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劝他人念佛?

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新学佛的人,应该说要做一个孝顺的儿女,要去劝父母幸福、念佛。但是我对华夏(注:可能指”父母”或”家人”)都不信佛了,他们年纪都很大了——我爸爸91岁,妈妈88岁。因为我说什么他们都听不清,有时候我跟他们说话都会气得哭出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问一下这样是不是不好?怎么去劝老人家心里念佛信佛?我不知道怎么办。

你这个问题其实很普遍。很多子女学了佛之后都着急自己的亲人。但在这个地方,你首先自己要把净土宗的见地用到位。什么叫净土的见地呢?其实你不要认为你父母没有信佛、没有觉悟、在沉沦、在造业。你要把他当作佛,当作菩萨,他是示现来让你觉悟的。你这样想的时候就不会着实,你就不会染着在业相上。你染着在表象上,想改变业相,这本身你自己就没有用法。你自己没有用法,却想去说服别人用法,那是不可能的。他肯定就会跟你对立,气得你哭。这说明我们自己染着了。因为净土这个教法首先要求不染着于业,我们念佛不要念业,对吧?

你首先要念佛,父母是来令你觉悟的,是令你念佛的。不是说有众生需要我去度,尤其是要从父母这开始度。那你就觉得你比父母高尚——你学佛了,他没学佛;你觉得你能救他、能帮他——你一旦落入到一个”有能有所,我在度众生”的染着当中,我们自己就染于业相了。所以净土法门重点就在于无染清净心、安清净心和乐清净心的运用。

“无染”首先是不要染于你认为的、你看到的、你想象的、你投射的父母。你要看他们的本质是清净的,他们本来是圆满的。你这样去认知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一个示现,是阿弥陀佛加持令你觉悟的。这才是净土的了义见地。这个时候,你首先自己要用法。自己用法比说服别人用容易多了,也重要多了。你自己不用,却去说服别人用,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这是你用心的关键,是关键!父母怎么样你都不要当真,你内心只有感恩,只有把他们看作佛想。这样是对他们最大的祝福、最大的支持、最大的帮助。这样你才能以佛的功德来支持他们,不是以你凡夫知见去支持他。你要认为他没有信佛,你要改变他令他信佛,这是凡夫知见,这不是佛知见。凡夫知见是没有任何力量的,只有对立、只有染着、只有痛苦。最后你也痛苦,他也痛苦。你这样弄的,他们肯定对学佛不欢喜:”你看这孩子学了佛之后天天说我,搞得我挺烦的。”他就对佛法反感了。

其实你自己的心理自受用最重要。有了自受用,才谈得上他受用。你自受用都没有,他受用肯定不可能有。所以自受用最重要,不要先急着去度别人,然后又打着一个”孝顺”的名义。其实真正的孝是随顺法义,真正的孝是与法相应。先去孝什么?先去孝阿弥陀佛。”顺孝”就是顺。现在谁是阿弥陀佛?谁是阿弥陀佛传递的法则?你要真正去用起来。你在内心当中真正这样用的时候,那就算你不说,你的父母也得到了弥陀的加持。你父母肯定是得到弥陀加持的,因为你内心在用法,你跟他的心是连着的。我们尤其是母子这样一种关系,其实无始劫来的因缘很深。只要你觉悟,只要你用法,只要你在内心当中与法相应,他是无形当中会得到佛力加持的。所以你不用担心,一定要对父母放心。

净土这个教法最关键的一点,大家记住:一定要对一切人放心,尤其是我们的亲人。不要担心,担心其实就是没有念佛;放心是把他交给三宝、交给阿弥陀佛,认为他没有问题。你看他的本质就没有问题,你看他的业相就有问题。这就是在检验你有没有念佛。这是很普遍的一个问题,大家其实都要认真听这样一个问题。

