉,这是一定的。换位思维是出家人的一个基本训练,要不然出家师父真不易。在家人做个啥他有选择——我可以到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我环境可以选择,身份也可以选择。出家人你怎么选择?我真不知道咋选择。

这个话题要了解实际内容,我也不敢说其他的。因为不太了解,只能说僧人要换位思考。我们在给别人说话交流、处理问题时都可以换换位,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一做。这样大家有个相对公正的作为结果,有相对准确、有益于自他的一种选择、语言或者决定。出家师父一定不要想伤害别人,伤害别人真伤害自己,返回来时很不容易的。如果是在家人,你还有相互诉苦的环境,可以和亲人诉苦;出家了,你和谁诉苦?你整别人,别人怎么办?交流的障碍太多。

每一个出家师父或者居士,在这个作为上,换位处理是比较公正的心理置换与训练。若不换位,往往我们会站在自己的优势上去评判一个弱者,或者站在自己的爱憎上去评判一个对象。那容易伤及弱者、伤及你怨恨的人,很容易伤害!一旦伤害,修补起来不容易。伤害那一刻看着很爽,真正想修补十分不易!

我们在座的莲友,都可以思维这个事情。因为我们是来学佛,学佛是学悲智方便,没有其他东西,没有嗔恨、爱染、亲疏——不训练这些。要训练这些东西,寺庙不是个好地方。寺庙不是训练爱憎的地方,不是训练看谁强硬的地方,我们是学佛的慈悲、智慧、方便来了!要不然你干啥来了?真要问问自己,我们每一个出家师父或者居士都应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不是沉重,是很现实,我们都要面对。


[1]谏人五德: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减损,柔软不以粗犷,慈悲不以嗔恚。执事五德:不爱,不恚,不怖,不痴,知法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