其实我们学了佛之后,一定不要觉得你在学佛,别人没学佛;你如法,别人不如法;你念佛,别人不念佛。其实这就是一个对立。这一点一定要觉悟。所以我们要看我们相上的如法也好、非法也好,信也好、不信也好,那只是一个暂时的相。你不能染在这里面,你染在这里面,你就是着实。这个是很关键的一点。我们如果能够这样用的话,阿弥陀佛会保证一切众生往生没有障碍。你要信阿弥陀佛,你就把你的父母、一切众生都交给阿弥陀佛。你内心默默地念佛,默默地祝福他们,默默地祝愿——就是确认他们往生是没有障碍的。这是最大的支持。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启用佛力了,不再用自力了。自力就是说”我要改变别人”,这是自力;你用佛力就是一切都交给阿弥陀佛,佛力住持,对父母彻底放心。

当你内心对你的亲人没有一点要求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你的慈悲、宽容、接纳。因为人性是相通的。你内心对他有一点点对立,他都知道,他就能感觉到:”你这孩子不孝顺,排斥我、总说我、总管我、总要求我。”他就能感受到,他就有压迫感。但你内心真的是对他们一点要求都没有,彻底放下,彻底感恩,彻底地认为他是佛来加持你的。你这样想的时候,他就感受到你内心真的是接纳他、不要求他。他才能怎么样?他才能接受真正的被三宝的慈光所照耀。

所以其实我们怎么想最重要,不在于说你怎么说、非要用语言怎么去技巧。你想问师父有没有什么技巧来改变别人?妄想就是妄想。就是你内心怎么用法最重要,知道吗?一定是自己内心默默地去用佛法。那佛法不欺人呀,你要用了,你的亲人一定能够看到你的变化,一定会的。这一点要知道。所以柔软心,《往生论》讲到”无染清净、安清净、乐清净心”,成就柔软心。一个与法相应的人,心是柔软的。他不是说总是看这个看不惯、看那个看不惯,总是需要改变这个、改变那个。一切都不需要改变。就是他今生显现的就是没有信佛,也不需要你改变。这是彻底的放心,知道吧?彻底的放心。

阿弥陀佛对一切众生没有要求。多读净土三经,你就会知道阿弥陀佛的慈悲已经到了极处了,不用我们操心。好不好?你就是好好的修行,好好的念佛,陪伴他们,给予他们关爱就可以。一旦他主动问你了,你有机会就好好地、耐心地跟他讲。他没有主动问的时候,你不要塞给人家。”强扭的瓜不甜”,是吧?这要运用智慧。你看”无染”你有了,”无染”你后面就有智慧了。你要染了,你根本就没有智慧,只有对立、只有强加。你有了”无染”,后面慢慢就会有智慧、有慈悲,它就会展现出来,有方便。所以其实很重要的就是先”无染”。智慧、慈悲、方便它是一体的。就是我们不断地念佛,不断地与佛相应的时候,你的心柔软下来了,你就会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你会知道什么时间该怎么说,他就自然会有一个爱语,有一个”知时不以非时,说利益语不以嗔恨”。我们那么大的嗔恨,你怎么可能帮别人呢?”慈悲不以嗔恨”,对不对?

这其实都在源头——在哪里?在于你一定要念佛。这个念佛不是嘴上念佛,是你心里要去相应于佛法的师父给你传递的这样一个《往生论》的用心方法。一定要在你的生活当中、你最看重的事情上,要去实际的去用。而不是你自己学了一套理论,你自己贴了一个”佛教徒”的标签,就觉得别人没有学佛。你其实自己没有用。因为我们就是一个假的佛教徒,我们这个名字”佛教徒”。我们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佛弟子,你就有力量了。你的心就会有佛法的力量,你的心就会与佛的功德相应的时候,那不是用我们凡夫的二元分别心在去说别人。他是先与佛心相应,去祈祷三宝,去”南无阿弥陀佛”,心与佛印契。这个时候你是三宝加持你去说恰当的话、去赠予,然后与人交流,那就能够如实地传递。否则的话,其实是传递不了的。听懂了吗?

谢谢师父。阿弥陀佛。

无量光寿网站

http://wlgs.zhdh.org

管理员微信:zhdhtv

无量光寿app下载安装

学习交流群: